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规划
技能考核费用,学位点导师培养费用及各学位点导师轮流派出学习费用 等。
具体预算费用支出可见附件
4、 考核指标 1. 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 2. 师资队伍考核
根据《青海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及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我院实 际情况,会同院人事管理等相关部门,在评聘、考核、晋升与评优工作 中探索和建立一整套科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 和完善导师培训机制,导师信息平台,
学术前沿,不断提高他们的各种待遇,激发他们的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积
极性;确保导师每年参加本学科学术会议一次的经费支持。
3)每年新增导师数量达到10%;力争在未来三年内鼓励符合导师遴 选条件的人员,积极参加导师遴选,扩大导师队伍规模,导师的数量按
年度10%的增长率增加;年度实行导师岗位津贴制度,在基于大学津贴
资源的使用效益。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社会资源共建各种形式和 内容的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
再次,加强优质研究生教学用书建设,发挥医院知名专家、学者的 优势,在一些基础性、通用性课程编写出具有适应本地研究生教育特色 的系统性强、内容新、水平高的教学用书或精品教案,或有组织地引进 一批国内外先进的教材或教案。建立优质研究生教学资源网络共享体 系,如高水平系列学术讲座、精品课程等多媒体课件、精品教案库、信 息与学术交流网站以及其它网络资源利用平台。
研究生创新教育工作规划(草案) 2014-2016年度
提纲 在“立足青海,面向全国;深化改革,全面发展;重点建设,注重创
新”的研究生工作思想指导下,我院研究生教育在层次的提升、规模的 扩展、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面与国内一些地区、一些重点院校仍然存在 一定的差距。加强我院研究生创新教育工作,推动我院研究生教育继续 向前发展,在临床研究生教育总体规划下,以改革创新研究生专业学位 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培养具有高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行业精英为目 标,计划三年内基本建立起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结构布局基本合理,具 有特色优势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继续加强博士点的建设;通过 重点学科建设,使得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学科领军人物和带头人脱颖而 出,造就一批各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 理、具有发展潜力、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学术团队。为博士点的申 报打下良好的基础。稳步扩大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特别是加大全日制专 业学位的招生比例。完成专业学位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工 作。
7. 就业状况 就业率XXX; 就业分布状况; 供需状况;专业型研究生及科研型研究生情况
3、 工作规划 1.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生管理工作 2.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人才工 作会议精神,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研究 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研究
此外,建设开放型研究生教育,注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和教育资源,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联
合培养研究生,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乃至国际间的学术活动。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列为 医院整体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要与青海省重点学科建设和特色 专科建设计划紧密结合,充分利用重点学科建设奠定的良好条件,实现 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同时要发挥重大科研项目的牵引作
具有高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行业精英为目标,计划三年内基本建立起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结构布 局基本合理,具有特色优势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继续加强博士点的建设;通过重点学 科建设,使得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学科领军人物和带头人脱颖而出,造就一批各领域的高层次创 新人才,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具有发展潜力、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学术团队。 为博士点的申报打下良好的基础。稳步扩大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特别是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的 招生比例。完成专业学位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工作。 二、目前的现状, 1、学位点情况
的基础上,给与适当的补贴;参照《青海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及管 理办法》的要求,实行导师年度考核制度。将导师的教学职称拥有率达 到100%;
1) 导师档案的建立
7. 争取和加强培养经费的管理 8. 1)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各学位
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工作。项目经费主要由各研究生培养 单位列入预算,同时积极争取多渠道的投入与资助。研究 生教育主管部门应分别筹措资金,用于支持研究生培养项 目的实施。 9. 2)资助优秀硕士、博士生科研创新。从政策上、经费上支 持博士生从事对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或 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重大工程或技术创新研究,激励硕 士、博士生做出重大创新成果。建立硕士、博士生访学制 度。为优秀硕士、博士生访学提供支持,配备导师并为其 进行实验、合作研究等学术访问活动提供条件,以发挥特 色优势学科的辐射作用,实现学科间、高校间的优势互 补、资源共享。 10. 3)设立研究生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以研究生自 主开展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为主,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学术 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同时,积极发 挥导师和著名专家的指导作用,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智 慧,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4)评选优秀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通过评选优秀学位论文,激励和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加强研究生创新能 力培养。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学位论文进行抽查。 5)申请投入研究生管理费用包括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基础建设投资费 用,十九个三级学位点基础建设投资费用 ,研究生教育费用,研究生
4. 师资培训 导师再培训课程
导师年度考核情况
导师科研及创新能力培训情况
5. 培养经费 目前,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横向XXX,纵向XxX,实际到位Xxx, 使用情况分析:
6. 硬件设施 网络建设、检索系统的建设; 外科临床技能培训平台情况; 内科临床培训平台情况; 功能科室及配套设施; 中心实验室;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建设; 病理中心等。
目前附属医院现有内科学、外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耳鼻咽喉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全科医学、临床病理学、妇产科学8个二级学科,16个三级学科共23个学位授予点。
内科学之下的三级学科学位授予点有9个:血液病学、心血管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消 化系病学、肾脏病学、呼吸系病学、肿瘤病学、神经病学、风湿病学;
建立一套规范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的指标体系 和基础设施,有利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养,有利于保证临床 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考核形式多种多样,一般采取平时轮转考 核、阶段考核和毕业考核相结合方式。
3. 创新能力考核
一、总体建设目标 在临床研究生教育总体规划下,以改革创新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培养
生、导师和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研究生培养 模式和机制的深刻改革、培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培养质 量的不断提高。
3. 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适当扩大招生规模 增加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加强专业研究生的临床技能的培训及 规范化的临床实习轮转制度。适度增加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努力 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建立和健全学科、门类齐全,适应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层次人
才培养框架,以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培养点为基础,博士研究生招生及
培养规模逐年扩大,建成初具规模、成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2、 现状分析 1. 招生规模
截止到2014年临床专业共招收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学生共 ,2013 年招生科学与专业学位研究生401人。(需进一步完善内容!)
3. 导师队伍 我院博士生导师5人,均为教授,其中,博士毕业1人,硕士毕业1人, 本科毕业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4人,教授59人,副教授30人,其中博 士毕业5人,硕士毕业29人,本科毕业55人。部分导师的学术水平、培 养研究生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导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亟待加强。(请进一
步完善内容及用词润色!)
现将“研究生创新教育工作规划(草案)汇报如下: 1、 年度目标
1. 2014年度目标 找问题,求发展。 我省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发展步子慢,培养经费短缺,师资力量薄 弱是共同面临的问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院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 加,但是软、硬件条件未能同步发展,甚至滞后,例如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培养经费等。医院的发展离不开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是提升医 院内涵及科研、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接下来要讲工作重点 放到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上来, 找问题,找差距,严管理,求发展。
2. 学科布局 目前,附属医院现有内科学、外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耳鼻咽喉 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全科医学、临床病理学、妇产科学8个二级 学科,16个三级学科共23个学位授予点。内科学之下的三级学科学位授 予点有9个:血液病学、心血管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消化系病 学、肾脏病学、呼吸系病学、肿瘤病学、神经病学、风湿病学;外科之 下的三级学科学位授予点有7个:普通外科学、烧伤外科学、骨科学、 肿瘤外科学、泌尿外科学、胸心外科学、神经外科学。内科学、外科 学、皮肤病与性病学3个二级学科能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 作。(请进一步完善内容!)
用,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力量,要在改革培养模式、指导和激励
研究生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发设,对优秀研究生导师给予更多的支持。提高指导教师对
研究生的指导水平,注重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1)继续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员,为博士点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新 引进博士生导师1-2名。
2)建立导师岗前培训、定期培训制度。在现有导师队伍的基础上,采 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引进;积极支持指导 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使我校的研究生导师能紧密跟踪
5. 加强学位点建设,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活动; 首先,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战线共同的重要任务,要成为各个 研究生培养点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要在医院统一规划 下,分别制定适合各学科点特点的实施方案,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全 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培养条件;加强培养 研究生的信息资料网络环境建设和实验装备研究条件建设,优化资源配 置,加强指导力量,改革管理机制,为研究生创新研究提供更优良的环 境条件。 其次,建设附院研究生创新中心(论坛),为研究生进行学术交 流、自主开展科学实验和实践创新思想提供专门场所,为跨学科研究生 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研究生创新中心要与有关优势学科的平 台和基地有效衔接,充分地发挥医院、学科已有的研究条件和各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