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学培训课件
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其中,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
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
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2020/7/28
3
【例题·多选题】下列资产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有( A.预付款项 B.固定资产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D.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E.应收账款
(一)公允价值(教材P276)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2个条件的,应当以:
(1)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
产的成本
(2)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
当期损益:
其中:2个条件
20①20/7该/28 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8
(二)账面价值(教材P278) 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 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个只要有一个不满足就不可 以),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特别提示】 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答案】 【解析】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属于货币性资产。
2020/7/28
5
【例题·单选题】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交易中, 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2012年) A.以应收票据换入投资性房地产 B.以应收账款换入一块土地使用权 C.以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换入固定资产 D.以长期股权投资换入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
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
本的相关税费
2例020/17/128-1·教材P280
12
2.涉及补价的情况 (1)支付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 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 (2)收到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 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
例11-3·教材P283
2020/7/28
13
(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的会计处理
2020/7/28
10
四、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 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 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 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 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 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答案】C 【解析】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货币性 项目,所以选择A、B和D错误,选项C正确。
2020/7/28
6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及少量(小于25%)货币
模板:.1
素材:.1
背景:.1
图表:.1
下载:.1
教程: .1
性资产即补价。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参 资料下载:.1
高级会计学
特殊业务 会计
专题六
2020/7/28
1
特殊业务会计
2020/7/28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二节 债务重组
第三节 政府补助
2
1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模板:.1
素材:
资料下载:.1
范文下载:.1
试卷下载:.1
)。
【答案】 【解析】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货币资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 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 债券投资等。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选项A、B和C都属于 非货币性资产。
2020/7/28
4
【例题·多选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非 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2013年) A.以应收账款换取土地使用权 B.以专利技术换取拥有控制权的股权投资 C.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换取未到期应收票据 D.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换取机器设备
教案下载:.1
论坛:.1
课件:.1
语文课件:.1 数学课件:.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 英语课件:.1 美术课件:.1
科学课件:.1 物理课件:.1
化学课件:.1 生物课件:.1
地理课件:.1
历史课件:.1
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
范文下载:.1
试卷下载:.1
教案下载:.1
论坛:.1
课件:.1
语文课件:.1 数学课件:.1
英语课件:.1 美术课件:.1
科学课件:.1 物理课件:.1
化学课件:.1 生物课件:.1
地理课件:.1
历史课件:.1
考比例.
1.支付补价方: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
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
2.收到补价方: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
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高于25%(含25%)的,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 补价/自己付出的代价
2020/7/28
7
二、确认和计量原则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情况下,换入资产的成本都有两种
计量基础。
2020/7/28
11
(一)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1.不涉及补价的情况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
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
本的相关税费
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
值更加可靠,则:
换入资产成本=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
2020/7/28
9
三、商业实质的判断 (一)判断条件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 资产显著不同。(不同时相同即可)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 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二)关联方之间交换资产与商业实质的关系 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 商业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