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无机化学第6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aPPT课件
无机化学第6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aPPT课件
18
(二)经典电磁理论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经典电磁理论:
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发出连续电磁波→ 连续光 谱,电子能量↓ → 坠入原子 核→原子湮灭。
事实:
-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而不是 连续光谱);
原子没有湮灭。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19
二、玻尔(N.Bohr)原子结构理论
1913年, 丹麦物理学家N.Bohr提出。 根据: M.Planck量子论(1890); A.Einstein 光子学说(1908); D.Rutherford 有核原子模型。
1) n2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15
氢原子光谱(续)
光谱线能级 E光子 = E2 – E1 = h = hc / . = R n1 = 2 可见光谱区(Balmer系):
n2 = 3 (656 nm ), n2 = 4 (486 nm ), n2 = 5 (434 nm ), n2 = 6 (410 nm ).
2
第六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6.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简史
一、古代希腊的原子理论 二、道尔顿(J. Dolton) 的原子理论---
19世纪初 三、卢瑟福(E.Rutherford)的行星式原
子模型---19世纪末 四、近代原子结构理论---氢原子光谱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3
6.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 薛定谔方程。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4
6.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续)
一 、氢原子光谱 连续光谱(continuous spectrum)
线状光谱(原子光谱)(line spectrum)
氢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光谱)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5
10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11
氢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光谱)
真空管中含少量H2(g),高压放电, 发出紫外光和可见光 → 三棱镜 → 不连续的线状光谱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12
氢原子光谱(续)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13
一、氢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续)
连续光谱(自然界)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6
连续光谱(实验室)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7
电磁波连续光谱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8
电磁波 电场组分和磁场组分互相垂直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9
电磁波连续光谱(续)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Be3+ …) 或: E = - (Z2 / n2) × 2.179 × 10-18 J.e-1 (6.3.1)
n = 1, 2, 3, 4 …; Z — 核电荷数(= 质子数)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22
(一)要点:3个基本假设(续)
原子在正常或稳定状态时,电子尽可能处于能量最
低的状态—基态(ground state)。
(一)氢原子光谱特点
1. 不连续的线状光谱 2. 谱线频率符合
=R
(6.1)
式中,频率 (s-1), Rydberg常数 R = 3.2891015 s-1
n1、n2 为正整数,且 n1 < n2 n1 = 1 紫外光谱区(Lyman 系); n1 = 2 可见光谱区(Balmer系); n1 = 3、4、5 红外光谱区(Paschen、Bracker、
( r : 电子离核距离)
-0
电子能量负值表示它受原子核吸引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20
二、玻尔(N.Bohr)原子结构理论(续)
(一)要点:3个基本假设
1.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角动量(L)量子化
(而不是连续变化):
L = mvr = nh / 2 (n = 1, 2, 3, 4 …)
(6.2)
Planck常数 h = 6.626 10-34 J•s
学习线索:
氢原子发射光谱(线状光谱) →玻尔原子结构理论(电子能量量子化,经典电磁理
论对微观世界失效) →光子和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 — 衍射、干涉、偏振… 微粒性 — 能量、动量、光电效应、实物发射或吸收光…
→ 测不准原理(经典力学对微观世界失效) →量子力学(描述微观世界运动规律的新理论)对核
符合这种量子条件的“轨道”(Orbit)称为“稳定轨道”
。
电子在稳定轨道运动时,既不吸收,也不幅射光子。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21
(一)要点:3个基本假设(续)
2. 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电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E = - (Z2 / n2) × 13.6 eV (6.3)
(只适用于单电子原子或离子: H, He, Li2+,
第6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化 化学 学动 热力 力学 学宏观
原子结构
分子结构
微观
晶体结构
31.10.2020
1
第六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6.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简史 6.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6.3 多电子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6.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氢原子光谱3个系列跃迁
E光子 = E2 – E1 = h = hc / (6.4)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16
连续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线状光谱)比较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17
原子发射光谱(线状光谱)
由上至下: Hg Li Cd Sr Ca Na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对于氢原子,电子在n = 1的轨道上运动时能量最
低—基态,其能量为:
E1s = - (Z2 / n2) × 13.6 eV = - (12 / 12) × 13.6 eV
= -13.6 eV
相应的轨道半径为: r = 52.9 pm = a0(玻尔半径)
能量坐标: 0 ∞
r↗, E↗;r↘, E↘(负值)
Pfund系)
31.10.2020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
14
一、氢原子光谱(续)
巴尔麦( J. Balmer)经验公式
_
_
: 波数(波长的倒数 = 1/ , cm-1).
n : 大于2的正整数.
RH: 也称Rydberg常数, RH= R / c RH = 1.09677576107 m-1
v1RH(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