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综合检测简答1.指出《礼记》的编者及其影响。

2.介绍《四库全书》。

默写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四十不惑,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__,不逾矩。

2.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

4.道可道,非常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______________。

6.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过三种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第一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第二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填空1.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部分。

2.“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梁朝__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

4.奠定中国史学的基本精神的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它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的核心是“____________”。

《老子》的核心是“____________”。

6.“《春秋》三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8.中国古代诗话之祖是指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它在诗歌的专门研究上,具有开创意义。

翻译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1.翻译下列语句。

(1)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

(2)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与本文故事有关的是哪一个成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一句话概括鲋鱼的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寓言揭示出了一个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晋灵公不君》,回答问题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

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1.对下列加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患之,使锄麑贼之贼:刺杀B.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急骤,强烈的意思。

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纳,指被接纳。

D.秋九月,晋候钦赵盾酒……饮:给……喝2.下列四组句子,加红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B.明搏而杀之坐而假寐C.使妇载以过朝遂扶以下D.其右提弥明知之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3.下列内容可以反映赵盾是“古之良大夫”项是()(1)盛服将朝(2)宣子骤谏(3)见灵辄饿,问其病(4)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A.(1)(2)(3) B.(2)(3)(4)C.(1)(2)(3)(4)D.(1)(2)(4)(三)阅读《远离古典》,回答问题①我们常常爱听古典音乐,自以为非常感动,自以为听懂了。

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听懂。

我们离古典一天比一天遥远。

②据说,当年歌德听贝多芬的音乐时异常感动,竟热泪盈眶。

激恼了贝多芬愤怒地跑过去冲歌德说:你根本没听懂我的音乐!可到了柴可夫斯基的时代,托尔斯泰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时候,柴可夫斯基上前去向托尔斯泰表示衷心的感谢。

③岁月是一位残酷的雕刻师,无情地雕塑着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和我们,而且将古典一并雕塑得适合于我们和时尚的口味。

④古典一词 classic 源于罗马上层阶级使用的拉丁语,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谐调、高雅、持久、典范。

古典,追寻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追求,实际是对那个时代理想的追求。

它带有均匀而有节制、淳朴而纯真的人类原始理想返朴归真。

⑤歌德自己说:“不爱音乐的人,不配做人。

虽然爱音乐,也只配做半个人。

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

”他就是这样认识古典音乐的。

他说得极端,过于激情洋溢,离古典的意义遥远,难怪贝多芬对他要愤怒地叫喊。

⑥激情不是古典。

浪漫不是古典。

倾诉不是古典。

热泪不是古典。

⑦连歌德和托尔斯泰都离古典遥远,我们可以不必责备自己对古典的误解,不必责备自己对古典的远离。

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詹姆斯.拉斯特、保罗.莫里亚将古典的音乐肆意改编成小品加上强烈的打击乐,以为是重返古典或对古典全新的诠解;我们也可以理解了,为什么书摊上摆满了将古典名著断章截句截肢为摘抄和词典,供青年人写情书时参考,以为是挖掘古典对今天的发酵作用;我们也可以理解了,为什么一下子如球迷一样冒出这样多的发烧友,将贝多芬如私家财产藏在首饰盒中一样任其尘埋网封,将巴赫塞进高级组合音响看音响的名版和效果比听音乐本身更兴味浓郁……⑧古典被我们简化。

古典被我们肢解。

古典被我们附庸风雅。

古典被我们化为实用。

⑨听古典音乐,便非常像是看奥林匹克运动会。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我们都是从奥林匹亚山取下圣火,以为重反古希腊的辉煌。

其实,我们早已经将奖励给胜利者的橄榄枝叶变成金碧辉煌实用的金牌。

我们高举那熊熊燃烧的火炬,同举着一把仿古的打火机没什么两样。

我们离奥林匹亚山越来越远,我们却越来越跑得兴致勃勃。

⑩古典,在远离着我们。

我们却以为古典是走进文化高雅层次高档位的一层光滑的涂料、一层珍珠美容霜、一剂养生驻颜的回春药。

⑾古典,是一种水。

我们以为能够制造世上任何一种水:蒸馏水、矿泉水、太空水、纯净水……古典,是圣水,只流自天国、流自心灵、流自遥远的原始人类的青春期。

我们人类已经太老了。

我们在漫长的成长的历史中赢得了一些什么,也无可奈何地失去了一些什么。

⑿是的,古典是一种水。

我们太爱把它当成一种老酒或美酒,灌装进瓶子或罐子中,或调制成颜色鲜艳的鸡尾酒,斟进高级脚杯中,自以为是珍惜、收藏或品味。

其实,我们只是把它当成点缀、摆设、显示和象征。

⒀古典,确实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

1.第七段,作者列举了现代人如何对待古典的种种表现,试在省略号处续写一个事例,注意上下文之间连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纵观全文,作者为什么说古典一天比一天远离我们?对于这一问题你有什么要说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圣人告诉弟子这世界上对自已有帮助的有三种好朋友;损害自己的也有三种坏朋友。

三种好友指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知识渊博的朋友。

你肯定也有这样的朋友吧。

联系自己的实际,举例说明你的朋友对你有过哪方面的帮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大众史学热的风还能吹多久》(记者桂杰),完成后面小题正说清史的阎崇年火了。

讲三国的易中天火了。

还有一个个那些以前不曾熟悉的面孔和名字,似乎都在电视媒体的放大和热闹的网络中一下子跳出来。

最近出现的大众历史热引发的关注和出版热潮是前所未有的。

在中国,可以说讲史自有其传统,而独盛于今,其中自有原因。

其实,早在易中天之前,讲史、读史的热潮就已经形成了。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央视《百家讲坛》又趁热推出了孟宪实主讲的《贞观之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