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张爱玲小说创作对弗洛伊德学说的诠释
张爱玲小说创作对弗洛伊德学说的诠释
第 "- 卷
第(期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YZ?[2*\ ZK ]’2O0Z? F1*/01[I ?2’X1[I’F^
X:>R"- 2:R( *H;R (##.
(##. 年 ) 月
!"#$%&’()*+,-%./0
陈 晖
北京 "##$%& ) !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 诠释弗洛伊德学说是张爱玲作品的主要内容。对弗氏学说的依赖性传承带给张爱玲作品明显的思想 艺术缺陷, 但张爱玲的创作成就也与此密不可分。对精神分析学的接受和运用, 使张爱玲的创作靠近了西方 现代主义。 关键词: 张爱玲; 弗洛伊德; 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可以在弗洛伊德理论体系里找到根子。 应该承认,与 &’(# 年发表的上述作品相比, 张爱玲后来的小说弗洛伊德学说痕迹淡了一些, 但潜在的影响一直没有消除,除了在 《 连环套》 、 《 花凋》 、 《 鸿鸾禧》等作中留下零星的痕迹, 《 红玫 瑰和白玫瑰》 更有突出的表现。 《 红玫瑰与白玫瑰》 可以算作是一部男人的情
“ 交际花” , 葛薇龙与陈白露有本质的不同, 正如小 说中葛薇龙自嘲的, “ 怎么没有分别呢,她们是不 得已, 我是自愿的! ” 作者将女主人公的自甘沉沦, 很大程度上归结于葛薇龙对纨绔子弟、花花公子 乔琪乔不可思议的盲目痴迷,归结于她多少带有 病态的非理性爱欲,这种处理表明作者依托的是 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说, 而并不以社会批判为指归。 梁太太的形象固然有些人性批判的意味,但她不 同于过去堂子里的老鸨,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因家 族恩怨图谋报复的反面角色,她引诱操纵葛薇龙 主要还是作引人上钩的香饵, 是替自己弄人, 因为 当她同时获得金钱和自由时, “ 她已经老了;她永 远不能填满她心里的饥荒。她需要爱—— —许多人
_"‘
的爱” 。作者对梁太太作浓墨重彩、 精雕细刻的描 摹, 充分展示她由性压抑带来的变态心理, 展示她 在“ 利比多” 唯乐原则驱动下暴露“ 包含在无意识
_(‘ 中的” “ 人心的所有罪恶” ,与一般意义的道德批
判有显著区别。实际上, 在《 第一炉香》 中, 梁太太 —受害”的戏剧冲突关系并不 与葛薇龙, “ 迫害—— 突出, 而更像是平行、 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 —两 代不幸女性的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 《 茉莉香片》 和《 心经》 演绎的同样是弗洛伊德 理论。《 茉莉香片》 里的聂传庆对教授言子夜畸形 的倾慕和对言丹珠奇怪的嫉恨,植根于他无意识 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 恋母情结” 。恨言丹珠是 因为她是言子夜的女儿,倾慕言子夜是因为他是 母亲冯碧落的爱人, 他愿意是他们俩的孩子, 单从 这一心理历程可能推不出“ 恋母情结” 的结论, 但 联系作品前面部分聂传庆追思母亲、追寻母亲感 情经历的情节,以及作品表露出的聂传庆对亲生 父亲聂介臣的 “ 深恶痛绝” —— 他深恶痛绝那存 —“ 在于他自身内的聂介臣” , 隐密的恋母情结就露出 了蛛丝马迹。只有“ 恋母情结” 的推论才可以解释 聂传庆的曲折而怪异的心理逻辑: “ 恋母情节” 带 来的抑郁令聂传庆人格分裂,在狂暴中沉入精神 崩溃的深渊。 与《 茉莉香片》 比, 《 心经》 对伊赖克屈 情结—— —“ 恋父情结” 的表现毫不隐晦, 作者还进 一步把许小寒许峰仪父女的特殊情感表面化, 明
・ !" #$% &’()*+"*#+," ,- .+/0,"1 234%1’ 5 6$%,3+%5 +" 789:; 9+<)+"/’ 5 =,3>5
/012 034 !5647489 2:;<=> ?84@6;A4BC , 5647489 "##$%& , /D48=E 9?5#3*@#AF: 6GH>=48 I49<:8J・ K;36J ’ A BD6:;46A L=A BD6 <=48 M:8B68BA :N O0*2P *4,>489 ’ A L:;QARFD6 J6H68J68M6 B: K;36J ’ A BD6:;46A ;6A3>B6J 48 =HH=;68B 4J6:>:94M=> =8J =;B4AB4M J6N6MBA 48 O0*2P *4,>489’ A L:;QA, S3B O0*2P I49<:8J・ A =MD46@6<68BA L6;6 M>:A6>C ;6>=B6J L4BD 4BRFD6 6<S;=M6 =8J 3A6 :N I49<:8J・ K;36J ’ A TACMD:=8=>CA4A <=J6 *4 ,>489 ’ A L:;QA M>:A6 B: U6AB6;8 V:J6;84A<。 O0*2P *4,>489 ’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陈晖 !"-+&,E, 女, 湖南长沙人, 文学博士后,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 ,
!""# 年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期
目张胆表现为双向的、 双方意识到了的、 有直接沟 通的父女恋: 女儿爱恋父亲, 憎恨厌恶母亲, 将母 亲视为情敌, 认为自己和母亲“ 只是爱着同一个男 子的两个女人” , 有意无意之间“ 将她父母之间的 爱慢吞吞的杀死了” ; 而父亲则以和女儿长得相似 的段绫卿同居寻求替代和补偿。他们都躲不开乱 伦的罪恶感和恐惧感,在理性和非理性的冲撞中 挣扎。 顺着弗洛伊德的道路, 张爱玲进入了多层次 的非常态精神世界,把性本能至上的弗氏学说发 扬得淋漓尽致, 惊世骇俗。 至于《 沉香屑—— —第二炉香》 和《 封锁》 , 前者 描写发生在新婚的洋教授身上的不可思议的自杀 事件,后者记录大上海一个银行会计师和一个大 学女教师在电车上短暂的“ 精神恋爱” , 毫无共通 性的人物, 大相径庭的事件, 触及的都是性压抑的 苦闷, 小人物被现实粉碎的欲望。 正常的欲望受到 不正常的压抑, 压抑又恰恰会导致不正常的宣泄。 两篇作品异曲同工, 殊途同归。 被视为张爱玲代表作的《 金锁记》 将性压抑带 来的变态推向了极致。 我们先把《 第一炉香》 中的梁 太太和《 金锁记》 中的七巧作些对比。两人出身不 同, 梁太太是破落户的小姐, 七巧是小商贩家的姑 娘; 两人都为金钱牺牲了欲望, 一个毅然嫁给年逾 耳顺的富人, 一个毅然选择了残废的富家子; 有了 金钱, 当然是失去青春之后, 满足情欲成为了她们 最高的需要。嫁入商家作小的梁太太把清规戒律 抛在一旁, 她网罗男人的手段虽然卑鄙, 在年轻人 看来很可笑, 也填不满她的饥荒, 但欲望总算部分 得到了满足。 七巧高攀的是簪缨望族, 有了把柄, 钱 就保不住, 她连梁太太那点迟到机会都不可能有, 于是 “ 情欲在她心中偏偏来得嚣张” , “ 需要三四个 人的幸福与生命来抵偿”。 从填不满饥荒的梁太太
第 !" 卷
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晖: 张爱玲小说创作对弗洛伊德学说的诠释
第#期
的都是难以接受的特异心理,荒唐的恋情和极端 的病态,基本上是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生硬地嵌 入一个故事框架, 常常流于主观的臆想和虚构, 减 少了人物的现实性, 有勉强和做作的痕迹。 比如题材的狭窄和贫弱—— —弗洛伊德以情欲 解释一切, 受他影响, 张爱玲就“ 只是写男女间的 小事情” , 可是, “ 除了男女以外, 世界究竟还辽阔
+ * +
到心理变态得“ 病入膏肓” 的七巧可以看出, 张爱玲 严格遵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让人物性本能 压抑的程度与变态的程度成正比推进。傅雷在《 金 锁记》 中看到的, “ 情欲的作用, 很少像在这件作品 里那么重要” , “ 弱者做了情欲的俘虏,代情欲做了
$#% 刽子手” , “ 悲剧变成了丑史, 血泪变成了罪状” , 都
・ B%C D,315AO0*2P *4,>489WI49<:8J K;36JW<:J6;84A<
在张爱玲的创作特别是早期创作中,弗洛伊 德学说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精神分析在 (# 世纪 初期就已经成为西方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共同 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对精神分析的接受和运 用,使张爱玲的创作在内容上首先靠近了西方现 代主义。 演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一开始就成为张爱玲作 品的核心内容。 《 沉香屑—— —第一炉香》 是张爱玲的成名作, 从故事表层看,作品表现的是青年女性在金钱与 享乐诱惑下的堕落,于是有研究者将它与曹禺的 《 日出》 相提并论 。 可虽然同样沦落为上流社会的
$#%
欲史,主人公佟振保从始至终在欲望与理智中挣 扎。 外部环境迫使他“ 下决心要创造一个‘ 对’ 的世 界” , 他硬着心肠拒绝了玫瑰, 然而本能的驱动使 他最终无法抗拒王娇蕊—— —“ 婴孩的头脑与成熟 的妇人的美” 的诱惑。 即使如此, 他还是向母亲、 向 社会妥协, “ 为了崇高的理智的制裁,以超人的铁 一般的决定“ 舍弃了王娇蕊, 娶了不爱的孟烟鹂, 并很快开始通过宿娼满足本能。可是当他在公共 汽车上遭遇娇蕊,他无法自制, “ 他的眼泪滔滔流 了下来” 。 作者写了一个自私、 自欺的男人, 但她着 重表现的是这个男人在“ 本我” “ 自我” “ 超我” 不可 调和的矛盾中的痛苦挣扎,表现的是他支离破碎 的生活和灵魂。 显然, 通向佟振保心灵世界的大门 也是用弗氏学说这把钥匙打开的。 到 &’)" 年发表的《 十八春》 , 这种影响又在舞 女曼璐的心理变异历程中显露出来。曼璐设计让 丈夫祝鸿才奸污、 幽禁妹妹曼桢, 固然有笼络祝鸿 才的目的,但促使她助纣为虐的根本原因是她发 现从前青梅竹马的爱人张慕瑾已经“ 移爱” 曼桢。 对曼桢的嫉妒交织着对自己不幸的怨怒,扭曲了 她的灵魂, “ 本我” 脱出了“ 超我” 的控制, 释放出可 怕的罪恶。与梁太太、 七巧不同, 曼璐走上痛苦人 生路是为了养活家人,她的被侮辱与被损害有牺 牲自我的无奈, 可是一旦她产生报复心, 她的疯狂 与怨毒就与梁太太、 七巧没有本质的区别。 还有作于 &’)" 年直至 &’*’ 年重新修改发表 的《 色 ・ 戒》 , 描写执行特工任务的爱国大学生王佳 芝, 由于突如其来涌现的怜惜和爱, 在最后一刻放 走了汉奸老易,令精心准备了两年的刺杀行动功 亏一篑, 最终赔上了自己和同伴的性命。 这种莫名 的性爱冲动, 底子还是弗洛伊德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从始 至终贯穿着弗洛伊德的深刻影响。套用鲁迅评价 弗洛伊德的话,张爱玲也是对弗氏那把解剖刀入 了迷, 她的许多作品完全靠弗氏的精神分析支撑, 需要从弗氏学说的角度解读。这些作品虽说不至 于是简单的弗氏理论的图解,但依赖的程度太深 了, 免不了“ 遗传” 上其本身的问题—— —包括唯心 的泛性欲主义、 和鲁迅所指出的“ 偏激” 、 “ 偏执” 、 “ 过度的穿凿附会” 。 其实, 人们经常批评的张爱玲 创作的思想艺术局限,主要就来自她对弗洛伊德 的依赖性传承, 来自她对弗洛伊德过度依赖。 比如缺乏真实感—— —《 第二炉香》 曾被认为是 非常失真的艺术作品。 同样被视为牵强、 别扭的还 有《 色 ・ 戒》 、 《 茉莉香片》 和《 心经》 。人们批评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