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工基础ppt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热工基础ppt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4
(1)换热器的传热平均温差:
传热过程的计算公式: kAt
换热器的传热过程:
kAtm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5
1-热流体 2-冷流体 '-进口 ''-出口
对数平均 温差:
tm
tmax tmin ln tmax
tmin
tmax tmin 2 时:
tf1 tf 2
tf1 tf 2
1 1 ln d2 1
Rh1 R Rh2
d1lh1 2l d1 d2lh2
上式可以写成
d2lko tf1 tf2 d2lkot
1 ko d2 1 d2 ln d2 1
d1 h1 2 d1 h2
以圆管外壁面积为基 准计算的传热系数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3
换热器的传热计算
换热器的传热计算分为两种类型:
设计计算:根据换热条件和要求,设计一台新换 热器,为此需要确定换热器的类型、 结构及换热面积。
校核计算:核算已有换热器能否满足换热要求, 一般需要计算流体的出口温度、换热 量及流动阻力等。
换热器的常用计算方法 - 平均温差法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通过多层平壁的稳态传热过程
tf1 tf 2
n
Rh1 Ri Rh2
i 1
Ak tf1 tf 2 Akt
k
1
1
n i
1
h1 i1 i h2
tf1 t tw1 h1
h2
twn tf2
0 x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
12-1 传热过程
通过平壁的传热过程
k
b) 根据给定条件,由式
qm1cp1 t1 t1
qm2cp2 t2 t2
求出未知的进、出口温度,并求出换热量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8
设计计算步骤:
c) 由4个进、出口温度及流动型式求平均温差 tm
d) 由式 k求A出tm所需的换热面积A
e) 计算换热器的流动阻力,如果阻力过大,会加 大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须改变方案,重新设 计
6
通过圆管壁的传热过程
通过n层圆管的稳态传热过程,热流量为:
tf1 tf 2
n
Rh1 Ri Rh2
i 1
1
n
tf1 tf 2 1 ln di1
1
d1lh1 i1 2il di dn1lh2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7
通过肋壁的传热过程
对于两侧表面传热系数相差较大的传热 过程,在表面传热系数较小(较大?)的 一侧壁面上加肋(扩大换热面积)是强
tf1 tw1
tf1 tw1 tf1 tw1
1
Rh1
d1lh1
tw1 tw2
1 ln d2
2l d1
tw1 tw2 R
d2lh2
tw2 tf 2
tw2 tf 2 tw2 tf 2
1
Rh2
d2lh2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5
通过圆管壁的传热过程
在稳态情况下,上面三式中的 是相同的,于是可得
kAtm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2
12-3 传热的强化与削弱
传热工程技术是根据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实践的 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科学与工程技术,其主要任务 是按照工业生产和科学实践的要求来控制和优化 热量传递过程。
传热工程技术的两个方向: ➢强化传热技术 ➢削弱传热技术(又称隔热保温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9
2)校核计算:
已知已有换热器的换热面积A、两侧流体的质
量流量 qm1,、qm进2 口温度 等t15,个t2参数,需计算热、
冷流体的出口温度 和换t热1, t量2 。
由于两侧流体出口温度未知,传热平均温差无法 计算,流体物性不能确定,无法计算h与k,所以 不能直接用下列三个公式计算其余未知量:
的传入 (3) 保护人身安全,免遭热或冷的伤害,
创造温度适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5
无论是强化传热还是削弱传热,一般都是从改变 传热温差和改变传热热阻两方面入手。
以换热器内的传热过程为例:
kAtm
tm 1
tm Rk
Rh1
tm R Rh2
kA
强化传热有两条途径:
(1)加大传热温差 tm
换热器:用来实现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的装置
换热器的分类
按照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
混合式: 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直接接触、互相混合来实 现热量交换。
蓄热式: 冷、热两种流体依次交替地流过换热器的同一 换热面(蓄热体)实现非稳态的热量交换。
间壁式: 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由壁面隔开,热量从热流 体传递到冷流体由三个环节组成:热流体与壁 面间的对流换热、壁的导热、壁面与冷流体间 的对流换热。
kAtm
qm1cp1 t1 t1
qm2cp2 t2 t2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0
计算步骤:
(a) 先假设一个流体的出出口温度;
(b) 根据流体的4个进、出口温度求平均温差 t;m
(c) 计算换热面两侧的表面传热系数h1和h2,进而
求得传热系数k;
(d) 由式 kA求出tm换热量 ;
(e) 比较与 , 如果相差较大,再重新假设流体出
口温度,重复上述计算,直到满意为止。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1
例题
有一套管式换热器,热流体流量为qm1=0.1 kg/s,比定压热 容 cp1=2100J/(kgK) , 进 口 温 度 t1’=220C ; 冷 流 体 流 量 为 qm2=0.2 kg/s,比定压热容cp2=4200 J/(kgK),进口温度 t2’=20C , 出 口 温 度 t2’’=38C 。 换 热 器 的 传 热 系 数 k=400W/(m2K),试求:冷、热流体顺流时所需的换热面 积。
1
A2h2
Rh2
1 A1h2
加肋前后热阻之比是
合理选择肋化系数
Rh2 / Rh2
工程上,通常采用以肋侧表面积A2为基准的传热 系数k2来计算
A2k2t
k2
1
1
1
h1 h2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1
Before:
After:
减小肋片间距(有限制)、增加肋高(综合考虑)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9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tf1 tf 2
1
1
A1h1 A1 A2h2
A1k1 tf1 tf 2 A1k1t
k1称为以光壁表面积为基准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
k1
1
1
1
h1 h2
A2 A1 称为肋化系数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0
加肋后,肋侧的对流 换热热阻是
而加肋前是
Rh2
化传热的有效措施。假设: h1 h2
A1h1
tf1 tw1
tf1 tw1 1
三 个 环
tw1
tw2
A1h1

A1
A2 h2 tw 2 tf 2 A2h2 tw 2 tf 2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8
根据肋片效率的定义,
f
A2h2 A2h2
tw 2 tf 2 tw 2 tf 2
tm
tmax
2
tmin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6
(2)换热器传热计算的平均温差法:
换热器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kAtm
qm1cp1 t1 t1
qm2cp2 t2 t2
3个方程有8个独立变量
(, k,A, qm1, qm2,以及4个t
中的3个),只要知道其中 5个变量,可求其它3个
1)扩展换热面(加装肋片)
2)改变换热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如管内强迫对流湍流换热,用直径小的管子或者 用椭圆管代替圆管(减小当量直径),都可以取 得强化对流换热的效果。
再如管外自然对流换热和凝结换热,管子水平放 置时的表面传热系数一般要高于垂直放置。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9
强化对流换热的方法:
tw 2 tf 2 tw 2 tf 2
A2 A2f h2 tw 2 tf 2 A2h2 tw 2 tf 2
tw 2 tf2 1
A2h2
A2 = A2’ + A2”
A2 A2f A2 称为肋面总效率
一般情况下 A2 A2 ,A2 A2 , f 。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设计计算:
根据生产任务的要求,给定冷、热流体的质量流量 qm1、qm2和4个进、出口温度中的3个,需确定换热
器的型式、结构,计算传热系数k及换热面积A。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7
设计计算步骤:
a) 根据给定的换热条件,如流体性质、温度和压力 范围等,选择换热器类型,布置换热面,计算换热 面两侧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h1、h2及传热系数
(2)减小传热热阻 Rk
Rk
Rh1
R
Rh2
1 Ah1
A
1 Ah2
➢ 多布置换热面,增加总传热面积A,可降低
总传热热阻,加大传热量
➢ 降低污垢热阻
➢ 减小对流换热热阻Rh1、Rh2
如果两个热阻相差较大,应抓主要矛盾, 设法减小其中最大(最小?)的热阻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