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升初修辞手法PPT课件

小升初修辞手法PPT课件

小升初语文 密训修辞
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修辞手法:
• 比喻 • 拟人 • 夸张 • 排比 • 反复 • 反问 • 设问 • 对偶
——比喻
• 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 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运 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
• 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 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 作用: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1、扩大夸张
• 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 ······”的夸张形式。
• 例如: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 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
• 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 ······”的夸张形式。
• 例如: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1)拟人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拟人 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 为一体,具有相融关系,“人”并不 出现。当然也不可能出现比喻词“像 ”、“如”等。 (2)而比喻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关系 ,不论何种比喻,喻体必须出现。因 而,拟人句不能有“人”的出现,也 不能有比喻词。反过来,凡有“人” 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 比喻句。
2、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 是真理吗?
——设问
• 设问:设问是根据需要提出问题随后作答,即自问 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引导读者深入探讨,实际 上在文中已做了回答。
• 作用: 是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使文章富有变化.
• 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的群众。
• 1、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 面去了。
• 2、她们从小跟小船打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 衣透针一般快。
• 3、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 的山岗。
• 4、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 情。 两种类型:
——反问
•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 感。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 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 。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 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 内容。
• 作用: 可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的效果。
1、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 例如: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我们怎么会忘记?
反问和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 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 发思考。
——对比
• 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 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 。 • 分类 :两体对比。
能一鲜体明两地面显对示比出。事物间的差别或者能突 作用: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说服力。
例如:啄木鸟在给树治病。拟(人 )
啄木鸟像医生一样在给树治病。明(喻 )
——夸张
• 夸张:就是把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夸 张不是浮夸,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反映事物 的本质特征。
• 分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 • 作用:张使其更鲜明,更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用
来表现形象,抒发感情。
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作用:使文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使人觉 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例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 了。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例如:延安,你的精神辉煌灿烂!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 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运用比喻时应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但两种不同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 相似。
(2)不是所有像“像”、“好像”、“ 仿佛”等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 例如:他呆呆地坐在那里,好像在等人 似的。
找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 例如: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 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 这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对比,赞扬了鲁迅 先生的高尚品质。
——对偶
• 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似的 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一种修辞方法。对偶是汉语所独有的修辞格。
1、明喻
•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 词常用“像”、“好像”、“仿佛”、“ 犹如”等。
例如:共产党像太阳。
2、暗喻
•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 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
例如:弟弟成了泥人。
3、借喻
•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 ,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
3、超前夸张
• 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
•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 ,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
——排比
• 排比:就是把3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 相关、语气一致的语句排列在一起。 • 例如: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 幻的。 • 作用: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节 奏感、旋律美,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 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
——反复
•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
• 类型: 词语反复
词组或句子反复
语段反复
排比与反复的区别
(1)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 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 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2)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 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1、两体对比
• 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 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 小等等。
•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 活着。
• 句中通过两种不同的事物的对比,说明两种人的不同 生命价值和人们对两种人的不同评价。
2、一体两面对比
• 把同一事物中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说,能把 事物说理说得透彻、全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