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如一次吃进200mg龙葵素(约吃30g已变青、发芽
的土豆)经过15分钟至3小时就可发病。早期症状是口
腔及咽喉部瘙痒,上腹部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
泻等。症状较轻者,1-2小时会自愈,如果吃进更多的
龙葵素,则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和反复呕吐而致失水,
瞳孔放大、怕光、耳鸣、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极少数人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
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
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
毒性
主要是由其含有的毒素所至,毒肽(主 要为肝脏毒性,毒性强,作用缓慢)、毒
伞肽(肝肾毒性,作用强)、毒蝇碱(作
用类似于乙酰胆碱)、光盖伞素(引起幻
觉和精神症状)、鹿花毒素(导致红细胞
破坏)等毒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引起复杂
马铃薯各部分中龙葵素的含量差别很大, 绿叶中含0.25%,芽内含0.5%,花内含0.73%, 果实内含1.0%,成熟的块根内含0.004%,皮 内含0.01%。 龙葵素在幼芽的含量最多。食入0.2-0.4g 龙葵素就能发生严重中毒。
马铃薯贮存不当而引起发芽或皮变绿时,
龙葵素的含量显著增加,如发芽的薯块可由 正常的0.004%提高到0.08%;芽内由0.5%提 高到4.76%;霉坏的薯块可达0.58%-1.84%; 贮存时间过长也可使毒素增多,贮存一年半 后可增加到1.30%。
4.对症处理:对于有心肺功能受影响的患者
还应对症处理,如用呼吸兴奋剂,纠正心律
失常药等。
5.营养支持:病情平稳后,给予能量合剂、
维C等支持疗法。
6.洗胃:如果中毒时间短,还应及时予以洗
胃处理。
依据潜伏期可分为4类食物中毒
• <1h(可能是化学性)
• 1-7h(可能是金葡菌或腊样芽孢杆菌)
• 8-14h(可能是细菌性)
• ≥15h(其他因素)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在0-5℃左右,这会
抑制大多数细菌的繁殖。但对大肠杆菌、伤寒
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嗜冷菌无效。它们的
大量繁殖造成食品变质。食用后出现 “电冰 箱食物中毒”。 冰箱冷藏的食物食用前要加热处理。一般 耐寒的细菌不耐热,在高温下很快死亡。
单质碘遇淀粉就显蓝色。
氯化钠的熔点为801℃,亚硝酸钠的熔
点为271℃。把亚硝酸钠和氯化钠分别置于
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熔化的是亚硝酸钠;
不熔化的是氯化钠。
亚硝酸盐中毒的抢救
1.口头医嘱:对于急性中毒,应先常规处理, 如吸氧、留取静脉通道、送检等,然后再了 解病史、检查病人,建立病历,以赢得抢救
时间。
2.吸氧:观察所见病人面色发青,口唇紫绀,
静脉血呈蓝紫色都是缺氧的表现,因此立即
给予吸氧处理。
3.美蓝(亚甲蓝)的应用:是亚硝酸盐中毒的
特效解毒剂,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输氧功能。用量以每公斤体重1-2mg计算。同
时高渗葡萄糖可提高血液渗透压,能增加解毒
功能并有短暂利尿作用。
还可治尿路结石,神经性皮炎
2.原料识别
3.症状特征 4.煮熟煮透 5. 防治
感官上易识别 肠胃道紊乱为主,发 热较多(除肉毒外)
一般可防止 抗菌素、输液
较难识别
神经、精神、呼吸系统 未能防止 催吐、输液(有特效药者)
6.季节性
7.发病死亡率
夏秋季为主
较低
季节性不明显
较高 有毒动植物、化学物质污 染食品
8.中毒食品
多为动物性食品
WHO食品安全10大原则
1 食用经过加工的食品 2 食品要彻底煮熟煮透(火锅自煮、自助)
3 烹调好的食物要立即食用(趁热食用)
4 熟食品要冷藏(冰箱的功能不是“杀菌”) 5 存放的食物食用前要回锅
6 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 烹调食物要洗净双手
8 厨房、食品仓库要保洁(有防鼠、尘、蝇、
霉, 通风、离墙、离地) 9 食物要防止昆虫、老鼠接触 10 饮用水要安全卫生。
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 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ml,加水200ml, 稀释后一次服下。
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
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它含蛋白质的
饮料灌服。
在紧急处理后,患者应该马上进入医院
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
物,以便医生确定中毒物质。
为什么误食亚硝酸钠会中毒?
最常见的引起中毒的食物
1.细菌性食物中毒:变质的鱼、肉、奶、蛋,剩 饭、剩菜等。 2.真菌毒素与霉变食品中毒:霉变的玉米、红薯、
小麦。
3.有毒动植物中毒:河豚鱼、四季豆、新鲜黄花
菜与发芽的土豆等。
4.化学性食物中毒:如被砷、亚硝酸盐或农药等
毒物污染了的食物。
两种致病原因食物中毒基本特点比较
特点 1.潜伏期 微生物性 较长(几小时) 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 较短(几分钟至3小时)
对症治疗
蔬菜有机磷农药中毒:用阿托品和解磷定等
砒霜中毒: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丙磺酸钠等
亚硝酸盐中毒:1%口服或注射美兰(亚甲兰) 毒菇中毒:洗胃、灌肠、输液、维持酸碱平衡
保肝、支持 疗法,可给巯基类解毒药
河豚鱼中毒:催吐、洗胃、导泻、对症治
疗、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早期用L-半胱
氨酸盐酸盐静脉滴注解毒
人体中血红蛋白所含的铁是亚铁,它能
跟氧结合随着血液循环,将氧输送到身体各
部。当误食亚硝酸钠后,在血液中发生了化
学反应,使血红蛋白转变成三价铁的血红蛋 白。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因此造 成人体缺氧中毒。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毒性很强,人 食用0.2-0.5克,10分钟后就会出现明显的中 毒症状,如呕吐、腹痛、紫绀、呼吸困难等。
治疗
• 排除毒物:催吐,洗胃,输液,利尿。 • 对症处理: 1.胃肠炎可应用颠茄类药物,呕血者应用 止血剂。
2.溶血时应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早期应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必要时输血。
四、严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督促辖区内学校 食堂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严禁高等院校以外的学校食堂加工制作冷荤凉 菜;严禁各类学校食堂违规加工制作豆角(四 季豆);严禁各类学校食堂采购、贮存、使用
临床表现
• 发病快,可在进食后数分钟发病,多数为2-4 小时。 • 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上 腹部不适或胃部烧灼感,腹胀,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多为水样便,重者可呕血。 •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四肢麻水,可有胸 闷,心慌,冷汗,体温多正常或伴有低热。 • 病程短,多在1-3天内恢复。少数重症可发生 溶血性贫血。
甚至抽搐、昏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此外,亚硝酸钠还是致癌物质。因此, 误食亚硝酸钠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为了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可以把样品 放入碘化钾的硫酸溶液中,加淀粉。如果 显蓝色就证明该样品是亚硝酸钠。 这是因为发生了下列反应:
2NaNO2+2KI+2H2SO4==2NO+I2+K2SO4+Na2SO4+2H2O
氰甙类中毒:吸入亚硝酸异戊酯、静脉注 射3%硝酸钠及5%硫代硫酸钠
菜豆(扁豆)中毒
菜豆,又称扁豆、四季豆,云豆,中
毒多因进食炒、煮不透的菜豆所致,多发 生于秋季。
扁豆豆荚含皂素,对消化道有强烈刺
激性,可引起出血性炎症,并对红细胞有
溶解作用。加热100℃,30分钟以上,可破 坏毒性。豆粒中含血细胞凝集素,具有血 细胞凝集作用。 菜豆小鼠灌胃急性半数致死量约19g/kg。
预防措施
• 马铃薯应存放于干燥阴凉处或经辐照处理, 以防止发芽。 • 发芽多的或皮肉变黑绿者不能食用。发芽
不多者,可剔除芽及芽其部,去皮后水浸
30-60min,烹调时加些醋,以破坏残余的
毒素。
蘑菇中毒
蘑菇现已知约有3250种。我国毒蘑菇有 100种左右,但多数种类的毒性轻微或尚不 能确定,常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种。分别
射,每6小时 一次,症状缓解后改为每日注
射2次,5-7天为一疗程。
5. 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溶血型毒蕈中毒
及其他重症中毒病例,特别是有中毒性心
肌炎、中毒性脑炎、严重的肝损害及有出
血倾向的病例皆可应用。
生豆浆中毒
生大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
进入机体后抑制体内胰蛋白酶的正常活
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及治疗
一般在食用生豆浆或未煮开的豆浆后
数分钟至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
腹胀和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和豆角中毒类
似,一般无须治疗,很快可以自愈。
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
• 催吐。食物吃下去2小时以内。浓盐水、姜
水、十滴水
• 导泻。食物吃下去2小时以上。大黄三十克,
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二十克, 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 • 解毒。
的临床表现。
临床处理
1. 因为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长,而且部分蘑
菇中毒的症状一旦出现就会迅速恶化,所
以进食可疑有毒蘑菇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对曾进食可疑有毒蘑菇的患者,接诊大夫
不能麻痹,应尽快求助专业机构,判定蘑
菇种类以利救治。
2. 加快毒物排出:进食后要及时催吐,到医
院后要尽快给予洗胃。洗胃后成人口服活
亚硝酸盐;严防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发芽马铃薯中毒
引起发芽马铃薯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马铃薯贮藏不当,使其发芽或部分变黑绿
色,烹调时又未能除去或破坏毒素,食后
便发生中毒。
毒素
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一般为2-10mg/100g, 发芽后可产生较高的龙葵素,皮变绿后可达 35-40mg/100g,食后能引起中毒。龙葵素也 可见于茄子,未熟西红柿。
性炭50-100克,用水调服。并予硫酸镁导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