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珠海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珠海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珠海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大力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经济社会贡献率,使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发挥文化在“十一五”期间建设和谐珠海中的积极作用,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环境(一)珠海文化产业总体概况“十五”期间珠海文化产业明显提速,已初步形成行业比较齐全、产业链条比较完整、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产业体系,在全市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逐年增加。

年包括传媒业、印刷复制业、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休闲业、广告会展业等在内的行业总产值约为亿元,增加值约为. 亿元,约占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就业人数近万人。

年珠海文化产业产值(见表)表图注:该图统计数据包含传媒业、印刷复制业、文化艺术服务业、广告会展业和文化休闲业等行业中的企业。

图注:该图统计数据包含传媒业、印刷复制业、文化艺术服务业、广告会展业和文化休闲业等行业中的企业。

各主要行业基本情况:、出版发行业出版发行行业现有公开发行报刊单位家,图书出版社家,音像出版社家,图书零售店家,音像零售店家,电子出版物零售店家。

报纸年总收入约亿元,发行量万份。

年出版发行业总收入约为亿元。

、广播电视电影业全市有座广播电台,一座电视台,座广播电视发射台(含省管台)。

自办调频广播节目套,电视节目套(其中开路发射一套)。

本市无线转播中央、省广播电视节目各两套。

影视制作单位家,电影放映单位家。

年全市广播电视创收达亿元,比去年增加,有线电视用户达万户。

影视制作和发行总收入约亿元。

、印刷复制业印刷企业家,音像制作单位家,音像复制单位家(母盘生产线条,子盘生产线条、头,可记录光盘生产线条、头),软磁盘复制企业家。

年印刷业产值为亿元,音像复制业产值为亿元,生产只读光盘(、、)亿多盘,母盘万多盘,录音带多万盒。

、文化艺术服务业演出团体家,演出经营场所家,演出经纪机构家,歌舞娱乐场所家。

市级图书馆座,博物馆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个,艺术培训机构家。

年文化艺术服务总收入为亿元。

、互联网文化服务业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文化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

据统计,年我市互联网终端用户万户,营业总收入约亿元。

、文化休闲业年全市有电子游艺经营场所家,网吧家,连锁网吧家,总收入约为亿元。

年全市各主要景点共接待游客万人次,景点营业收入近亿元,其中文化旅游业成为推动增长的关键。

、文化产品制造业年全市包括广播电视设备、游艺器材、照相器材、玩具、工艺品、家用视听设备、纸张等行业在内的文化产品制造总产值约为亿元。

(二)主要问题与薄弱环节、文化产业总量小,经济贡献率较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和项目不多,原创能力较弱;、文化企业融资能力弱,商业运作程度较低,市场综合竞争力不够强,有规模效应的大型文化产业项目较少;、缺乏城市文化品牌,城市文化标识和人文形象不够明显,文化产业聚集能力较弱;、文化事业投入经费不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载体不够;、整体的文化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平台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意识不够强,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均衡,降低整体发展水平。

图、产业链条发展不够协调部分产业主要环节发展状况比较()广播电视业广电设备节目内容播出传输本地市场生产供应能力生产能力能力消费能力()文化艺术及娱乐业原创能力市场推广产品延伸本地市场()音像业原创及出版生产复制发行销售本地市场()新闻出版业加工原料生产制造流通渠道本地市场(三)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分析、文化产业国际发展趋势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比重达到了GDP的10%以上,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解构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全新力量,是现代经济中活力强、增长快、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

国际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势头迅猛,而且呈以下趋势:①文化产业将成为创造新就业机会的一个重要行业,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②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日益紧密结合,文化产业将加速推进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③文化产业集约化、集团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经济优势日益显现;④文化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文化产业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快,国际文化产业垄断倾向不断加重。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十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年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为亿元,占的,从业人员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亿人)的。

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在所有消费支出增长中居于首位。

以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及会展为主构成的新兴文化产业同以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为主的传统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已接近相当。

()媒体产业的竞争将演变和扩大为文化产业的全领域竞争,行业壁垒和市场准入之间的矛盾将充分展开,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将在文化产业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度将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加快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共生,不断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社会资本与国际资本将多渠道、多形式进入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全面展开,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态势进一步突出。

、政策法规环境()宏观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为文化产业发展释放了空间。

《行政许可法》和一批新的文化行业管理政策法规正式实施,废除了一些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不断放宽。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质性地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提出了针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在改革中可以实施的有关政策。

()国家正式颁布文化产业分类和统计标准,为科学制定文化产业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奠定了基础。

()珠海确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物保护利用的投入,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年珠海列入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将为文化产业消除壁垒、加速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空间。

、珠海社会经济条件改革开放多年来,珠海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现代化城市。

到年,珠海达到亿元,全市预算内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按年初预算可比口径计算增长%,人均超过美元、恩格尔系数,根据国际标准,恩格尔系数达到以下,整个社会进入了富裕社会,已具备形成规模文化消费的经济基础,其特点是群体文化消费增速将大幅超过社会家庭其它消费增速,包括旅游在内的家庭文化消费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下限迈进。

珠海市发展文化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

、可产业化的文化资源评估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基础。

本规划对珠海历史文物和古建筑中的部分资源进行评估,作为我市历史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的依据。

表注:、文化资源评价得满分为分,可产业化程度对应资源评价得分分为、、、、五级,级不低于分,级不低于分,级不低于分,级不低于分,级分以下。

、文化资源评价具体得分见附件。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和原则根据中央、省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珠海“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提高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为重点,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并重的管理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积极实施文化珠海战略,推动珠海社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珠海“十一五”文化产业规划应坚持以下原则:、坚持创新与引进并举的原则。

大力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项目,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杠杆手段,培育创新体系,完善创新环境,在此基础上大力引进国内外现有的先进文化产业项目,使文化产品能引进来,走出去。

、坚持集中优势、突出重点的原则。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优势争取在若干个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取得突破,建设一批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产业化基地,形成优势产业群,发挥产业积聚效应,壮大文化产业规模。

、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市场环境。

政府重点完善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集聚高素质人才的人文环境等,并对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进行监督。

、坚持文化产业区域互动共同发展的原则。

要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和经济合作中,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努力形成产业上游开发、中游拓展、下游延伸的局面,在经济一体化中不断夯实珠海文化产业。

、坚持以科技进步带动发展的原则。

要引导、协助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型文化产业,努力实现我市文化产业跳跃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产业规模和经济贡献率珠海“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继续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功能互补的体系。

文化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在珠三角区域处于前列。

文化产业对我市地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有较大提高,到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或超过全市%。

,逐步成为珠海的支柱产业之一。

、优先发展产业和产业群“十一五”期间,珠海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类别是现代传媒业、数码创意业、网络文化业、休闲娱乐业等。

香洲区域重点发展传媒、数码创意、历史文化旅游、网络文化等方面产业;金湾区域重点发展休闲娱乐、主题展览、印刷等方面产业;斗门区域重点发展文化产品制造、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产业。

全市文化产业形成各具特色和均衡发展的局面。

“十一五”期末,珠海文化产业实现三大目标:()形成三大文化产业群——现代传媒产业群。

以高教社南方中心、珠海特区报社、珠海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龙头为平台,壮大书报刊出版发行业和广播电视业规模,以传媒业为纽带带动相关行业发展,逐步形成传媒产业群。

——文化休闲娱乐产业群。

我市现聚集于拱北地区的休闲娱乐行业逐渐向金湾、斗门区域转移,逐步形成以港中旅海洋温泉、御温泉等为龙头的具有珠海特色的文化休闲娱乐产业群。

以珠海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为依托,按照地缘特征和区域经济范围,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逐步形成具有珠海历史人文特色的旅游线。

——数码创意产业。

充分发挥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特思数码有限公司、亚洲动漫传奇有限公司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和推动我市动漫、网络游戏、影视制作、设计等行业的自主创新和对外合作,以品牌带动产业聚群和促进产业链条发展。

()建设两个文化产业园,三个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珠海南方文化产业园。

——建设金湾印刷产业园。

在金湾区设立平方公里园区,重点发展印刷及相关文化产品制造业。

——艺术品原创交易基地。

重点扶持南屏北山村艺术创作聚集地,将其作为艺术品原创交易基地加以培育,促进艺术品创作、展示、装潢、交易等产业化,逐步形成珠海艺术品创作交易品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