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高中化学新教材栏目设置比较
作者:陈经佳文章来源: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08-3-24
三种高中化学新教材栏目设置比较
陈经佳
本文重点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
版)、山东科技出版社(以下简称鲁科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苏教版)出版的教材。
研究比较这三种教材,我发现新课程化学教材与传统化学教材相比较,新教材的优点主要有:①新教材令人耳目一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重视活动方法;③适合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符合中学生的感受;④与学生的生活、科技的发展联系紧密;⑤探究味浓,逐一设置探究情景,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但三个版本的教材在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设置栏目上各有千秋。
一、思考、讨论与交流栏目设置比较
三个版本的教材与传统的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设置了很多思考、讨论与交流的栏目。
将思考、讨论与交流栏目引进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
这些栏目出现在新内容之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在新内容之后,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对新内容的认识更加深刻。
人教版教材主要设置了“思考与交流”和“学与问”栏目。
出现在新内容之前的“思考与交流”提出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现在新内容之后的“思考与交流”栏目往往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交流总结新内容的本质和规律等。
例如:《化学1》27面的“思考与交流”栏目就要求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学与问”栏目往往针对所学的知识或者所做的实验提出一些思考题。
鲁科版教材将在新内容前后的思考、讨论与交流栏目分别设置为“联想·质疑”和“交流·研讨”。
“联想·质疑”主要在学生已有的经验或者熟悉的事实和现象的基础
上设置有关的学习情景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
而“交流·研讨”栏目主要提供给学生各抒己见的园地,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对有关问题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例如,《化学1》11面“交流·研讨”就是让学生比较金属钠和金属铁的性质上的异同点,再预测金属可能有哪些共同性质等。
苏教版教材主要设置了“交流与讨论”栏目。
与其他两个版本的不同是:苏教版教材的“交流与讨论”栏目除了让学生交流讨论外,还设置了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在完成这些练习后再与同学交流讨论,达到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此外,苏教版教材设置的“问题解决”和“你知道吗?”栏目也有让学生思考的作用
二、实验栏目设置比较
由于三个版本教材的实验数量都远比传统教材的实验数量多,所以三个版本的教材都没有严格地区分教师实验与学生实验,而是采取灵活呈现的方式,以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校实验条件和学生水平进行处理,改变了传统的学生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相互重复的弊端,实现了教材的便教利学。
并且这些实验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探究性,部分实验还是让学生自行设计。
人教版教材实验设置主要有两个栏目:“实验”和“科举探究”。
其中“实验”以基础性的实验为主,而“科学探究”中有基础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如《化学1 》51面的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就是铁离子的检验和铁离子氧化性的基础性实验;而52面的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就是让学生探究不同净水剂净水效果的对比探究性实验;42面的“科学探究”让学生自行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使还原铁粉和水蒸气反应。
鲁科版教材实验设置主要有三个栏目:“活动·探究”、“观察·思考”和“实验探究”。
其中“观察·思考”主要是一些演示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而“活动·探究”和“实验探究”的实验则多以学生实验为主,这些实验往往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并且“实验探究”中的部分实验是需要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的。
鲁科版教材实验栏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个实验后面都有一些思考题或者
归纳与整理的问题,让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总结所学到的知识,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苏教版教材实验设置主要集中在“活动与探究”和“观察与思考”两个栏目上。
苏教版教材的一个实验栏目往往由好几个小实验构成,每个小实验分别探讨某一方面性质,综合几个小实验就可以得出某种物质的性质。
例如《化学1》38面“活动与探究”中有3个小实验,分别探讨氯水与pH试纸作用、氯水与碳酸氢钠反应、氯水与墨水作用和氯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等性质,整个“活动与探究”就可以得出氯水的化学性质。
苏教版教材在实验结束后也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去总结本次实验探讨的实验性质和原理。
三、资料栏目设置比较
由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知识容量比较大,所以各种版本的教材都将部分知识、资料、化学史等以资料栏目的形式呈现。
人教版教材主要设置了“科学视野”、“科学史话”和“资料卡片”栏目。
其中“科学视野”栏目主要介绍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包括前沿科学的知识。
例如《化学1》79面的“科学视野”栏目介绍了信使分子—NO。
“科学史话”栏目则主要介绍一些科学发展的史实,例如《化学1》70面的“科学史话”栏目主要介绍氯气的发现和确认。
“资料卡片”栏目主要是对课本上的一些知识予以补充介绍,例如《化学1》78面“资料卡片”栏目介绍了SO2的漂白性。
鲁科版教材的资料栏目设置比较多样化,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高起点、大视野、多角度地认识化学科学。
其中“资料在线”、“知识支持”、“工具栏”和“知识点击”栏目主要是补充课本的知识,例如《化学1》33面的“知识支持”栏目介绍了碱性氧化物。
而“化学与技术”和“化学前沿”栏目主要介绍化学技术和前沿科技的进展。
“身边的化学”栏目主要介绍一些与生活比较贴近的化学知识,例如《化学1》53面的“身边的化学”栏目介绍铁元素与人体健康。
此外,教材中设置了“方法引导”栏目,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苏教版教材设置了“信息提示”、“你知道吗?”、“拓展视野”和“化学史话”等栏目。
“信息提示”栏目主要补充介绍知识和方法。
例如《化学1》46面的“信息提
示”栏目介绍电离方程式,47面的“信息提示”栏目介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而“化学史话”主要介绍化学史的有关知识。
例如《化学1》13面的“化学史话”介绍合成尿素的史实。
四、习题栏目设置比较
三个版本的教材都设置了不少比较新颖的习题,但是设置方法和栏目各不相同。
人教版在每一节后都设置了“习题”栏目,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但是在一章后就没有设置习题,所以习题数量相对较少。
鲁科版教材不仅在每一节后都设置了“练习”栏目,而且在每一章后设有“本章自我评价”栏目,包括一套练习题。
苏教版教材的习题栏目设置比较多样化,在课文中有“问题解决”栏目,包括练习和部分例题;每单元后有“练习与实践”栏目;每一专题之后设置有“本专题作业”栏目,也包括一套练习题。
五、知识归纳栏目设置比较
虽然三个版本的教材都设置知识归纳栏目,但是设置的位置和知识归纳的详略各有千秋。
人教版教材主要在每一章的最后设置“归纳与整理”栏目,通过问题和列出有空白知识图表让学生完成,来帮助学生归纳本章所学习的知识。
鲁科版教材则在每一节后都设置了“概括·整合”栏目,以及时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习的知识。
苏教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一样,在每一专题最后设置一个“回顾与总结”栏目,通过提出问题和列出图表,帮助学生复习本专题所学的知识。
六、结束语
三种版本的新化学教材,图文并茂,加大以图代文和利用图画、资料等创设学习情境的力度,语言生动活泼、简明扼要;版面设计新颖活泼、美观实用;加强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增加了不少探究性实验,并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在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编写方式体现了学生活动和探究的特点,重视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以获得科学活动的亲自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尽管三种版本的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的风格各异,但三个版本的教材都从内容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的设计。
教材无论是
在大的结构体系上还是在教材栏目设计以及具体内容的处理和安排上,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l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化学l[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磊,陈光巨.化学l[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3王祖浩.化学l[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