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人相应补泻有则

天人相应补泻有则

27祖国医学的发掘,揭示了众多“天人相应”的人体自然节律,在此系统观指导下的时辰治疗,就是着眼于人体阴·阳消长的昼夜节律变化,合理地择时施药,从而提高药效的方法。

《内经》中“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的记述,即提出了治疗上的时间性。

1 时辰治疗的理论基础祖国医学就正常调节生理活动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有许多精辟论述,与近代“生物钟”学说不谋而合。

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理论认为,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和转归与太阳的运转、月球的盈虚、昼夜季节的变化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节律性。

如“朝则人气始生,日中人气长,夕则人气始衰,夜半人气入脏”,即体现了一天之中人体阴阳盛衰的昼夜节律变化。

《灵枢·营卫生会》则阐述了一日之中营卫的周期性运动规律。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还提到一年之中“气”的周期性运动规律等。

这些在“天人相应”观指导下与“生物钟”学说相似的人体正常生理节律的阐述,为临床时辰治疗提出了理论依据。

关于时辰治疗早在《内经》中就有吐会于“日未出吐之”的记载,并指出“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说明违反时间规律治病会给病带来危险,强调了时辰治疗的重要性。

《神农本草经》亦提出“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服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即提出服药时辰还应同病而异。

《素问·刺疟篇》说:“凡治疟先食,如食倾乃可治,过之则失时也”,是公认的时辰准则。

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就注意了治疗与时辰的关系。

后世医家继承发挥《内经》“天人相应”的系统思想,提出了大量择时治疗之法则。

仲景根据季节更迭与五脏虚实的关系,提出了“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等论点。

刘完素等极力主张吐药宜于平旦时服用;李臬等倡导益气升阳药、发汗解表药宜于午前服用;张隐庵认为泻下药宜于日晡时服用;朱丹溪悟得“月生无泻,月荡无补,日部空无治”等因天气而调气血法则,从而为中医时辰治疗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时辰治疗的机理探讨2.1 与人体阴阳消长相应 祖国医学提出“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的按时辩证施治原则,并发现机体阴盛阳衰与昼夜之更的节律变化,对疾病及药效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

昼夜之更,日升日落,人体的阴阳消长规律更是“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重,日西而阳气衰”,昼夜阴阳之变,子时一阳生,卯时阳与阴平。

平旦至日中人体阳气渐升,以激发功能,故温补助阳药多宜在清晨或午前服用,而以寅末卯初为佳,“使人阳气易达故也”。

午时一阳生,酉时阴与阳均,入夜则阳气始衰,需阴气以抑制,故滋阴养血药多宜在午后或入夜服用。

清热泻火药多宜在午后阳气始衰、一阳初生之际进之较好。

若能掌握自然之机,即可“因时而补宜为力”。

2.2 与人体经气运行相符 人体经脉中气血运行,在一日之中各有极盛和极衰的时间。

如“营卫之气平旦由阴分出阳分,行阴二十五度,入夜则由阳分进入阴分,行阳二十五度”。

一般而言,水湿之邪多留于阳分,气分,故应于平旦进服行气利水之剂,借营卫之气行阳之际,人体阳气旺盛,“以药以入”,以助阳行气利水。

而清泻阴火、安神之药多入夜服用,以借营卫之气行阴之际,载药直达阴分,敛阳入阴,导神归舍。

2.3 与人体气机升降同步 为提高汗吐下药之疗效,可利用人体气机升降节律择时而服。

朱丹溪说:“凡吐药宜升提其气”。

刘河间提出:“吐时辰已午前,宜早不宜夜。

”清晨正式人体气机上升之际,显然是用吐药最佳时机。

午前人体之气浮于肌表、腠理易开、外邪易达,故仲景认为此乃太阳表证欲解之时。

李东恒认为:“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

”若此时服用发汗透表药,正可借阳气升浮外达之际“从其天人相应 补泻有则姚 军(北票市中医院,辽宁 北票 122100)摘 要:中医时辰治疗,是以人体生理节律为共同特点,以其择时施药为表现形式,与近代的“生物钟”学说有许多相吻合之处,故在临床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天人相应;时辰治疗的机理探讨;促进人体免疫能力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07- 0027- 02收稿日期:2009-02-21作者简介:姚军(1961-),男,辽宁北票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Law of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and Chinese Time MedicineYAO Jun(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Beipiao City,Beipiao 122100,Liaoning,China)Abstract :The time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s based on the human body as a common feature of circadian rhythms, their timing for the performance of application forms, and modern "clock" theory that many of the match, it has a clinical role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Key words :nature accordingly; mechanism of the treatment time; to promote the body's immune capacity28经气之旺”,增加药物透邪之力。

相反,泻下药“乃当日已午之后,为阴之分时下之”。

午后气机始降、邪气下行,泻下药于午后及入夜服用,同样可得应时而降之气所助,相得益彰。

2.4 与五脏功能活动相契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与时段划分,分析《素问·脏气法时论》与《灵柩·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等有关五脏功能活动,可以得出其正常昼夜四季节律。

“朝应春主肝旺;日中应夏主心旺;日应长夏主脾旺;下晡应秋主肺旺;夜半应冬之肾旺”,而各脏在其被克之脏所主之时节则达到最低潮。

根据“五行生克”理论,应其时而补泻,在其所旺之时以药助力,即可扶正祛邪而病愈。

3 时辰治疗的临床意义3.1 增加药物疗效 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都以取得好的疗效为目的,而时辰治疗则是保障药物取得最佳疗效的方法之一。

因其顺应了人体的自然节律变化,能充分利用体内积极的抗病因素增强药力,而用药时间的合理安排,又与用药剂量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当机体对该药感性低的时候,适当加大剂量,相反则减量,即可使药效发挥得更好。

近代时间药理学研究表明,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速率存在着昼夜节律,证明择药时施药优越于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不论何药均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的方法。

3.2 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药可治病,亦可致命”是历来医家谨慎用药之警言。

清·徐灵胎所曰服药“早暮不合其时,不惟无益,反能有害”,即之处治疗用药若择时不当,可扰乱人体的自然生理规律,使药物产生或加大毒副作用,或减低药物的治疗能力。

如入夜乃人体阳气收藏,心神入舍之时,若误用补阳升提、发汗类等药物,显然违背了《内经》“日西则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无扰筋骨”之戒,必使人体节律紊乱,产生不良影响。

3.3 纠正紊乱的人体节律 人体随着昼夜之更而阴阳消长,升降浮尘,这是正常生理状态的基本特征。

当人体正气虚弱、外邪侵袭之际,人体生理节律必然收到侵扰而紊乱,产生疾病。

时辰治疗则可以造成一种与人体节律同步的“人工周期”以扶佐正气,使阴阳平衡、气机升降畅达,从而使人机能活动重新进入有序的生理性消长转化节律上。

3.4 促进人体免疫能力 近年有人提出人体“免疫钟”学说,观察到人类淋巴细胞数目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在一天的不同时辰有明显差异。

促进人体的免疫抗病机能是药物治病的目的之一,而时辰治疗则可能起到促进人体“免疫钟”时辰节律变化的作用或与之起相加作用,从而较一般服药法更能增进人体的自控调节能力,促使人体自愈机能发挥作用。

◆慢性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胃脘饱胀、胃痛、嗳气、食欲不振、吞酸、嘈杂等为主要特征。

慢性胃病往往迁延反复,治疗颇难。

调整气机,通降胃气是治疗慢性胃病的关键。

1 气机理论概说1.1 升降出入 生化之机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亦”,故中医有“天人相应”的思想,这种相应也表现在气机方面。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气的升降,天地之更用也”,治疗慢性胃病贵在调气李 岩,王垂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辽宁 沈阳 110032)摘 要:气的升、降、出、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气机郁滞是诱发疾病的关键。

中医治病的根本是调整气机。

气机不畅,气化失司是慢性胃病的主要病机,而扶正祛邪、调畅气机为慢性胃病的主要治法,或平补缓攻,动静相宜,或疏理肝气,调理气化。

治疗慢性胃病,以补益脾肾,疏理肝气为契机,刚柔相济,佐使相宜。

重在调理气化,使病势迎刃而解。

关键词:慢性胃病;气机郁滞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07- 0028- 02收稿日期:2009-01-11作者简介:李岩(1976-),男,山东蓬莱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慢性胃病中医防治。

Chronic Gastric Treatment by Adjusting Qi MovementLI Yan,WANG Cui-jie(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Abstract :Ascend,descent,exit,entrance of qi maintain body nor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Stagnation o f q i i s c r u c i a l f o r r e c o v e r y o f d i s e a s e .F o r T C M t h e f u n d a m e n t a l o f t r e a t i n g d i s e a s e i s a d j u s t i n g q i m o v e m e n t .Disturbance of qi movement and disturbance in qi activity is the main mechanism of disease for chronic gastric trouble.And supporting healthy qi to eliminate pathogen,adjusting qi movement is the main therapeutic methods of chronic gastric trouble,or normal nourishing therapy and slow purgation,affordable movement,or soothing liver and regulating qi,regulating qi movement.Chronic gastric trouble should be treated according to nourishing spleen and kidney ,soothing and regulating liver-qi stagnation as opportunity,the more important is regulating qi movement,which makes the disease being readily solved.Key words :chronic gastric ;trouble Stagnation of q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