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8突破全国卷专题讲座九新型化学电源的命题视角及解题指导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8突破全国卷专题讲座九新型化学电源的命题视角及解题指导


解析:选 C。Li 失电子,a 应为电源负极,A 项错误;电流与 电子流动的方向相反,故电流从 b 流向 a,B 项错误;由图示可 知,Li+可穿过离子交换膜,故为阳离子交换膜,C 项正确;O2 →OH-,O 的化合价降低,故 O2 得电子生成 OH-,D 项错误。
2.(2019·合肥一模)某种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作电极,电池中的 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和水分子通过,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 总反应为 CH4+2O2===CO2+2H2O。
四、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
的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
行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
命题点七 原电池与化学平衡移动相碰撞 将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根据阴、阳离子向 电池的负极、正极移动来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原电池原理。
1.如图是一种新型锂电池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 为电源正极 B.电流从 a 流向 b C.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D.b 电极处,O2 失电子生成 OH-
3.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 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 是( )
A.正极反应中有 CO2 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 C6H12O6+6O2===6CO2+6H2O 解析:选 A。图示所给出的是原电池装置。A.有氧气反应的一 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因为有质子通过,故正极电极反应 式为 O2+4e-+4H+===2H2O;在负极,C6H12O6 在微生物的作 用 下 发 生 氧 化 反 应 ,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C6H12O6 - 24e - + 6H2O===6CO2↑+24H+,则负极上有 CO2 产生,故 A 不正确。
命题点三 新型电池充放电时各物质变化的判断
电池充电的实质是把放电时发生的变化再复原的过程,即放电
是原电池、充电是电解的过程,如铅蓄电池放电、充电的变化

放电时
充电时
对应 负极:Pb―→PbSO4――→阴极:PbSO4―→Pb
对应 正极:PbO2―→PbSO4――→阳极:PbSO4―→PbO2
解决该类题目时,先分清原电池放电时的正、负极,再根据电 池充电时阳极接正极、阴极接负极的原理进行分析。 命题点四 新型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原电池中均存在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这是因为 负极失电子,生成大量阳离子积聚在负极附近,致使该极附近 有大量正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阴离子要移向负极;正极得电子, 该极附近的阳离子因得电子生成电中性的物质而使该极附近带 负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要移向正极。虽然从微观上讲不 参与电极反应的离子发生移动,但从宏观上讲其在溶液中各区 域的浓度基本不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由 a 极流出经过负载流向 b 极 B.电解质溶液中 H+移向 a 极 C.每转移 1 mol e-,消耗 1.6 g CH4 D.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解析:选 A。根据题图可知,a 极为负极,b 极为正极,电子由 a 极流出经过负载流向 b 极,A 项正确;电解质溶液中 H+向正 极(b 极)移动,B 项错误;根据 CH4失―去―8→e-CO2,每转移 1 mol e-,消耗18 mol CH4,即消耗 2 g CH4,C 项错误;电解质 溶液为稀硫酸,b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4H++4e-===2H2O, D 项错误。
22
命题点五 电化学与化学实验有机融合 电化学知识中会涉及对电极材料、电解液中的离子等进行分析, 因而就容易与化学实验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如电解液的制备、 净化,电极反应产物的检验,电化学装置的设计等,提高了试 题的综合度。
命题点六 在元素推断等知识中渗透电化学内容 物质推断、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知识是 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为了拓展知识考查的宽度,体现学科知 识的密切相关性,故常在该类问题中设计一些简单的电化学知 识。
4.(2018·高考全国卷Ⅲ,11,6 分)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 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 与 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 Li2O2-x(x=0 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 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Li2O2-x=== 2Li+(1-x2)O2
突破全国卷专题讲座(九) 新型化学电源的 命题视角及解题指导
尽管新型化学电源题目情境新颖,但考查的知识点不变,常考 查的电池类型有(1)熔融电解质电池;(2)燃料电池;(3)可充电电 池等。考查的知识点:正、负极的判断,电子、电流、离子的 流向,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简单计算等。解答此类 题目须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即掌握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 理,应对相关的问题。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
理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解析:选 D。根据电池工作原理,多孔碳材料吸附 O2,O2 在此 获得电子,所以多孔碳材料电极为电池的正极,A 项错误;放 电时电子从负极(锂电极)流出,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多孔碳材 料电极),B 项错误;Li+带正电荷,充电时,应该向电解池的阴 极(锂电极)迁移,C 项错误;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Li2O2-x===2Li+1-x2O2,D 项正确。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
解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命题点一 新型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 该类电池一般会告诉相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方程式,只 要根据元素的常见价态去判断即可: 新型电池中负正极极材材料料元 发元 发素 生素 生化 氧化 还合 化合 原价 反价 反升 应降 应高 的低 的的 物的 物物 质物 质质质
命题点二 书写新型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第一步 分析物质得失电子情况,据此确定正、负极上发生反 应的物质。 第二步 分析电极反应生成的物质是否跟电解质溶液中的离 子发生反应。 第三步 写出比较容易书写的电极反应式。 第四步 若有总反应式,可用总反应式减去第三步中的电极反 应式,即得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B.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 置,所以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故 B 正确。C.质 子是阳离子,阳离子由负极区移向正极区,故 C 正确。D.正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O2+24e-+24H+===12H2O,负极的电极反 应式为 C6H12O6-24e-+6H2O===6CO2↑+24H+,两式相加得 电池总反应为 C6H12O6+6O2===6CO2+6H2O,故 D 正确。
法;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1
谢谢欣赏!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