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课件 我国荒漠化的防治_1

高二地理课件 我国荒漠化的防治_1

2、表现为自东向西,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的不 同,降水随之减少,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形 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5、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干旱的自然特征
▪ 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 干旱(基本条件)、 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 风力强劲(动力因素)
干旱松散强风的环境特征下,物理风 化和风力成为塑造地貌的主要外力, 长期的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形成 了今日西北地区广袤的荒漠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 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受风蚀、 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影响,我国干旱的沙漠边 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 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西北地区 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
1、二范、围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宋以后) 瘟疫
漠边缘的古绿洲
近代
பைடு நூலகம்
农垦规模扩大
(清代)
内蒙古南部 农牧过渡地带
现代(建 人口压力、 国以后) 管理失误
旱作农业区和草原牧区
请将下列内容填入上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A、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B、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C、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D、塔里木盆地南部沙漠边缘的古绿洲
E、农垦规模扩大
G、旱作农业区和草原牧区
2、A图的荒漠化表现为 斑点状的荒漠圈

B图的荒漠化表现为 荒漠圈连成一片,导致大面积的草地破坏 。
3、这种荒漠化分布上表现为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草场退化 ,常可在
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草原等地见到。
四、荒漠化的发展 1、历史时期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时间上)
历史时期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发生荒漠化的区域
古代(唐 盲目垦耕、战争、 塔里木盆地南部沙
联合国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地球表面2/3国 家和地区面临荒漠化威胁,非洲46%的土地和 4.85亿人口已受到荒漠化影响,亚洲一半以上的 干旱地区也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土地荒漠化每年给全 球造成4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土地荒漠化后就成 为不毛之地,而且正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 度扩大,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比利时加丹麦。目前全 球2/3的饥饿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 其中一半生活在土地荒漠化地区,由于土壤贫瘠、农 作物产量低下,人们处在饥饿与贫困之中,可以说, 荒漠化与贫困密不可分。
思考1(1)本区的主要山脉 (2)本区主要分布的省区
新 疆
宁夏
位置与范围
▪ 范围 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一线以北,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我 国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
▪ 位置 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亚欧大陆腹部
合作讨论: 请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
具体措施
▪ (4) 采取综合措施,多 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 通过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 池、推广省柴灶等多种途径, 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避 免过度樵采,破坏植被,
具体措施
▪ (5) 控制人口增长 ▪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
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 人口、资源、环境协调 发展的生态系统
作业:
▪ P26 ▪ 思考题 ▪1 ▪2
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 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具体措施:
▪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
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
大量无序增长。 ▪ 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
下游的水资源。
能源缺乏地区
固沙防止风沙前 移和抑制地表起 沙的植被遭破坏
半干旱的草原牧 加速了草原退化 区,干旱的绿洲 和沙化的进程 边缘
农垦区周围及荒 使土壤风蚀沙化
漠绿洲
及次生盐渍化
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 过度放牧
。如A、B均为“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地区,
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掘井供牲畜饮水,使井周围草地破坏严重 。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水汽难以到达

高原面积广大 地
干 旱
高山环绕盆地

形 青藏高原阻挡
4、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
西部(西北温带及
东(内蒙古温带
自然地区 暖温带荒漠地区)
贺 草原地区)

气候
干旱大陆性气候
山 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自然景观
沙漠和戈壁
草原
结论:
1、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是 由 水分条件 的差异而形成的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 1. 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 一是预防潜在的荒漠化的威胁 ▪ 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 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 2. 荒漠化防治的原则 ▪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
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 3. 措施 ▪ 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
一 荒漠化
1、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干旱、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土地严重退化。
2 、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
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3、影响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中 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 的地区
▪ 其中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 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 因
▪ 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 境的压力
▪ 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人 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 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 以几个方面
人为因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通过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结合生活中遇到 的沙尘天气,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等地的大 气环境问题 气象气候灾害等气候灾害的
成因,发生,发展,防治等,要用批判的态度去 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坚持走可 持续发展的道路
具体措施
▪ (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 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 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封 沙育草,积极保护、恢复和 发展天然灌草植被;绿洲前 沿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护 林带;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 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 体系
具体措施
▪ (3) 调节农、林、牧、 用地之间的关系
▪ 作好农、林、牧用地规划,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杜 绝毁林开荒、盲目开垦、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