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衰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生理学

肾衰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生理学


激活黄嘌呤 氧化酶
(二)肾小球功能改变
急性肾小球肾炎 狼疮性肾炎
Ag-Ab复合物沉积 肾小球滤过膜孔径
滤过膜表面粘多糖 大量蛋白滤出
(三)肾小管因素
1. 肾 小 管 阻 塞
肾缺血肾毒物 溶血、挤压综合征
急性肾小管坏死
Hb、Mb
药物结晶等
脱落细胞及碎片
形成管型
管腔沉积
原尿排出受阻
肾小管阻塞 管腔内压升高
脂质过氧化
细胞蛋白氧化 D N A 损伤
质膜完整性 破坏
蛋白功能 丧失
细胞损伤修 复障碍
(3)磷脂酶活性增高
肾缺血
Ca2+超载
GSH缺乏
磷脂酶A2活性
细胞骨架解体各 种膜降解
肾前因素
休克、心衰等
肾性因素
肾毒物、肾疾患等
肾血液灌注 肾小动脉痉挛
急性肾小管坏死
持续肾缺血 原尿回漏 肾小管阻塞
肾血流异常分布
低循环 血量
低心输 出量
血管床 淤滞
肾灌流不足
肾小球滤过率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功能性肾衰(Functional re性肾功能衰竭
1. 广泛性肾小球损伤
急性肾小球肾炎 狼疮性肾炎
2. 急性肾小管坏死
持续肾缺血 急性肾中毒
外源性肾中毒
重金属:砷、汞、铅、铋等 有机溶媒:四氯化碳、甲醇、氯仿等 肾毒性药物:氨基甙类抗生素、造影剂等 生物性毒素:蛇毒、蕈毒、生鱼胆等
分泌
血管紧张素II 肾血管收缩
肾缺血与中毒 近曲小管受损 Na+重吸收 远曲小管液Na+
刺激致密斑
(3)肾前列腺素产生减少
肾缺血与肾中毒
肾髓质间质细胞PGs合成
(PGE2 使TXA2 相对 )
肾血管痉挛收缩 微血管血栓形成和阻塞
(4)肾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障碍
肾缺血与肾中毒
肾激肽释放酶生成 激肽
器质性ARF时,肾小管阻塞及原尿回漏等
②尿比重
正常尿比重:1.003~1.030 功能性ARF:高,常>1.020 器质性ARF:低,常固定于1.010~1.012 机制:功能性ARI时,肾小管水重吸收
肾功能衰竭
Renal Failure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肾脏的生理功能
1. 排泄功能:代谢产物
2. 调控、调节功能:维持水、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
3. 内分泌功能:分泌肾素、EPO、羟化
维生素D3等
肾功能衰竭概念
Renal Failure 各种原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使代谢 废物及毒性物质不能排出体外,导致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内分泌功能障碍 的综合征,称为肾功能衰竭。
对抗AngII 肾PGs合成 肾血管收缩
3. 肾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⑴ 血液粘度增高 ⑵ 白细胞阻塞微血管 ⑶ 微血管改变
血流阻力
4.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损伤血管 内皮细胞
内皮肿胀
管腔狭窄 甚至阻塞
肾缺血-再灌注
氧自由基
增加毛细血 管通透性
钙内流增多致 钙超载
血液浓缩
血粘度升高血 细胞阻塞
线粒体钙聚集及 功能障碍
(一)肾 缺 血
肾血流灌注不足 肾血管收缩 肾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1. 肾灌注压下降 全身血压
80~160mmHg 肾血管平滑肌舒缩
肾血流自身调节
50~70mmHg
40mmHg
肾血流失去自身调节 肾血管平滑肌收缩
肾血流 & GFR几乎 为零
肾血流 & GFR不变 RBF & GFR降低1/2~2/3
第一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 ,ARF) 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 降低,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代 谢废物蓄积的综合征。
一、病因与类型
病因
类型
肾前因素 肾性因素 肾后因素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小球滤过率
少尿
肾后因素
肿瘤、结石等 尿液排出受阻
肾小球囊内压 有效滤过压
四、机能与代谢变化 (一)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Oliguric Acute Renal Failure
1. 少 尿 期(Oliguria Phase)
(1)尿的变化 ①尿量
少尿:成人<400 ml/24h(<17 ml/h) 无尿:成人<100 ml/24h 机制:功能性ARF时,肾缺血使GFR下降
少尿
GFR
2. 肾小管原尿反流
急性肾小管坏死基底膜断裂
原尿反流至肾间质
少尿
压迫肾小管 肾小管阻塞
间质水肿 间质内压
压迫管周Cap 肾小管血供
三、肾组织细胞损伤及机制
1. 受 损 细 胞
2. 细胞损伤的机制
1. 受 损 细 胞 (1)肾小管细胞
小管破裂性损伤:肾持续缺血
肾毒性损伤:肾中毒
(2)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肿胀 内皮细胞受损导致微血栓形成 内皮细胞释放舒血管因子 ,缩血管因子
2. 细胞损伤的机制
(1)ATP产生减少
肾缺血与肾中毒
ATP产生
Na+,K+-ATP酶 活性
细胞内钠水潴留
Ca2+-ATP酶 活性
细胞内钙超载
(2)自由基产生增多与清除减少
肾缺血与缺血再灌注
GSH,SOD
自由基产生
自由基清除
从肾盂到尿道口的尿路急性梗阻
输尿管内梗阻:结石、肿瘤、坏死组织 输尿管外梗阻:肿瘤、粘连、纤维化 膀胱以下梗阻:前列腺肥大、盆腔肿瘤
尿路梗阻
肾盂积水
肾小球囊内压
肾小球滤过率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阻塞性肾衰(Obstructive renal failure)
二、发病机制
(一)肾 缺 血 (二)肾小球功能改变 (三)肾小管因素
1. 低循环血量
出血(创伤、外科手术、产后出血等) 液体分隔(水肿、腹水等) 皮肤丢失(烧伤、大量出汗等) 胃肠道丢失(腹泻、呕吐) 肾脏丢失(过度利尿、糖尿病等)
2. 低心输出量
心率紊乱 心包填塞 心源性休克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3. 外周血管床淤滞
过敏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 败血症休克 严重感染
内源性肾中毒
溶血:不同型输血、疟疾等 横纹肌溶解症:挤压综合征、创伤等
3. 肾间质疾病
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间质性肾炎
肾小球 损伤
肾小管 坏死
肾间质 疾病
肾实质病变
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异常滤过率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器质性肾衰(Parenchymal renal failure)
(三)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2. 肾血管收缩
全身血容量 肾血管持续收缩 肾血流量 皮质肾单位入球小 动脉收缩明显
肾内血流异常分布
⑴ 体内儿茶酚胺增加
休克或创伤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血儿茶酚胺(CA)
皮质肾单位入球小动 脉对CA敏感性高
肾皮质外层血流
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肾缺血
肾灌注压
入球小动脉管 壁张力
有效循环血量 交感神经兴奋 近球细胞肾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