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科备皮范围及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外科备皮范围及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9
备皮发展趋势:
1、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机会 2、增加备皮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减轻病人负性心理 4、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
2019/8/19
10
颅脑手术:全部头发,前额,两发及颈后皮 肤,保留眉毛。 颈部手术:上至下唇,下至胸骨角,两侧至 斜方肌前缘。
乳房手术:上起锁骨上部,下至脐水平,两 侧至腋后线,包括同侧上臂、肩和腋窝部。
2019/8/19
31
脑室引流管
(一)目的
1.引出脑脊液 2.防止颅压升高引起脑疝来自2019/8/1932
(二)术后护理
1.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有无恶心、呕吐、
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2. 引流瓶入口处应高于脑室15 ~20 cm。 3.观察引流管情况,引流通畅时液面可上下波动, 4.观察引流颜色、性质及量,控制引流速度。 5.置管期间患者取平卧位,如需摇高床头,遵医嘱调整引流管高度。
2019/8/19
5
备皮润滑剂选择:
1、肥皂水 2、滑石粉 3、医用碘伏 4、消毒凝胶
2019/8/19
6
备皮用具选择:
1、刮胡安全刀片 2、电动剃毛器 3、鼻毛修剪器 4、新型医用备皮刀
2019/8/19
7
备皮时间选择:
一般备皮时间:术前1天 最新备皮时间:术前2h
备皮时间离手术越近, 切口感染率越低。
2019/8/19
14
会阴部及肛门部手术:自额前上棘连线至大 腿上1/3,包括会阴、臀部、腹股沟部。
2019/8/19
15
四肢手术:原则是以切口为中心、上下30cm 以上,一般要超过远、近端关节或为整个肢 体。
2019/8/19
16
髌骨骨折:伤侧上至耻骨联合(包括会阴部), 下至足跟部。 股骨骨折:上至伤侧平脐周,下至足跟部。
2019/8/19
1
一、外科备皮范围 二、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2019/8/19
2
一、外科备皮
备皮包括: 1、清除体毛 2、清洗皮肤
2019/8/19
3
备皮目的:
去除手术区域皮肤的毛发和污垢,减少细菌污染, 预防切口感染。
2019/8/19
4
备皮原则:
1. 除非毛发妨碍手术操作,否则不要备皮; 2. 如必须备皮,使用专用备皮器; 3. 尽量保持皮肤完整性; 4. 尽量靠近手术开始时间进行备皮。
2019/8/19
8
传统备皮缺陷:
备皮只是剃除皮肤表面毛发,即使最熟练的操作也会损伤 皮肤,造成肉眼看不见的皮肤伤痕,损伤的皮肤成为细菌 进入机体的门户。
新型备皮法: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推荐不剃毛备皮法。
不剃毛备皮:指彻底清洁手术区域皮肤而不剃除毛发;或 仅对手术区域的毛发予以剃除。
2019/8/19
2019/8/19
①向病人说明,以免自行拔出胃管。 ②保持引流通畅。 ③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尤其注意是否出血。 ④做好口腔护理。
2019/8/19
25
胸腔闭式引流管
(一)目的
排除胸腔内气、液体,恢复胸腔内负压,促使术侧肺膨胀。
. 排液: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
• 排气:锁骨中线第2肋间。
2019/8/19
2019/8/19
20
固定
1、三固定(胃管、营养管):吊线固定于鼻上方,
胶布固定于脸颊,别针和皮筋固定于床单位。
2、双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导
管以缝线固定于皮肤,别针和皮筋固定于床单位。
2019/8/19
21
护理
① 熟知引流管的作用和通向,切勿接错; ②妥当固定,以免脱落; ③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记量; ④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压迫或扭曲; ⑤保持引流装置无菌,防止污染; ⑥每根引流管均标明名称、时间、深度。
2019/8/19
22
外科常见引流管
胃肠减压管
脑室引流管
腹腔引流管
硬膜外、下引流管
“T”型引流管
留置尿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空肠营养管
2019/8/19
23
胃肠减压管
(一)目的
1、预防术中呕吐引起窒息 及吸入性肺炎
2、减轻腹胀,防止吻合口漏 3、抽取胃液协助诊断 4、鼻饲
2019/8/19
24
(二)护理
。 3. 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无菌操作。
2019/8/19
29
“T”型引流管
(一)目的
1. 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 2. 支撑胆道,防止胆管狭窄。 3. 胆道造影和冲洗。
2019/8/19
30
(二)护理
1.妥善固定,尤其是术后1周内,不慎滑出会导致胆汁型腹膜炎。 2.有效引流,引流不畅会导致胆道压力增高,流入腹腔引起感染 。 3.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 4.“T”管周围皮肤有胆汁渗漏时,可用氧化锌软膏保护。 5.拔管之前夹管1-2天,观察病人有无发热、腹痛、黄疸等情况。 6.造影后开放“T”管一天,以防药物吸收出现发热等不良反应。
2019/8/19
11
胸部手术:上起锁骨上窝,下至脐水平,前 后胸范围均应超过中线5cm以上。
2019/8/19
12
腹部手术:上起乳头连线,下至耻骨联合及会阴部, 两侧至腋中线。下腹部及腹股沟区手术应包括大腿 上1/3的皮肤。
2019/8/19
13
肾区手术:上起乳头连线,下至耻骨联合, 前后均过正中线。
6、一侧全肺切除后胸管应钳闭,并观察气管位置,保持气 管居中或微偏向术侧。
2019/8/19
27
腹腔引流管
(一)目的
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在腹腔内蓄积,继发感染。
2019/8/19
28
(二)护理
1. 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减少活动牵拉引起疼痛。 2. 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残渣等,准确记录24h引流量
2019/8/19
17
小结:
备皮原则上是超出切口四周各20cm,将 手术 区域的毛发、污垢去除,一般不 剃眉毛,小儿也不剃毛。
2019/8/19
18
二、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指依靠吸引力或重力从体腔
或伤口引出液体或气体。
2019/8/19
19
评估
1、引流管固定是否妥当 2、引流管名称标记是否正确 3、引流管是否通畅,设置负压是否正确 4、引流管周围皮肤是否正常 5、记录色、质、出入液量是否准确
26
(二)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瓶置于胸部水平下60-100cm处,长管置 于液平面下2-3cm,长管中水柱波动上下约4-6cm。
2、保持引流通畅。
3、密切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4、血压稳定后取有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5、每日更换胸瓶,引流液多于500ml时,随时更换,严格无 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