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牡丹亭与长生殿的比较

牡丹亭与长生殿的比较

《牡丹亭》与《长生殿》
摘要:《牡丹亭》和《长生殿》都是我国戏剧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

从《长生殿》问世以来就有很多人把它和《牡丹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如二者都表现了“至情”的观点,宣扬用“情”来对抗“理”。

但是在结构,主题,文化内涵等很多方面二者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关键词:异同点结构主题文化内涵
《牡丹亭》和《长生殿》分别产生于明末和清初,作为我国戏剧史上的杰作,二者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牡丹亭》描写了“才子佳人”柳梦梅和杜丽娘之间的生死爱情;《长生殿》讲述的是一代帝王李隆基和“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之间的“钗合情缘”,都感动无数的男男女女。

由于《长生殿》的产生受到了《牡丹亭》的一定的影响,二者在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所以经常有人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

首先,在爱情主题的描写上,二者看似都描写了“至情”的思想,实际上又有很多的差别。

关于《牡丹亭》和《长生殿》的爱情描写,有人用“貌似而神离,行进而实远”①来描述。

在结构上二者都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在《牡丹亭》中杜丽娘能够因梦而亡,因情复生,同时还出现了冥府阴司、花神等事物,但同时也不乏对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的现实生活的描写;而在《长生殿》中,洪昇描写了杨玉环在深宫之中和各方周旋以博得李隆基的独宠的现实的宫廷生活,同时也在结尾写到了李杨二人的在月宫团圆,根据玉帝敕谕,居忉利天宫,永为夫妇的结局。

但是在结构上,“《长生殿》的剧情结构虽然效仿《牡丹亭》,但并不是简单机械地模仿,而是具有创造性的模仿。

”②汤显祖从现实再到浪漫,最后在回到了现实,即从杜丽娘的现实生活到梦中相会以及因梦而亡、阴司受审,最后到复生,回到了现实生活形成了一个循环的结构;而《长生殿》从描写现实中的李杨之间的爱情和生活到杨玉环之死,再到李隆基因为思念导致二人能在天上相会,采用的是直线的结构。

还有在二者处理的男女关系的手法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汤显祖和洪昇在爱情观点上的差异。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关于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描写时并不避讳对于男女情爱之事的描写,只是给其披上的“梦”的外衣,体现了汤显祖先进的爱情观和人道主义思想。

相比之下,“洪昇的至情观秉承孔子不删《郑》、《卫》之’义’,含蕴着深沉的道德理性精神。

”③因此,对于《长生殿》中的爱情,洪昇进行了“发乎情,止乎礼”的处理,使李杨之间的爱情理想化了。

同时,对于历史上的杨玉环和安禄山等人的秽事则一概不提,使得李杨爱情得以净化和升华。

其次,在主题上《牡丹亭》与《长生殿》,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别。

主要表现在,相比于《牡丹亭》,《长生殿》的主题思想更加丰富多样。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了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而且这一思想是从一而终的,不管是杜丽娘的因梦而亡,还是她的因情复生,或者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现实生活都蕴含着这
①《貌似而神离形近而实远—《牡丹亭》与《长生段》爱情描写约比较》刘孝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5期
②《<长生殿>与<牡丹亭>主题思想和剧情结构比较》云燕西安社会科学第27卷第2期2009年6月
③《明清传奇史》郭德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第529页
一歌颂男女之情,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的。

但《长生殿》不同,人们对《长生殿》的普遍认识就是它的“双重主题”,即一方面写二是改造和充实了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故事,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表现出兴亡之感。

“显然,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剧作家洪昇,面对着清初民族统治的可悲现实,他是决不会仅仅满足于写爱俏,写帝王后妃的生离死别的。

洪昇不会忘记使他家显赫一时的朱明故国,更忘不了‘国疡与家难’的耻辱和不幸。

他历尽十年、三易其稿的呕心沥血之作《长生殿》,固然也表现了自己的民主思想和爱情理想,但更重要的是抒发郁结于心胸中的兴亡之感,并曲折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故国之思,即‘借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

”①
最后,在文化内涵上,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在表现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的同时毫不避讳的对人的自然属性即人的正常的欲望毫不掩饰的进行了描写,并通过“花神”这一人物对人性进行拔高,使之达到了神性的高度,蕴含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对后世,尤其是女性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把自然情感的激扬转变为对人伦感情的讴歌,使《长生殿》传奇较之其前的《牡丹亭》传奇,无论是叛逆的色彩还是理想的色调,都要远为贫弱,远为暗淡。

”②。

洪昇在《长生殿》中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引向了对历史的兴亡之感的感叹,但是有未能作出深刻的反思,所以自然没有那么丰富的文化内涵。

还有,“《牡丹亭》里杜丽娘的爱情是一种无所外求的人的自然情感的外泄,《长生殿》里杨玉环的爱情是一种有所外求的人的社会情感的流露;杜丽娘的爱情追求充满着主动自觉的为情而死的行动意志,杨玉环的爱情则表现为不由自主的激烈竞争中的功力目的。

”③
在我看来,这样的差别是不可避免的。

杜丽娘和柳梦梅相比于李隆基和杨玉环来说,只是比较普通的人,因此,在与自己所爱的人的相处之中,杜丽娘自然比杨玉环更加轻松,更加自然。

同时宫廷复杂的环境与社会关系,并没有给杨玉环太多的选择,女人的善妒的天性加上所处的复杂环境使得她只能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悲惨命运和辛酸血泪上,所以她的功利目的自然也是无可厚非的。

最后,很多人将《牡丹亭》和《长生殿》放在一起比较都得出了《长生殿》在文化内涵等方面不如《牡丹亭》的结论,但是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样的。

在文化长河中,《牡丹亭》的《长生殿》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是前任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

①《<牡丹亭>与<长生殿>》邹自振抚州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1994年12月总第43期
②《明清传奇史》郭德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第537页
③《明清传奇史》郭德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第534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