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二甲苯场情况简介

对二甲苯场情况简介

对二甲苯市场情况简介二〇一四年三月目录1 对二甲苯及其产业链简介 (2)1.1 对二甲苯简介 (2)1.2 对二甲苯产业链简介 (2)2 对二甲苯(PX)上游原料供应分析 (3)3对二甲苯(PX)下游产品-PTA需求分析 (5)3.1 PTA产能严重过剩 (5)3.2 PTA价格走低 (8)3.3 PTA下游需求低迷 (9)4宏观政策导向分析 (9)5对二甲苯(PX)市场分析 (10)5.1 对二甲苯(PX)供需分析 (10)5.2 对二甲苯(PX)价格分析 (13)1 对二甲苯及其产业链简介1.1 对二甲苯简介对二甲苯,英文名称为1,4-xylene;p-xylene,别名:1,4-二甲苯,分子结构式如图1所示。

分子量为106.17,属于易燃类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图1 对二甲苯分子图示对二甲苯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熔点为13.3℃,沸点为138.4℃,相对密度(水=1)为0.8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为3.66,蒸气压(kPa)为1.16(25℃),闪点为25℃。

爆炸上限%(V/V)为7.0,爆炸下限%(V/V):1.1。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PX为易燃液体,会造成水污染,蒸气接触会导致中毒,存在对皮肤和眼的刺激性和全身(神经中枢)毒性,但是不会或没有证据表明有致癌性和致畸性。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的归类,PX属于第三类致癌物质,即属于缺乏对人体致癌证据的物质。

此外,美国国家环保局也未将其列为致癌物质。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PX为中度危害级别物质,与盐酸、甲醇属于同一级别。

1.2 对二甲苯产业链简介对二甲苯(PX)是石化工业主要的基本有机原料之一,在化纤、合成树脂、农药、医药、塑料等众多化工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对二甲苯的产业链简图如图2所示。

图2 PX 上下游产业链简图目前对二甲苯的生产几乎全部来源于石油路线:一是石脑油经过催化重整后再经芳烃联合装置得到;二是将乙烯装置的副产品——乙烯裂解汽油经过加氢后经芳烃联合装置得到。

近年来新开辟的对二甲苯生产路线部分或全部原料可来源于煤炭,包括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对二甲苯工艺和甲醇制芳烃工艺,此两条路线目前均正在国内建设工业示范装置,尚未投产。

我国对二甲苯全部用来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 ),PTA 作为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同时包括少量聚精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 )以及聚精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等。

2 对二甲苯(PX )上游原料供应分析目前,PX 生产工艺主要还是石脑油路线,即以石脑油为原料,经催化重整或乙烯裂解后经芳烃抽提、二甲苯分离、苯和甲苯分离、歧化与烷基化、异构化、吸附分离等装置组成的芳烃联合装置生产制得。

我国石脑油供应主要来自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集团的炼油企业。

2012年,我国石脑油的产量为2779.77万吨,同比2011年下降2.44%。

2006~2011年间我国石脑油进出口情况见图3,图4。

石脑油聚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烯裂解精对苯二甲酸PTA催化重整芳烃联合装置煤 焦化 分馏对二甲苯PX图3 2006-2011年中国石脑油进口情况图4 2006-2011年中国石脑油出口情况我国石脑油均作为下游乙烯及重整装置的原料,出口较少。

随着我国新建炼厂的陆续投产,石脑油供应量增长较快,但由于下游新建乙烯及重整项目较多,石脑油市场供需缺口将不断扩大。

预计2015年我国石脑油净进口量将达到346万吨,2020年供需缺口将扩大到517万吨。

因此,建设石油基路线生产对二甲苯项目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原料的获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积极争取原油资源目前对二甲苯的生产原料——石脑油主要来自于炼厂。

2011年我国原油产量为20361.6万吨,同年原油加工量为45110.1万吨,对外依存度为54.9%;2012年我国原油产量为20747.7万吨,同年原油加工量为46791.1万吨,对外依存度达55.6%。

而目前我国原油资源基本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手中,部分拥有原油资源的民营企业炼厂规模与国有企业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只有积极争取到原油资源才能在对二甲苯生产中获得话语权(2)努力采购石脑油资源亚洲石脑油资源主要来自印度、中东以及欧洲套利资源。

鉴于未来几年中国石脑油需求将继续快速增加,石脑油进口量将会逐年增加,中国贸易公司应密切关注印度招标情况,积极参与中东供货商的长期合同谈判,另外,在欧洲对亚洲套利窗口开放时,密切关注将欧洲石脑油套利到区内的可行性。

3对二甲苯(PX)下游产品-PTA需求分析对二甲苯作为工业中重要的中间体被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合成中,主要的下游产品是精对苯二甲酸(PTA)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我国所有的对二甲苯均用于生产PTA。

3.1 PTA产能严重过剩我国PTA 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期步入初步发展阶段,自2000 年以来,随着下游聚酯涤纶产业的快速发展,PTA 产业逐渐进入快速成长时期。

2005 年我国PTA产能达到640.5 万吨/年,自给率仅为46.2%,为了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聚酯需求,之后每年均有新增产能,2011年PTA产能达到1988.5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为2340万吨/年,2012 年产能释放较多达3008万吨/年,而同年的表观消费量增长缓慢,为2541万吨/年,导致装置开工率下降,仅为66.6%,PTA产能过剩。

2013~2017年我国PTA总产能将增加1800万吨/年,PTA产能过剩及行业持续低迷将难以避免。

2005~2012年间我国PTA供需状况见表1。

表1 2005~2012年我国PTA供求平衡状况单位:万吨/年、万吨年份产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 2005 640.5 556 649.1 - 1205.1 46.2 2006 820.5 670 700.4 - 1370.4 48.6 2007 1173.5 980 698.8 0.01 1678.8 59.6 2008 1233.5 935 594.1 2.4 1526.7 57.9 2009 1473.5 1190 625.6 0.1 1815.5 62.2 2010 1533.5 1431 664.2 0.4 2094.8 68.8 2011 1988.5 1690 652.7 2.7 2340.0 71.5 2012 3008.5 2005 537.0 0.9 2541.1 76.3从2002年PTA投资解禁以来,PTA呈爆发性增长。

从PTA生产企业的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是我国PTA 产能的主力军,占我国总产能的65.6%;其次是合资和外资企业,占我国总产能的20.3%;国有企业仅占我国总产能的14.1%。

从产业布局上看,早期我国PX-PTA 产业布局基本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近年,由于产业链发展不均衡,出现了原料PX发展速度相对较缓,而下游PTA 产业迅猛发展的态势,且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布局不同步,产品运输距离过长。

目前,我国PTA主要产能分布在华东、东北和中南,分别占总产能的54.8%、27.4%和13.4%(图5)。

2012年PTA主要生产厂家见表2。

图5 2012年我国PTA产能区域分布表2 2012年我国主要PTA生产企业(万吨/年)序号企业装置地址产能备注1 大连逸盛石化有限公司辽宁大连525 民营2 宁波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40 民营3中石化扬子石油化工公司江苏南京120国有4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仪征1005 洛阳石油化工公司河南洛阳32.56 天津石油化工公司天津357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40合计327.58 绍兴远东石化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20 民营9 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辽宁大连220 民营10 海南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海南洋浦210 民营11 珠海碧辟化工有限公司广东珠海160 合资12 翔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厦门150 台资13 桐昆集团嘉兴石化有限公司浙江嘉兴150 民营14 海伦石化有限公司江苏江阴120 合资15 重庆洛陵蓬威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重庆90 民营16 中石油辽宁石油化工公司辽宁辽阳80国有17 乌鲁木齐石油化工公司新疆7.5小计87.518 佳龙石化纺纤有限公司福建石狮60 民营19 汉邦石化有限公司江苏江阴60 民营20 亚东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60 台资21 台化兴业有限公司浙江宁波60 台资22 宁波三菱化学有限公司浙江宁波60 外资23 济南正昊化纤新材料公司山东济南8.5 国有合计3008.53.2 PTA价格走低2011年随着我国PTA行业的大扩容时代到来,PTA行业告别了前两年的高额利润时段,到四季度开始步入亏损。

全年PTA行情震荡走低,价格从年初的10200元/t暴跌至年底的8500元/t,整体跌幅高达16.7%。

随着2012年PTA产能的大幅释放,PTA价格一度跌落至7000元/吨。

而后又缓慢上升,这主要是因为PTA长期亏损,部分厂家停产检修,市场供给减少引起的价格短期反弹。

从2013年1月至今,PTA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2014年3月,PTA价格跌落至6450元/吨,PTA厂家严重亏损,见图6。

图6 国内PTA价格趋势图2014年PTA产能增速高达30%以上,令历经长期亏损的PTA行业雪上加霜。

面对困境与压力,近期PTA企业表现出较强的减产决心,多套装置检修计划相继出台。

3、4月份,逸盛三套共计500万吨、台化兴业120万吨、恒力大连220万吨以及海伦石化120万吨PTA装置均有检修计划。

3.3 PTA下游需求低迷我国98.8%的PTA用来生产PET。

国内聚酯行业产能过剩已久,2012~2013年新产能释放加剧市场供大于求格局。

2012年,我国PET总生产能力约38200kt/a,较2011年新增生产能力约5600 kt/a,其中纤维级PET约4000 kt/a,瓶级PET约1600 kt/a。

而2012年我国国内PET消费量为29054kt,自给率高达103.8%。

据统计,2013 年上半年国内继续投产的聚酯装置共12套,合计270万吨/年。

聚酯作为十大产能过剩行业,2013 年行业整体亏损还将延续,倒逼行业落后产能优胜劣汰,聚酯开工率也将面临进一步走低压力。

因此,PTA下游聚酯需求将进一步持续低迷,无法拉动PTA需求的增长。

4宏观政策导向分析自从2007年厦门腾龙芳烃迁址事件以来,民众对于对二甲苯一直保持“谈PX 色变”的态势。

经发改委核准并于2009年6月投产的大连福佳大化70万吨/年的芳烃项目于2011年在民众舆论的压力下,紧急停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