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研究

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研究

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研究背景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趋向网络化和系统化。

激烈而动态的全球竞争环境、市场开放的要求、技术开发、传播、转移和扩散的速度不断加快,研发投资大幅增加与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新产品开发成本和风险的不断上升,使得高技术所带来的收益随着技术扩散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而减少。

[39]高科技企业由于其产品科技含量高,技术具有前沿性、复杂性和交叉融合性,一个单独的企业,很难拥有全部的技术储备,独自面对错综复杂的企业环境进行创新,这将使得高科技企业更加迫切的进入到包含自身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中。

正如Adner(2006)认为的,企业创新往往不是单个企业可以完成的功绩,而是要通过它与一系列伙伴的互补性协作,建立创新生态系统,才能打造出一个真正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产品[55]。

如Intel与微软进行合作,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生产出走在行业前列的芯片。

当今环境下,高科技企业之间的竞争由“单个企业之争”演变成为“供应链之争”,进而升级为各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争”。

[1]自从1912年,著名学者熊彼特第一次提出“创新”的概念之后,创新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小到个人、高校、企业,大到区域、国家、社会都在进行着创新。

随着创新在各行各业的全面实践,许多学者对创新也在进行着全面深入的研究,创新本身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演变。

从强调企业内部创新的线性创新阶段,到注重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阶段,再演变为现在的创新生态系统阶段。

创新主体间的不断合作,创新要素的不断流动,与创新环境的不断交流,是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企业在进行自身创新的同时,也注重与配套产品企业、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科研院所、用户等创新主体进行合作交流,使得产品及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够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获得各方面信息与协助,最终获得产品收益。

即企业需要通过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整合外部大量的优质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加速突破创新资源短缺的限制,实现网络成员之间资源与能力的互补,从而提高创新效率,分散创新风险。

[56]创新模式演进的规律,使得创新生态系统逐渐显现,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创新生态系统类比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个体、种群、群落在自然环境中不断进行着演化,以适应环境生存繁衍;同样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主体也在市场、文化、政策等内外部环境中不断演化,以适应环境进行发展。

但相比于自然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更具动态性、复杂性,因此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规律进行研究成为研究重点。

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是企业进行发展壮大的趋势。

处于系统的核心地位,可以对系统成员进行选择,控制着生态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影响系统的运行和演化,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得到极大的发展。

研究目的本研究将借助管理学、生态学、系统动力学等交叉学科的的理论与方法对高科技企业共同进化、协同发展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其运行演化的一般规律,探究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针对核心企业在建立和发展自身的创新生态系统时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促进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

研究意义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无论是从理论发展还是实践工作来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近些年,关于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热点,但由于研究时间有限,在理论上还有许多空白之处,另外研究方法多以案例研究为主,缺少实证研究。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创新是一个由科技研发机构、投融资机构、生产部门和中介机构等密切配合、协调互动的综合系统工程。

[2]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是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本研究将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结构、功能等进行总结和进一步探究,分析其运行演化机制和过程,构建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作模型,并对模型仿真模拟,探寻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为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2.现实意义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一些高科技企业也着力进行自身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通过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研究,分析其演化的一般规律,可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指明方向,为我国高科技企业构建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提出可行的建议。

同时通过对典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分析,其他企业可以从中吸取到更多有益的信息,参考其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路线,学习其系统发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合理规划自身系统的发展。

同时也对相关管理部门依据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构建恰当的政策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这对于我国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国际竞争地位,保持经济的稳步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并在表格最后附上文献综述):2003-2004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先后发表《构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信息技术制造业和竞争力》和《维持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保持科技竞争力》,在世界上率先正式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

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发表了《创新美国:在挑战和变化中成长》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当下的创新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变化,为应对这种变化,创新本身,创新者之间的关系也应有所改变,“企业、政府、教育家和工人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形成一个21世纪的创新生态系统”[3]“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自此开始为学术界所接受,并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4]经过国内外学者十余年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领域包含国家、区域、产业、企业等各个层次,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与理论著作,现主要从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结构与运行机制、演化机制、功能与绩效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总结。

1.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与特征的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是将生态系统理论引入到企业的技术创新之中进行研究的产物,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类比,借用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对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特征、功能等进行研究。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界定,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如李湘桔和詹勇飞(2003)从“知识发酵”模型的角度讨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对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知识结构的互补性提出了要求,认为创新生态系统不仅包括企业间的知识互补,而且也包括企业内部各部分知识的协调。

[5] Iansiti和Levien(2004)认为企业在外部商业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与其伙伴共享创新活动就是生态系统。

[6] Ron Adner和Kapoor(2006)通过研究高清电视和空客的成长案例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协同整合机制,是企业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进行创新并把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为针对市场客户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9]栾永玉(2007)认为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技术构件/模块的创新体系,系统内部的这些构件/模块是属于相关性(配套)产品的构件/模块。

[10]陈思琴、顾力刚(2008)通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空间内由企业技术创新复合组织与企业技术创新复合环境,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整体系统,[11]张运生(2008)通过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分析,也对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边界等进行了研究。

[12]张利飞(2009)通过对高科技企业之间耦合关系的分析认为面向客户需求,以“专利许可、协作R&D技术标准推广合作”为核心的技术标准化战略为纽带,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基于构件/模块的知识异化、协同配套、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具有类似自然系统一般生态关系特征,可视为一种“创新生态系统”。

[13]冉奥博和刘云(2014)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多个主体之间形成“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技术衍生”,通过信息传递而充分利用发展技术的复杂系统。

[15]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方面的研究,刘友金(2005)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和生态系统相似的特征,如共栖、互利共生、偏利共生等有利关系特征;抗生、寄生、捕食、竞争等有害关系特征。

[8]陈思琴、顾力刚(2008)通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企业间共同进化与价值创造是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11]]张利飞(2009)通过对高科技企业之间耦合关系的分析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以界面技术的标准化、核心技术的模块化、合作共生的必然性、合作关系的锁定性、集群的高度虚拟性、协同创新的跨国性等显著特征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集群。

[13]另外也有部分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作用及与产业、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关联进行了研究。

如Persaud(2005)认为企业间通过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实现R&D基地间的密集互动,这不仅为各企业彼此快速进入对方的知识场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知识和资源池”的价值[7]]伍春来等(2013)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与其他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不同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又是区域和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4]2.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与运行机制的研究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与运行机制的研究,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做出了很多贡献。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Arcari (2002)等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信任机制、分配机制、协调机制和学习机制等。

[16]李玉剑等(2004)认为,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就是技术标准联盟。

[17]郭燕青等认为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等方而具有众多的相似性,并以山东省为例对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

[20]贺团涛等(2008)通过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综述,认为技术标准联盟通过“正式或隐含的契约”把各种知识产权组织起来,以缓解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冲突,企业应该以技术标准“专利池”这一新的产权契约关系,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结构与机制。

同时还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的结构及其运作关系进行了研究。

[2][21]张利飞(2009)研究了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指出系统的四种运行机制:基于平台的开放式创新机制,强有力的技术标准推广机制,生态位决策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