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学习目标] 1.了解四大地区的划分。

2.了解南方与北方的划分和范围,掌握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限制性因素和发展方向。

3.理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4.能对某一区域发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其发展方向。

一、四大地区的差异 1.四大地区(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具体划分⎩⎪⎨⎪⎧东部:13个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东北:3个省中部:6个省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结 构差异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或综合型产业为主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工业结构以重型工业为主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工业结构以重型工业为主工业化 差异工业化进程快,工业产值高,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工业化进程快,工业产值相对较低,以传统型工业为主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工业产值低,以传统型工业为主城市化 差异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较高,城市分布密度大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低,城市分布密度小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低,城市分布密度小对外开 放的区 域差异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思考1.为什么说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答案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再则,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二、南、北方差异1.划分界线:秦岭-淮河。

2.表现(1)北方优势:平原面积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存在问题:面临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任务。

(2)南方优势: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相当丰富;限制性因素: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存在问题: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思考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哪些地理分界线?答案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下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经过的地方:(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最冷月均温0℃等温线。

(3)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4)农田以旱田为主和以水田为主的分界线。

(5)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6)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7)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三、西部大开发1.范围(简称):新、甘、A内蒙古、陕、宁、青、藏、云、贵、B桂、渝、川。

2.目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3.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4.限制因素: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5.意义(1)缩小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2)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3)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将西部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思考3.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答案西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探究点一四大地区的差异读我国四大地区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基本情况(2019年)注: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1.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地区的差异最主要的表现是什么?答案经济发展水平。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最发达和最落后的地区分别是哪个?答案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3.根据资料结合区域产业结构有关理论分析,哪个地区农业经济占的比重最大?哪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答案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出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

答案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结合教材P20表格加以理解)。

1.我国四大地区的优势条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2.(1)东部地区:位置临海,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植被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矿产贫乏,能源短缺。

(2)中西部地区:距海遥远,位置闭塞;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海拔较高,水源较少;矿产丰富,能源充足。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地形平坦,植被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矿产丰富,能源充足。

进入21世纪后,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区域发展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四个地区在资源方面有明显差异B.四个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显著的差异C.四个地区的开放程度有明显的差异D.四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2.下列叙述中,四个地区共同具有的特征是()A.都临海,都有大河入海口B.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C.都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城市D.都有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3.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无论冬夏气温均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答案 1.A 2.D 3.C解析第1题,四个地区的区域发展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

第2题,中、西部地区不临海;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政策优势、海外侨胞的血缘优势、地缘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中国现有6个经济特区,包括东部沿海的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和西部地区的喀什;商品粮基地的形成条件是农业基础好、开发潜力大、粮食的商品率高,四个地区都有商品粮基地。

第3题,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探究点二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从哪些方面比较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答案气候、植被、河流流量和地形等。

2.根据北京、哈尔滨、武汉和广州的气温和降水图分析我国南、北方气候各属于哪种气候类型?答案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

3.我国南、北方植被类型的差异如何?答案南方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北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4.我国南、北方河流的流量差异如何?答案北方河流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南方河流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

1.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南方与北方是针对东部地区而言的,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

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南方和北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自然条件差异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方法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时可按下面思路进行: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4~5题。

4.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耕地面积南方大于北方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5.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答案 4.C 5.B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的人口比重较大,即人口重心在南方地区;但南方的耕地只占35.9%,说明北方的耕地比重远大于南方;但北方的水资源所占比例极小,这说明北方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不足;用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耕地比重除以人口比重,得到两个比值,再将这两个比值进行比较,可知南方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第5题,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南方地区距东南季风的源地近,受其影响较大,降水量丰富,而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降水量较小;即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差异主要是由年降水总量差异导致的。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B.中部地区面积最大C.西部地区人口最稠密D.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2.下列四组省区中,全部属于中部地区的是()A.吉、皖、湘、琼B.晋、内蒙古、陕、桂C.豫、晋、赣、鄂D.冀、鲁、辽、粤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

第2题,本题要求学生掌握中部地区所包含的省区及其简称。

中部地区包含的省区有山西(晋)、河南(豫)、安徽(皖)、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4.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我国东部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包括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其中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玉米等,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这条界线以南包括亚热带和热带。

第4题,这种差异主要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明显。

5.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9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深圳相比,说明喀什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在我国政府部署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

深圳市的企业了解到中亚市场每年对我国服装类产品需求量多达8.5亿件,准备在喀什投资兴办棉纺厂和服装厂。

(2)简述在喀什兴办棉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1)喀什纬度位置较高;深居内陆,位于我国西北边疆;周边接壤的国家较多。

(2)地价便宜;接近原料产地;廉价劳动力丰富;政策优惠;靠近中亚,国际市场广阔。

解析(1)地理位置的差异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进行比较。

(2)结合新疆的特点从影响棉纺厂的区位因素如地价、原料、劳动力、政策、市场等角度分析。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据此回答1~2题。

1.鄱阳湖平原种植水稻,长江三角洲种植花卉,造成两地不同种植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地形D.市场2.我国东部多耕作业,西部多牧业,主要原因是()A.生产生活方式不同B.开发历史长短不同C.光、热、水、土等条件不同D.地质作用影响不同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两地都位于长江流域,气候、地形、土壤因素相同,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对花卉需求量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