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学课程表的编排

浅谈中学课程表的编排

龙源期刊网
浅谈中学课程表的编排
作者:王群
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08期
【摘; 要】学校的课程表,是一个学校开展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指挥调度表”。

教师根据课程表确定团队、班会、课外活动小组以及学校教职员工的各种会议日期和具体时数。

课程表对建立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校各项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课程表;编排
一、教师课程表的编排
教师课程表编排时要注意做到以下五个有利于:1.有利于教师上课。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工作,教师的课要尽量排得均衡、集中,注意学科的科学性,不能太零散,便于教师做好备课、上课和学生作业批改及课后辅导。

2.有利于教师备课。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排课时要充分考虑教师工作量,预留充裕的时间让教师做好备课工作。

3.有利于教师听课。

相互听课交流教学经验有利于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从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4.有利于实验课。

由于理化实验课教师要提前准备实验药品用具,调试实验工具,前期工作量大、事杂,因此实验教师应提前预留时间,统筹安排,以便做好实验。

5.有利于教研活动。

各教研组教研活动应安排在同一时间内,体现在课表上。

至于学校公开教学和观摩课应提前安排,以便临时调课,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二、学生课程表的编排
学生课表的编排也是学校总课表编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排时应根据学生年龄和大脑机能活动特点,注意做到四个方面:1.学科的设置。

各年级的课程和各科的教学时数,一定要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和课时安排来进行。

2.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安排学科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抽象、枯燥,记忆力高度集中和多计算的学科安排在上午第一、二、三节,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

同时,要做好文科、理科和艺术类课程适当搭配,合理安排,使之不感到单一,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要充分考虑学生成长期生理特点,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给学生预留弹性时间用于机动复习或做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要做好课程平衡稳定,切不可时轻时重,学生脑力负担较重的课程和较轻的课程要交错、适当地间隔,以便学生复习消化,教师有时间批阅作业。

三、学校总课程表的编排
学校总课程表的編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管理工作,它的合理编排对稳定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一,学科划块,按年级编排。

首先,要理顺各学科间的关系,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