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中介语研究论略

汉语中介语研究论略

2011年5月第2期语言文字应用Applied Linguistics May ,2011No.2[收稿日期]2010-11-17[作者简介]肖奚强,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导,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语言习得理论。

*本文得到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0YJA740101)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项目的资助。

感谢《语言文字应用》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

汉语中介语研究论略*肖奚强(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中介语研究必须有一定的语言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其中汉语本体研究的理论和成果与语言习得理论在作为分析框架和理论依据方面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目前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和语料库研究法。

其中语料库研究法正方兴未艾。

中介语研究的趋势是采用语料库方法,进行不同语言背景学习者的习得状况的考察和比较,进行不同语体的考察和比较,进行中介语系统的穷尽性分析,以建立汉语中介语系统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介语研究;语言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方法论;研究趋势[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97(2011)02-0109-07Chinese Interlanguage Research :Theory ,Method and DirectionsXIAO XiqiangAbstract :Interlanguage study must take as guidelines certain linguistic theories and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The linguistic studie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ories oflanguage acquisition are of equal importance as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theoreticalunderpinnings.Current research methods are questionnaires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corpus method.Corpus method is emerging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interlanguageresearch.In order to develop the system of Chinese Interlanguage theory ,corpus methodcan be adopted to examine and compare learners with different language backgrounds ,andlearner language in different registers ,and the exhaustive description of interlanguage·110·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第2期systems.Keywords:interlanguage study;linguistic theory;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methodology;research trend新世纪以来汉语中介语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对于中介语研究所依托的理论、应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都还存在一定的分歧。

本文将通过研究实例从理论依托、研究方法、研究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权作引玉之砖。

一理论依托及其应用中介语研究必须依据一定的语言习得理论,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否也要依据语言理论,如何运用语言习得理论、语言理论(包括汉语本体研究的理论与成果),在中介语研究中并无一致的看法。

(一)语言习得理论中介语研究所依据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有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与中介语理论、“内在大纲”与习得顺序假说。

虽然对比分析对学生错误预测的准确性早已为学界所诟病,但这种基于双语对比的方法在分析和解释二语习得规律时还是有相当的作用。

没有学生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分析,就不可能解释中介语中所谓的母语负迁移等现象。

偏误分析理论认为学生的语言偏误是观察学生二语习得状况的一个“窗口”,分析中介语,不可能不观察、分析、解释其中的偏误现象。

中介语理论则认为学生所产生的中介语既包括正确的部分(符合目的语的部分),也包括偏误的部分(不符合目的语的部分),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习得状况。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中介语研究,不仅要进行偏误分析,更得观察、描写、解释学生语言的正确的部分,以发现中介语的系统规律。

普遍语法与内在大纲假说认为习得者有大致相同的“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该顺序不受母语背景、性别、第二语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虽然以上理论对于中介语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它们并不是完全并行不悖、十分相容的。

比如有研究表明,不同母语背景、年龄、性别的人学习目的语并不存在一般认为的应该有的差异。

而另一些研究则证明,母语背景等因素会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影响。

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母语的负迁移。

不同的母语会导致不同的负迁移,因此,对比分析在中介语研究中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关键在于不能仅仅进行学生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对比分析应该与中介语研究结合起来,为分析研究中介语服务。

我们的研究只能是依据某一种理论,取得某一些进展。

研究中根据需要和研究条件的限制,必然会对现有的理论有所取舍或侧重,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比如,我们对一批句式的习得研究基本没有进行学生母语与汉语的对比,所依据的理论就是普遍语法理论,注重的是语言的共性。

不能说我们得到的结论多么准确,但起码也做了一些描写和解释的工作。

实践表明,并不是所有的中介语现象都需要在双语对比的基础上进行。

因为某些语言现象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人类也具有相同的认知心理。

①(二)语言学理论2011年第2期肖奚强:汉语中介语研究论略·111·进行汉语中介语研究,仅仅依靠语言习得理论还不够,还必须以语言理论,特别是汉语本体研究的理论和成果作为分析框架或参考。

否则,在语言要素的分析方面将无所依托,难以深入。

比如,我们在汉语句式习得研究中,对句式的确定、分类、描写所依据的是汉语研究中的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肖奚强等,2009)。

我们对外国学生汉语照应系统的研究,采用的则是篇章语言学的分析框架(肖奚强,2001;徐开妍、肖奚强,2008;肖奚强、金柳廷,2009)。

高顺全(2002、2006)的研究采用了语法化的研究视角,发现外国学生汉语虚词的学习顺序与虚词的语法化顺序相一致。

构式语法理论已经被引入儿童语言习得和英语习得研究领域。

某些构式的语义明晰程度在中介语习得过程中也存在着相似的顺序。

根据刘丹青(2005)对非典型“连”字句构式的讨论,可以看出非典型“连”字句的生成、理解都比典型的“连”字句要难,由此可推论典型“连”字句到非典型“连”字句存在不同的习得难度。

相信构式语法理论及其相关的研究成果会在汉语中介语研究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由此可见,中介语研究需要从语言理论中吸取养分。

了解、把握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对于分析中介语现象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以将中介语研究推向深入的。

当然,正如王建勤(2000)所指出的,中介语研究不能简单地套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和术语。

但认为中介语研究完全不必借鉴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或分析框架,则是不可取的。

因为我们的教学语法、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及教材编写、课堂教学都与汉语本体研究息息相关。

学生所产生的中介语当然也与目的语的规则密切相关。

不依据语言本体研究的范式、规则和成果,中介语的规则怎么描写?学生语言中的正确形式及偏误现象又将依据什么进行分析和解释?虽然我们不能全盘照搬本体研究的成果,但否认语言理论在中介语研究中的基本作用也是不可取的。

二研究方法从大的方面说,中介语的研究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和语料库研究法。

从用于研究的中介语来源看,前两种研究方法属于非自然语料,第三种属于自然语料。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对样本的直接研究以了解总体特点的研究方法。

早期中介语的研究多采取这种方法,因为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中介语语料库可资利用。

此法的问卷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调查的结果,必须注意调查目的的隐蔽性,把握好问题的信度和效度、调查对象的代表性等等。

这些参项的任何一项控制不好,都会偏离调查的真实性。

这种方法往往带有研究者的主观诱导性而使人们怀疑其结论的可信度。

目前单纯以问卷调查法进行中介语研究的做法并不多见。

此法一般作为实验研究法、语料库研究法的补充,与它们结合起来使用。

(二)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从某种理论或假设出发,在两种现象(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即探讨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其独特之处在于,研究者直接对自变量进行操纵。

这种研究方法起源于心理学研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从实验研究法的过程和实验对象来看,实验研究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随机分组,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第二,设置对照组。

第三,人为干预。

研究者将新的方法或措施用于实验研究对象,而对照组则基本不做处理。

·112·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第2期实验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在实验的准备阶段就要确定与实验有关的变量。

另外,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其他可能对因变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即“无关变量”。

如果对无关变量不加控制或控制得不好,就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甚至导致实验的失败。

虽然实验研究法在汉语中介语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王韫佳(2004、2006)、江新(2006、2007)、高立群(2003、2004)等人的研究。

但是正如徐子亮(2004)在谈到语言习得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时所指出的那样,现有研究在语料收集、问卷调查、实验研究中存在研究者的随意性、人工干预的影响、先有固定的想法再收集材料、研究的不可重复性、调查项目的理论依据不清或不一致等方面都有需要改进和注意的地方。

(三)语料库研究法语料库研究法最主要的特点是研究的依据———语料来自学生自然表达的作文和口语,没有人为控制的弊端。

目前多所高校已经建有自己的中介语语料库,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

②而且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习得研究基本都遵循以下的研究范式或曰技术路线:1.梳理、借鉴、吸收和修正汉语本体的研究成果,以确定所需研究的语言项目的性质、范围及分类;据此拟订分析框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