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力学5—摩擦

理论力学5—摩擦


Qmax
y
当物块处于向上滑动的临界平衡状态时, 受力如图,建立如图坐标。
P
N2
F2 max
x
X 0 : Qmax cosa F2 max P sin a 0
Y 0 : Qmax sin a N 2 P cosa 0
F2 max fN 2
联立求解得:
2d
P1 P2
W
B
C
2q
D
O
( 分析:P小,下滑; P大,上滑)
解:(1)求P的极小值 设圆柱处于下滑临界状态,画受力图.
由对称性得:
C
D
N2
N1 = N2 = N Fy = 0
F1 = F2 = F
N1
F1 W F2 O
2Fcosq + 2Nsinq - W=0 F=fN
联立(1)和(2)式得:
mA ( F ) 0 : Pa cosa min FB 2a cosa min N B 2a sina min 0
—(3)
由摩擦定律:
FA fN A ——(4) FB fN B ——(5)
NB B
y
FB
x
P a min A
将式(4)、(5)代入(1)、(2)得:
Qmin
y
P
N1
F1max
x
X 0 : Qmin cosa F1max P sin a 0
Y 0 : Qmin sina N1 P cosa 0
F1max fN 1
联立求解得:
Qmin
sin a f cosa P cosa f sin a

5.1 滑动摩擦
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具有相对滑动或相 对滑动趋势时,彼此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或 相对滑动趋势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摩擦力 作用于相互接触处,其方向与相对滑动的趋势 或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它的大小根据主动力 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即静滑动摩 擦力,最大静滑动摩擦力和动滑动摩擦力。
第五章 摩 擦
5.1 滑动摩擦 5.2 摩擦角和自锁现象 5.3 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5.4 滚动摩擦
摩擦的类别:

干摩擦—固体对固体的摩擦。 流体摩擦—流体相邻层之间由于流速的不 同而引起的切向力。 滑动摩擦 —— 由于物体间相对滑动或有相 对滑动趋势引起的摩擦。 滚动摩擦 ——由于物体间相对滚动或有相 对滚动趋势引起的摩擦。
5.2.2 自锁现象 物块平衡时,静摩擦力不一定达到最大值,可在 零与最大值 Fmax 之间变化,所以全约束反力与法线间 的夹角j也在零与摩擦角jf之间变化,即
0 j jf
由于静摩擦力不可能超过最大 值,因此全约束反力的作用线 也不可能超出摩擦角以外,即 全约束反力必在摩擦角之内。 FR
5.1.1 静滑动摩擦力及最大静滑动摩擦力
FN
FSΒιβλιοθήκη F P Fx 0 : FS F 0 FS F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水平力 F 的增大而增大,这是静摩擦力 和一般约束反力共同的性质。静摩擦力又与一般约束反力不同, 它并不随力F的增大而无限度地增大。当力F的大小达到一定数 值时,物块处于将要滑动、但尚未开始滑动的临界状态。这时, 只要力 F 再增大一点,物块即开始滑动。当物块处于平衡的临 界状态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即为最大静滑动摩擦力,简 称最大静摩擦力,以Fmax表示。此后,如果F再继续增大,但静 摩擦力不能再随之增大,物体将失去平衡而滑动。这就是静摩 擦力的特点;
jf jf
q
FR
A FRA
jf
j
5.2.2 自锁现象 斜面的自锁条件是斜面的 倾角小于或等于摩擦角。 斜面的自锁条件就是螺纹 的自锁条件。因为螺纹可以看 成为绕在一圆柱体上的斜面, 螺纹升角 a 就是斜面的倾角。 螺母相当于斜面上的滑块 A , 加于螺母的轴向载荷 P ,相当 物块 A 的重力,要使螺纹自锁, 必须使螺纹的升角 a 小于或等 于摩擦角 jf 。因此螺纹的自锁 条件是 a jf
jf j
FN
Fmax
5.2.2 自锁现象
(1) 如果作用于物块的全部主 动力的合力 FR 的作用线在摩擦 角jf之内,则无论这个力怎样大, 物块必保持静止。这种现象称为 自锁现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主动力的合力 FR 与法线间的夹 角q < jf,因此, FR和全约束反 力 FRA 必能满足二力平衡条件, 且q j < j f 。
RB
B
C
E P
a min
jm
A
a min

2
j m CAE

2
j m ACE

2
RA
2j m
故 a应满足的条件是:

2
a

2
2j m
例3 在用铰链 O 固定的木板 AO和 BO间放一重 W的匀质圆柱, 并用 大小等于P的两个水平力P1与 P2维 A 持平衡,如图所示。设圆柱与木板 间的摩擦系数为 f , 不计铰链中的 摩擦力以及木板的重量,求平衡时P 的范围。
若仅有滑动趋势而没有滑动时产生的摩擦 力称为静滑动摩擦力;若存在相对滑动时产生 的摩擦力称为动滑动摩擦力。
5.1.1 静滑动摩擦力及最大静滑动摩擦力
FN FS P
FN F
P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置一重为 P 的物体,该物体 在重力 P 和法向反力 FN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今在 该物体上作用一大小可变化的水平拉力F,当拉力F由 零值逐渐增加但不很大时,物体仍保持静止。可见支 承面对物体除法向约束反力 FN外,还有一个阻碍物体 沿水平面向右滑动的切向力,此力即静滑动摩擦力, 简称静摩擦力,常以FS表示,方向向左,如图。
FN
FR
j
FN
Fs
Fmax
5.2.1 摩擦角 由图可知,角jf与静滑动摩擦系 数f的关系为: Fmax fs FN tan jf fs FN FN FR
jf j
FN
Fmax
即:摩擦角的正切等于静摩擦系数。可见,摩擦角与 摩擦系数一样,都是表示材料的表面性质的量。 当物块的滑动趋势方向改变时,全约束反力作用 线的方位也随之改变;在临界状态下,FR的作用线将 画出一个以接触点A为顶点的锥面,称为摩擦锥。设物 块与支承面间沿任何方向的摩擦系数都相同,即摩擦 角都相等,则摩擦锥将是一个顶角为2jf的圆锥。
5.1.2 动滑动摩擦定律
实际上动摩擦系数还与接触物体间相对滑动 的速度大小有关。对于不同材料的物体,动摩 擦系数随相对滑动的速度变化规律也不同。多 数情况下,动摩擦系数随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 而稍减小,但当相对滑动速度不大时,动摩擦 系数可近似地认为是个常数。
5.2 摩擦角和自锁现象
5.2.1 摩擦角
当有摩擦时,支承面对平衡物体的反力包含法向 反力FN和切向摩擦力Fs ,这两个力的合力称为支承面的 全约束反力,即FR= FN + Fs ,它与支承面间的夹角j 将随主动力的变化而变化,当物体处于临界平衡状态 时,j角达到一最大值jf。全约束力与法线间的夹角的 最大值j f称为摩擦角。 FR
jf j
jf
jf
FR
q
A
j
FRA
jf
5.2.2 自锁现象 (2) 如果全部主动力的合力 FR的作用线在摩擦角j之外,则 无论这个力怎样小,物块一定 会滑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q > j f,而j ≤j f ,支承面的全约 束反力FRA和主动力的合力FR不 能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应用这 个道理,可以设法避免发生自 锁现象。
B
P
a
A
解1:(解析法)以梯子为研究对象,当梯 NB B y 子处于向下滑动的临界平衡状态时,受力 如图,此时 a 角取最小值a min 。建立如图坐 x FB 标。 P a ———(1) X 0 : N B FA 0 min A FA Y 0 : N A FB P 0 ——(2) NA
P129思考题5-7: 分析后轮驱动的汽车前、后轮摩擦力的方向。
前轮
后轮
A N1
F1
A
F2
N2
例1 将重为P的物块放在斜面上,斜面倾 角 a 大于接触面的摩擦角 j m (如图), 已知静摩擦系数为 f ,若加一水平力 Q Q 使物块平衡,求力 的范围。 解1:(解析法)
Q
a
P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当物块处于向下 滑动的临界平衡状态时,受力如图,建立如 图坐标。
FA
N B fN A
即可解出:
N A P fN B
P NA 1 f 2
fP NB 2 1 f
NA
将 N A代入(2)求出 FB ,将 FB和 N B 代入(3),得:
cosa min f 2 cosa min 2 f sin a min 0
将 f tgj m 代入上式,解出:
tga min
1 tg 2j m ctg 2j m tg ( 2 2j m ) 2tgj m
故 a 应满足的条件是:

2
a

2
2j m
此条件即为梯子的自锁条件。
解2:(几何法) 当梯子处于向下滑动的临界平衡 状态时,受力如图,显然 RA RB , 于是
jm
5.1.2 动滑动摩擦定律 当滑动摩擦力已达到最大值时,若主动力 F 再继 续加大,接触面之间将出现相对滑动。此时,接触物 体之间仍作用有阻碍相对滑动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 动滑动摩擦力,简称动摩擦力,以 Fd 表示。实验表明: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即
Fd f FN
式中f是动摩擦系数,它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表面情况 有关。 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不同,没有变化范围。一般 情况下,动摩擦系数小于静摩擦系数,即 f < f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