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护理查房
和减轻胰岛负担
主食
蛋白质
脂肪
蔬菜
早餐
午餐
2两
2两
鸡蛋1个 无 无 牛奶1包 2两 0.25两 不限 2两 0.25两 不限
晚餐
加餐
2两
西红柿、黄瓜
运动治疗
有氧运动
循序渐进 长期坚持
运动治疗
1.微微的出汗 2.微微的气喘 3.微微的心跳 4.微微的腿酸
糖尿病护理查房
护士长:孔莉 护士:赵延荣、王娟、刘静、 孙静、张莎莎、刘文文
病史再现
20床安相美,66岁,老年女性,诊断为
糖尿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 尿病足,高血压病3级。患者因口渴、 多饮、多尿、易饥、多食、消瘦20年, 四肢麻木10年,左足第三趾溃烂8月, 发热4天于5月22日入院。
糖尿病临床表现
1.代谢紊乱症状群:多饮、多尿、多食、 消瘦。 2.并发症和(或)伴发症 3.反应性低血糖 4.其他
多饮、多尿
多食、消瘦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感染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微血管并发症
神经病变
眼睛病变
糖尿病足
糖尿病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概述
定义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
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高血糖是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的缺陷或两 者同时存在引起的。糖尿病可造成眼、 肾脏、心脏和血管等多种器官的慢性损 害、功能障碍以及衰竭。
糖尿病发病率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目前为 1.94亿。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5000万,占世界糖尿 病人群总数的1/5,患病率在印度之后居世界第二位。 并且以每天至少3000人速度增加,每年增加超过 120万。 在目前的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 的90%,1型糖尿病约占5%-10%。按病死人数统计, 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白蛋白 Hb (g/l) (g/l)
饮食
ˇ
口腔
牙齿 摄食能力
ˇ ˇ
正常 正常 非素食 红润 健康 独立进食 ˇ ˇ 略低于正常 40-60 <35 <100-120偶尔素食 干燥 龋齿 碎食 ˇ 严重减轻 60-80 <30 <60-100 素食 苔厚 部分/ 需喂食 全部假牙 恶液质 80 <20 <60 严格素食 溃疡 无假牙 管喂
胰岛素类型
根据作用时间:分为速效、短效、中效、
长效 根据来源分为:动物、人、胰岛素类似 物
低血糖症状
糖尿病教育
1、饮食控制;2、坚持运动;3、学会自测尿糖;4、使用胰 岛素者应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5、使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 项;6、自我保护:注意清洁卫生,防止皮肤损伤,预防感 冒及其他感染。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外出时随身携带 疾病卡,并带糖果,以备低血糖时迅速食入;7、定期复查 血糖、肾功能、眼底。 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首先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少吃油腻及 高热量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每天坚持运动,适量 的体力活动对于预防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病都是有好处的。 此外,要戒烟,少饮酒。已经患了糖尿病,也要注意预防并 发症,主要是及早诊断和正确治疗。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冠心病
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肾动脉硬化 肢体动脉硬化
糖尿病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为主
自主神经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
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
睫状体炎
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治疗
五
驾马车
1.饮食控制 2.运动疗法 3.血尿糖监测 4.药物治疗 5.糖尿病健康教育
诊断
(1)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不能解 释的体重下降)加上一日任何时候的血糖 ≥11.1mmol/L,或空腹(至少空腹8小时)血糖 ≥7.0 mmol/L,可以确诊。 (2)服糖后2小时 (糖耐量试验)血糖≥11.1mmol/L可以 确诊。 (3)空腹血糖<6.1mmol/L为正常血糖,饭后两小时< 7.8mmol/L为糖耐量正常。 (4)饭后2小时>7.8mmol/L而<11.1 mmol/L为糖耐量 异常。 (5)空腹血糖≥6.1而<7.0mmol/L为空腹血糖损害。
护理诊断及措施
4、焦虑:与血糖过高导致的皮肤溃烂及疼痛有关。 措施:⑴积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多与患者交谈, 讲解糖尿病及糖尿病足有关知识。 ⑵告诉患者去除坏死足趾及清创的重要性,以缓解 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⑶指导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多与医护人员及家 人交谈分散注意力等。 结果:患者焦虑明显减轻,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要点
不穿有洞或修补不平的袜子,汗多者应在鞋内及袜中 放少许滑石粉,袜子要勤换洗。 7、勿赤足行走以防足部损伤,剪趾甲勿将趾甲两角 剪去以防感染、创伤。 8、严禁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液,如碘酒等;避免使 用侵蚀性酸性药物图擦鸡眼、足癣。 9、严禁使用热水袋、电热毯及其他热源保暖足部, 以免烫伤,使用热水袋的水温不易超过50度并用软 布包裹。 10、每天做小腿及足部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护理诊断及措施
2、疼痛:与糖尿病足有关。
措施:⑴积极与患者沟通,倾听其感受,缓 解其疼痛压力。 ⑵每日按摩双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⑶根据患者疼痛耐受情况,必要时给予止痛 药物治疗。 ⑷遵医嘱给予静滴头孢噻肟钠、奥硝唑抗感 染治疗。 结果: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护理诊断及措施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措施:⑴严密观察血糖变化,定时监测血糖。 ⑵向患者详细介绍糖尿病饮食,严格饮食控制。 ⑶向患者介绍低血糖症状,如出现心慌、饥饿等症 状及时监测血糖并进食糖块、饼干等以缓解低血糖 症状。 结果:患者空腹血糖8.6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 9.6mmol/L,能简单了解糖尿病饮食,基本适应饮 食规律。
分型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特点:(1)起病急,易发生酮症。(2)三
多一少症状典型。(3)典型病例见于小儿及 青少年,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血浆胰 岛素及C-肽水平低,服糖刺激后仍呈低平曲 线。(5)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一旦骤停即 发生酮症酸中毒威胁生命。(6)遗传为主要 诱因,表现于第六对染色体上HLA某些抗原 的阳性率减低。(7)胰岛细胞抗体常阳性。
2型糖尿病
大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
特点:(1)起病慢(2)多数患者为肥胖型
(3)典型病例见于成人,中、老年,偶见于 幼儿。(4)血浆胰岛素水平仅相对性降低。 (5)家族史遗传亦为主要诱因,但HLA属阴 性。(6)胰岛素抗体呈阴性(7)胰岛素效 应往往甚差。(8)单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一 般可以控制血糖。
6、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有关知识。 措施:⑴入院后向患者详细介绍糖尿病及其饮食的重要性等 相关知识。 ⑵告诉患者应用胰岛素的安全性和重要性,在饮食治疗的基 础上配合胰岛素治疗来降低血糖。 ⑶告诉患者低血糖症状及危险性,及时口服糖块等以缓解低 血糖症状。 ⑷向患者讲解糖尿病并发症的有关知识,以及预防措施。 结果:患者及家人现已基本掌握糖尿病饮食及其治疗等有关 知识。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
糖尿病人因为神经病变, 使足部失去感觉并出现 畸形和因血管病变使足 部缺血,局部组织失去 活力,因此容易发生严 重的损伤、溃疡、坏疽 及感染,最后有的需截 肢,这些足部的病理变 化称为糖尿病足,糖尿 病足是因神经病变失去 感觉和缺血组织失去活 力合并感染的足。
临床表现
患者缺血症状:皮肤苍白、温度降低、
妊娠糖尿病
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糖耐量异常,不
论是否需要胰岛素或单用饮食治疗,也 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应在产 后6周以上复查,根据检查结果重新归 类。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胰腺外分泌疾病
内分泌疾病
药物或化学品所致 感染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其他
既往病史
于1991年,患者无明显诱因感口渴、多饮,日饮水达3000— 4000ml,尿量相应增加,易饥、多食,消瘦明显,常感双 下肢麻木、乏力,有时疼痛,足趾端明显,走路时有踏棉感, 并觉四肢发冷,有时大便干稀交替。在新泰第一人民医院多 次查血糖高于正常,诊断为“糖尿病”。自服“胰复生”治 疗,血糖未定期监测。2010年10月患者左足第三趾不慎挤压 后出现破溃,伴少许黄色渗液,就诊当地诊所给予抗生素静 滴,无好转。于2010年11月及2011年3月就诊于新泰城关医 院,给予抗生素治疗,好转出院,渗液消失。1月前患者自 服中药(具体不详)及用药渣泡脚治疗后,第三趾逐渐变黑, 并于5月18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2℃。
阳性资料
入院后第二天完善各项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 胞计数12.83*109/L,血红蛋白97g/L,血小板计数 474*109/L。生化示:白蛋白30g/L,谷丙转氨酶 114u/L,谷草转氨酶95u/L,空腹血糖10.7mmol/L, 甘油三酯1.76mmol/L。尿常规示:葡萄糖++,酮 体+-。尿微量白蛋白:32mg/L,糖化血红蛋白9.3 %。彩超示:左侧腹股沟增大淋巴结,双侧下肢动 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左侧胫前动脉狭窄。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T波改变。
心理状态
患者入院时心理状态焦虑,住院态
度及学习愿望积极。
护理诊断及措施
1、体温过高:与糖尿病足感染有关。 措施: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监测体温,脉搏, 并做好记录。 ⑵病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⑶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 ⑷在无菌条件下给予破溃处清创包扎。 ⑸遵医嘱给予静滴头孢噻肟钠、奥硝唑抗感染治疗。 结果:患者于5月28日之后未再出现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