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的繁荣》教案

《文学的繁荣》教案

《文学的繁荣》教案《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案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教学要求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2、认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3、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形成高尚的文学审美情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2、理解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对比法、情景再现法、学生分组展示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含义及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预习环节一.引领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含义进行讲解。

二.学生做学案上的有关内容,并分组讨论,并要求学生在展示课前利用课间将本组展示内容写在黑板上。

展示环节〈导入新课〉有人说,文学是凝聚地、夸张的历史,也有人说,文学是历史的影子。

今天,就让我们从文学发展的脉络中追寻历史的足迹,了解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及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西方文学。

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三个阶段。

〈学生展示〉一、浪漫主义文学〈第一组同学展示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间、背景、特点以及成就〉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2、主要特点:第一,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第二,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3、列举成就雨果——《巴黎圣母院》。

补《悲惨世界》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的主要代表是海涅。

他的代表作是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该诗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热望和追求。

4、感受名著:学生完成,每人2分钟(教师教师在学生讲解的时候可以适时点拨,同时导入下一个环节: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但还充满着对美好理想的热望与追求;而现实主义在继承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的基础上,力图真实地再现社会风貌,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的批判。

)二、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组同学展示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间、背景、特点以及成就)1、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2、主要特点是:第一,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二,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家和代表作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恩格斯称他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

他经历了拿破仑的兴衰、波旁王朝的复辟和七月王朝三个时期,对现实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创作素材的丰厚积累,为他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

他所创作的系列小说《人间喜剧》以现实主义手法,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狡诈和虚伪,真实描绘了法国社会生活。

在《人间喜剧》中以《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最著名。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狄更斯。

狄更斯出身贫困,十分熟悉英国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

他的作品情节细腻感人,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卫·科波菲尔》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也是公认的他的代表作。

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大卫曲折艰辛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他的一生道路了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不朽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了解丹麦作家安徒生,挪威作家易卜生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及他们的代表作,肯定这些文学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

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以上所介绍的所有著名作家,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

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21世纪的青年学生,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4、感受名著:(教师在学生讲解的时候可以适时点拨,同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历史翻到了20世纪。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这一切促成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三、现代主义文学(第三组同学展示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特征及成就)1.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

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

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

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

2.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3.现代主义文学家及代表作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位较多使用现代主义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并负重伤,还曾短暂赴华报道日本侵华战争。

他的代表作是《老人与海》。

作者那“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的生存信念,给人以一种深刻而带有悲怆意味的人生启示。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剧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贝克特借《等待戈多》的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

4.感受经典(教师在学生讲解的时候可以适时点拨,同时导入下一个环节:20世纪的西方现代文学充满了颓废、迷茫、无根、无归属的情绪,那么同时期的苏联文学、亚非拉文学有什么特点呢?)四.20世纪苏联、亚非拉文学(第四组同学展示苏联文学和亚非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及其成就)1.苏联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及其沿革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为社会主义文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布尔什维克党文艺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迅速发展,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已进入了成熟和繁荣阶段。

2.基本特征是: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

3.主要成就: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

高尔基在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苏联文学的奠基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则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由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英雄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小说感情真挚。

这一时期的苏联作家,以真实的笔触塑造了正面的英雄形象,我们可称之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53年斯大林逝世,随着苏联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50年代中期,苏联文学中出现了一股被称为“解冻”的文学现象,它是以作家爱伦堡1954年5月发表在文学杂志《旗》上的一个中篇小说《解冻》为标志的。

尽管这并不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但是由于它首先突破了斯大林时代那种描写工农业成就、歌颂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把爱情和个人幸福问题作为小说的主题,因而赢得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小说的标题也就成了这一时期的象征。

此后,创作题材趋于多样化,既有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和命运的作品,也有引起争论或批评的作品,从而造成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

苏联文学的沿革,既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思想性变革,又反映了苏联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特别是其所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苏联社会深层次变化的风向标。

4.20世纪的亚、非、拉美文学及成就20世纪亚、非、拉美文学的繁荣伴随着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其主流都体现了反对殖民压迫、反对社会不公的爱国主义精神。

出现了许多颇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泰戈尔是印度近现代文学的光辉代表,为印度现代民族主义奠定了基础。

其代表作《戈拉》塑造了爱国的印度民族主义知识分子形象。

泰戈尔是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

鲁迅是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他的《呐喊》集,昭示着中国新文学时代的到来。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描绘加勒比海沿岸小城百年孤独的原因及打破这种状态的途径。

我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已从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果中汲取了必要的营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