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1经典实用有价值的企业管理培训三星案例分析报告37860PPT课件

61经典实用有价值的企业管理培训三星案例分析报告37860PPT课件


1995-1999年全球pc市场增长趋势
全球PC销售量
12000
5820
6960
8004
9000
1995
1996
1997 年份
1998
1999
17
DRAM行业背景---技术前景
六寸
八寸
十二寸
三星是首家采用8英寸直径晶片处理技术的制造商。该技术导致 三星的产量比其日本竞争者高出了70%
2000年准备购置12英寸晶圆生产线,可以带来产量升高、成本 的削减
销售额(亿美元)
450 400
全球DRAM销售额趋势
410
DRAM 销售额
350
320
300
250
250
230
200
200
210
150
130
140

100
80
90
100
50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年份
14
DRAM行业背景---竞争对手
10
三星究竟为何坚持决策?
11
目录
1
案例背景
2
决策分析
3
三星组织结构分析
4
CHAEBOL体系分析
12
宏观 DRAM市场的恢复增长
市场新进入者
供应商 纵向一体化
行业竞争者
客户的要求 更快.更便宜
替代品
Rambus DDR
技术 壁垒很高
购买者 PC市场
韩国政府 政策扶持
13
DRAM行业背景---市场规模
• 作为市场的迟来者,三星的应对是于业务选择、技术及 市场发展采取不同策略,以赶上领先者的步伐,在市场 中突围而出。
4
案例背景—三星DNA
• 三星DNA:第一主义 • 这一从良好到伟大的过程,并非顺理成章,三星企业DN
A中所包含的那种特殊气质是根本的趋动力。这一特质可 归结为一个字——“悍”。 • “要做就做到第一,不然就退出”,公司创始人李秉喆 在其自传《第一主义》中如是说,其中透露出的剽悍之 气,连同样苛刻的杰克·韦尔奇也比之弗如。
目录
1
案例背景
2
决策分析
3
组织结构分析
4
CHAEBOL体系分析
3
案例背景-三星的业务选择
• 近年,三星电子的市场地位越来越高,当全球科技公司 于2001年陷入低潮时,三星却仍有不俗的盈利,这颗新 星在市场渐露曙光。
• 事实上,三星最初进入科技市场时,已经有众多拥有成 熟技术的公司。三星电子进入每一项业务都比其主要竞 争者迟,家电业务比松下迟了51年,半导体业务比Intel 迟了10年,而在以手机为主的通讯业务上,三星比诺基 亚迟了足足122年。
5
案例背景—进入半导体市场
• 1983年,三星投入VLSI(超大型集成电路),成立三星通讯,决定 发展半导体产业。这是已经74岁的李秉喆为三星集团设计的未来。
• 由于韩国当时并没有相关技术,三星的唯一选择就是和美国的Micro n、日本的夏普合作。为了赶上当时日本的生产速度,三星24小时赶 工,半年时间就盖好第一座工厂,破了18个月工期的记录。
7
背景介绍-优势所在
• 为保持领先优势,三星要求自己在半导体产品的研发方 面持续领先日本企业三至六个月。坚持了四年后,这一时 间差被拉大到一年,日企在该领域彻底丧失反抗力。 • 仿佛一场龟兔赛跑,在兔子止步不前的时候,乌龟领先 了。国际数据公司半导体研究部副总裁玛利奥·莫瑞斯认 为这不仅仅是三星的运气,还体现了其超群的战略制订能 力与强大的执行能力。
一座12英寸晶圆厂花费需高达25至30亿美元
18
DRAM行业背景---替代品
• Rambus
• Rambus 公司支付专利权使用费 • 生产Rambus技术芯片还会产生额外的费用 ,无法收回投资 • 尺寸上大幅超过当时的市场标准 ,需要投入更多的生产线 • 引进新的测试和包装设备
• 这也许就是三星半导体成功的根结所在。
9
背景介绍-持续的业务扩展
•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三星半导体发展到三分天下有其一 的时候,早期的投入也换来了丰厚的利润,此时的三星在 保持半导体业务的领先优势的同时,逐渐把业务重点转移 到手机、家电等方面,并在液晶、CDMA等方面取得领先 技术。
• 当曾有分析师建议三星将核心业务放在获利最丰厚的半 导体业务上,将其他部门全部出售时,三星CEO尹钟龙表 示拒绝:“你们看到的是当下的获利,我要看的,是三星 未来五年、十年的计划。”
•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正值全球IT业循环到波谷时期,所有业 内人士都因为看不清前景而不敢贸然投入研发。半导体行业又是一 个高投入的资本密集型行业,没有技术基础的三星却在李健熙的坚 持下,在1Mb DRAM到4Mb DRAM上投入大量资金。
6
案例背景-当前市场
• 当IT业复兴之际,三星稳步获利。在2006年,三星半导 体的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206.3亿美元,拥有17%的世界市 场份额。在内存方面,则更是拥有接近30%的市场份额。
美国 韩国 德国 日本
台湾
厂商
Micron (美光科技) Hyundai / LG Infineon(英飞凌) NEC/Hitachi 茂德 华邦 力晶
附注
注重新产品研发、产品尺寸 最小 1999年合并 IPO融资60亿美圆、充沛现 金流 2000年合并
只有生产能力,而不具备设计 能力
15
DRAM行业背景---竞争对手市场份额
三星案例分析报告
第三小组:姜英伟(组长) 黄家伟 胡炜 刘杰 郑洁 张芃 周鹏 毛晶晶
1
主要思路
案例背景
决策分析
三星组 织结构
Chaebol 体系
业务选择 三星DNA 进半导体市场 当前三星 优势所在 持续的业务
市场规模 竞争对手 购买者 技术前景 替代品
内部管理 外部环境
特征 弊端 治理 启示
2
8
背景介绍-持续的业务扩展
•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三星半导体发展到三分天下有其一 的时候,早期的投入也换来了丰厚的利润,此时的三星在 保持半导体业务的领先优势的同时,逐渐把业务重点转移 到手机、家电等方面,并在液晶、CDMA等方面取得领先 技术。
• 当曾有分析师建议三星将核心业务放在获利最丰厚的半 导体业务上,将其他部门全部出售时,三星CEO尹钟龙表 示拒绝:“你们看到的是当下的获利,我要看的,是三星 未来五年、十年的计划。”
1999年主要厂商DRAM市场份额
其它, 21.20% Infineon, 5.10%
东芝, 7.10% NEC, 9.20%
三星电子, 23%
美光科技, 16.10%
现代, 19.30%
16
DRAM行业背景---购买者
万台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