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统计学资料案例版教(学)案

医学统计学资料案例版教(学)案

2.掌握平均水平指标的计算及其适用条件。
3.掌握离散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
4.熟悉百分位数法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
重点Biblioteka 与难点重点:数值变量资料的集中趋势指标——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的适用条件及计算。数值变量资料的离散趋势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
难点:百分位数,方差与标准差、四分位数间距
计数资料 (enumeration data )
等级分组资料 ( ordinal data )
第四节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1.随机事件(random event)与必然事件(certain event)
2.同质(homogeneity)与变异(variation)
3.总体(population)与样本(sample)
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
1.均数应用于计量资料的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
2.当资料呈正态分布时,均数位于分布的中心。
二、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
三、中位数 median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
第三节离散趋势的描述
1. 极差 range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
2. 四分位间距 inter-quartile range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
教学
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式教学
教具
电脑多媒体幻灯片
板书
提纲
第2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一节频数表和直方图
一、频数表
频数(frequency)对一个随机变量做重复观察,其中某变量值出现的次数。
频数分布表(frequency distribution table)将各变量值及其相应的频数列成表格的形式
频数表和频数图的用途:
1.揭示计量资料的分布类型.
2.揭示计量资料分布的重要特征----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3.便于发现特大或特小的可疑值.
4.作为陈述资料的形式,例数大时,可以频数估计概率.
5.便于资料的进一步统计分析.
第二节集中趋势的描述----平均数 average
一、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医学统计学
章节(课题)
第1章绪论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授课学时
授课地点
教学
目的

要求
1.了解医学统计学的内容。
2.掌握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3.掌握统计资料的类型。
4. 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5.熟悉统计学习的目标与方法
教学
重点
与难

重点:同质和变异、总体和样本、概率、参数与统计量、抽样误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
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
收集资料(collection data)
整理资料(sorting data)
分析资料(analysis data)
第三节 统计资料的类型
变量(variabal)
变量值(variabal value)
计量资料 (measurement data)
频数表的编制:
(1)求全距(极差)R=最大值-最小值
(2)确定组数一般为8-15组段
(3)确定组距:组距=全距/组数
(4)确定各组段的上下限:以一个稍小于或等于最小值的整数作为第一个组段的起点数据
(5)归组计数列表“下限≤x<上限”
二、直方图
对连续型变量,以横轴表示变量值,纵轴表示频数,用等宽的长方形代表各组的频数,这种频数分布图,称为直方图.
A.该地所有20~29的健康女性
B.该地所有20~29的健康女性的血红蛋白测量值
C.抽取的这2000名20~29岁女性
D.抽取的这2000名20~29岁女性的血红蛋白测量值
课后记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医学统计学
章节(课题)
第二章1-3节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授课学时
授课地点
教学
目的

要求
1.了解频数表的编制方法及用途。掌握频数分布的特征。
难点:总体和样本;概率、抽样误差、资料的分类
教学
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督导式教学
教具
电脑多媒体幻灯片
板书
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统计学(statistics)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一门科学。
医学统计学(Medical Statistics)是应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及其有关领域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一门科学。
2.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适用情况及计算。
3.如何编制频数表、其分布特点与分布类型。
课后记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医学统计学
章节(课题)
第2章4节第3章1-3节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授课学时
授课地点
教学
目的

要求
1、掌握正态分布的特点、标准正态分布及正态分布法确定参考值范围。
2、掌握率、构成比、相对比。
3. 方差 variance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
4. 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
5. 变异系数coefficient⑴意义⑵适用条件⑶计算
教学
步骤
1.频数表和直方图20分钟
2.集中趋势的描述40分钟
3.离散趋势的描述38分钟
4.小结2分钟
思考
题或
作业
1.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适用情况及计算。
4.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43分钟
5.小结2分钟。
思考
题或
作业
1.总体与样本是什么样的关系?
2.统计资料分为几种类型?他们之间有何不同?
3.简述统计工作的四个基本步骤。
4.收集资料时对统计资料有何要求?
5.判断下列变量类型:大学教授的年收入,欧洲的国家数,血红蛋白含量,患病人数等。
6.为了了解某地20~29岁健康女性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现随机调查了该地2000名20~29岁的健康女性,并对其血红蛋白进行测量,请问本次调查的总体是( )
4.抽样研究(sampling reaserch)与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
5.参数(parameter)与统计量(statistic)
6.概率(probability )
教学
步骤
1.介绍统计学及医学统计学的概念、学科特点。10分钟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30分钟
3.统计资料的类型。15分钟
3、掌握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4、了解百分位数法确定参考值范围、常用的动态数列分析指标。
教学
重点
与难

重点:正态分布的特点、标准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法确定参考值范围。
率、构成比、相对比,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