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第六章
意环境的要求,很 环境的干扰,学习 样努力,而不能就
容易适应环境,受 前主动,受外在动 此气馁
大家欢迎,受内在 机支配
第二节 积极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健康 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关注儿童的情绪健康:
1、注意儿童情绪发展的任务要与年龄阶段相适 应。
小朋友:天真烂漫,而非少年老成 0—1.5获得信任,克服不信任。依恋的形成 1.5—3岁获得自主感,意志的实现:自己上厕所 3—6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独立行动,
分享途径: 通过协商、 鼓励
3、帮助边缘儿童提高社交技巧 途径:关注不爱说话的儿童 鼓励亲社会行为:分享,捐赠、协商、合作
四、维护幼儿的自尊
1、内涵:幼儿的自尊来自于周围的人(同伴、老师、 父母
)对他的评价 问题:你最在乎谁对你的看法?
途径:
1、接纳和关心所有的儿童
2、肯定和认可儿童(及时表扬、准确表扬)
从儿童的作品中分析他们的情绪
3、关心单亲家庭的幼儿(单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4、帮助幼儿了解死亡 死亡的三个水平: 水平一:不能理解死亡 水平二:带着强烈的情感色彩理解死亡 水平三:死亡就是生命的结束
三、帮助幼儿掌握社会技巧
1、培养幼儿的移情 移情:体验他人感情的能力 途径:角色扮演
2、帮助幼儿积累分享的经验
3、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大人对待)
五、爱护特殊儿童
1、问题:什么是特殊儿童?你见过特殊儿童吗?你是怎么对待他们 的?
2、途径: 帮助注意力障碍的儿童发展自控能力 引导情绪障碍的儿童度过纷扰 善待攻击性的幼儿(细心、耐心)
` `
扰
6、体重得当, 身体匀称
7、眼睛炯炯有 神,善于观察
8、牙齿清 洁、无空 洞9、Βιβλιοθήκη 发有光泽10、肌肉和皮肤有弹性
第一节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 志及影响因素
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第一,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 常模:大多数个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某一动作指标发展的水平 例:我国青少年身高、体重常模
成长性焦虑、目标性焦虑、社会性焦虑 :辅导班
(三)社会文化
(四)个体因素
学习者类型 场独立性
场依存性
优势
劣势
注意事项
善于从整体中分析 倾向于冲动,冒险,应注意把老师等的
出各个元素,喜欢 容易过分主关 要求与自己的想法
学习无结构的材料,
相协调,是自己的
不太喜欢受外界的
做法与外界相辅相
健康
我们常说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
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 适应性良好,三者处于完好状态的人,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健康标准的人。
1、充沛的精力
二、健康的10条标准
2、积极的人生态度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 善于休息
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自我控 制能力强, 善于排除干
人际交往
2、形成新的依恋。 幼儿与教师形成新的依恋
3、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紧张、焦虑 注意力集中途径:积极展开游戏 。
游戏有哪些种类?
4、多与家长沟通
沟通的内容主要 有哪些?
二、帮助幼儿克服情绪危机
1、妥善处理分离焦虑(幼儿与教师,家长、同伴分离)
2、敏锐觉察幼儿情绪(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影响,对于他人的
成
评价有自己的看法,
不受外界环境的干
扰
善于把握整体,善 表现较为谨慎,不 应注意不清易受他
于学习系统化、条 愿冒险,但受到批 人评价的影响。尤
理化的材料,喜欢 评时,很容易受影 其当他人提出批评
与同伴一起讨论或 响,学习的积极性 时,应分析原因,
进行协作学习,注 下降,荣易受外界 并考虑自己应该怎
第二,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
例:符合语境的场景:对话语境 不符合语境的场景:问牛答马,逻辑混乱
第三,热爱游戏,善于游戏
第四,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
第五,年龄特征明显。
第六,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
二、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遗传与疾病
(二)家庭的教养方式
生物性焦虑:家长的过度溺爱(担心孩子吃、喝、拉、 撒、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