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社会福利

浅谈中国社会福利


五、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创 建,调整和完善,受挫以及恢复和改革阶段。自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社会 福利资源均由国家控制,并进行统一分配,形成 了一种高度集中的福利供应模式。但是,这种福 利供应体制同时存在重大的弊端。一是包揽式福 利供应,造成巨大的经济成本负担,不利于企业 的经营和发展;二是政府和单位包揽职工的福利 责任,造成了依赖性,不利于调动积极性;更重 要的是,抑制了人的各种社会需要的发展,使中 国社会长期处于社会发展的幼稚阶段,直接影响 了现代化的进程。
二、社会福利的特征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相比, 有如下的特征:1.政府主导2.保障 对象的全民性3.公平性4.保障待遇 的高层次性5.福利的服务性它是现代 社会保障体系中,唯一主要用福利服务 或福利设施而不是用现金或实物援助为 实施方式的社会保障的子系统。6.实 施过程的社会化7.福利标准的不确定
四。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传统福利制度的弊端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老企业面临的福利负担。
其次,企业的福利待遇于职工之间产生了人身依附关系。
第三,福利待遇由于是平均分配,不能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 。
不同企业职工福利的差异
第四,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经济结构多元化,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进入企业就业享受不到企业福利。
1.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完善
社会福利生产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依靠社会力 量,迅速发展,在解决残疾人就业,促进社会安 定团结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某 些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竞争 加改革, 都超出福利企业内部的消化能力。公办社会福利 机构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因此首要的问题是覆盖 面窄、保障范围小。公办社会福利机构是社会福 利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 国家担保发展社区服务,填补社会福利机构之不 足。因此,要发展社会福利机构最根本的是增强 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2.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构想
我国社会福利改革目标模式的构想,它包含下面五个方 面:1、政府办福利机构民营化。缺乏人、财、物等方面 的经营自主权,诸如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成为官办福利 机构的通病。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采取釜底抽薪的 办法。民营化不等于私有化。作为非营利机构,最关键的 问题是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2、发展民办非营利性的福 利机构,使之成为社会福利机构的主体形式。3、遵循普 遍主义原则。为了体现出福利性,应建立面向所有非营利 性福利机构的政府资助制度。4、可建立政府购买制度。 比如由政府办福利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就属于此类。政府 购买,就是在某项福利服务一定质量的前提下,按照所提 供服务的总量由政府一次性的支付服务费用
3.完善我国社会福利制度
在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对城乡中,无依无靠的孤,残,幼困难群体提 供了基本的生活服务,但与此同时,社会福利事业也不可避免的出现 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完善社会福利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 力:1、动员社会力量办社会福利事业;2、社会福利资金筹集渠道多 样化;3、是将市场机制适度引入福利领域。如果我们从市场经济条件 下的国民需求出发,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未来发展,是以不断改善和 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走福利社会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至少包含如下四层含义:(1)重整社会福利结构,使其由体系残缺 向体系完整、功能全面、服务系统的方向发展。(2)以不断改善和 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3)实现社会福利的开放与社会 化。(4)在制度架构中推进社会福利的多元化。中国是社会福利制 度相信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的情况下,应该会越来越完善成为真正的 为人民谋福利,使全体人民可以真正的受益
浅谈中国社会福利制度
一. 什么是社会福利制度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福利国家”之称,而 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为人民谋福利”之说。 “福利”有幸福,美满的意思,即人们在实际生 活中所能得到的好处,如美丽的衣服,舒适的住 房等都属于福利的范畴。社会福利则是国家或政 府为了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 活,以提高和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 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在中国,它是整个社会保障 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方面满足着城乡居 民的福利需求。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政府出资 为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 难群体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
四、我国社会福利制度产生的弊端
传统福利制度日益暴露出一系列不适应新社会环境的弊端:首先 ,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要与所有 企业一起参与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一些老企业,背 负沉重的职工福利负担,难以与新生企业公平竞争,面临更大的 破产风险。其次,企业的福利待遇将企业与职工紧紧地栓在一起 ,不同企业或单位,福利待遇会有很大差异,有些单位的福利甚 至高于工资,这就阻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第三,优厚的福利待 遇由于是平均分配,所以不但没有激励劳动者积极性反而助长了 人们的懒惰和依赖心理,影响企业的效率和发展;第四,经济体 制改革带来经济结构多元化,农村人口流入城镇,进入不同企业 和单位,享受不到社会保险待遇以及社会福利待遇,市场经济下 这种不平等待遇将会加大差距。以上可以看出,传统福利制度不 但不能适应不同社会成员的需求,而且直接对企业的发展,最终 也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 、 一个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大体应当包括有
1.老年人福利———福利院,老年公寓等2.残疾人福利———残疾人工厂,就业保障,盲聋哑 学校等3.妇女儿童福利———儿童福利院,妇幼保健服务等4.青少年福利———青少年活动中 心等5.住房福利———住房公积金和房租补贴等6.教育福利———义务教育,高校学生贷款计 划等7.社会津贴———主要是指向家庭的福利性津贴8.职业福利———由企业或单位自主举办 的生活福利津贴,集体福利设施等9.社区服务———由社区自主举办的有关福利性服务或互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