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作用分析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作用分析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作用分析
中小企业在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方便群众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尤其是始于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政府要积极发挥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标签:中小企业融资财政政策市场化
1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力量,也是市场结构中最活跃的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全国50%以上GDP,而该类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占到全国城镇就业岗位总数的75%以上,且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是活跃市场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在我国每年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的出口额占十分重要的比重,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上的影响力,更是促进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市场适应能力强,因此,创新的动机和需求直接来自干市场,而创新成果也直接应用于市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专利约65%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

总之,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的普遍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

鉴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2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集中暴露了出来,也使我们看到了我们以前针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问题集中存在于融资能力不足和人力资源贫乏方面。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银行贷款业务主要集中在信用良好,财务实力雄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对企业业绩不稳定,财务信息相对不健全、不透明的中小企业的放贷积极性普遍不高。

在外源性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亟需发展所需资金的中小企业不得不通过互相担保借贷的方式高成本、高风险融资,从而在金融危机后的信用紧缩时期很容易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
全国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

由于实力有限加之市场竞争激烈,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集中体现在首先,中小企业经营者、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管理水平较为落后。

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为家族企业,股权单一的既定事实决定了其生产经营决策的畸形集中,甚至公司创始者的偏见和个人偏好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公司的重大决策,其次,人才少,团队精神不强,尤其是拥有核心技术的研发人员流动性过高导致了无序竞争和市场混乱;最后,在集体和其他类型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人事管理制度所造成的管理混乱,极大地制约和威胁着企业生存和进一步发展。

3财政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路径
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四个政策工具作用于中小企业成长多的五个重要环节:①运用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可以改变中小企业市场需求和供给,优化市场环境;②运用财政投融资和财政补贴等工具引导各类发展所需资金注入中小企业:③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工具引导技术常新方向增强技术创新力度;④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促使中小企业重视企业组织形式和公司治理:⑤通过财政补贴,进行员工培训,为中小企业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帮助中小企业吸引所需的人才和稳定员工队伍。

具体来说,在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从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来看,一般分为初创期、发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阶段,而在这一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的财政政策组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用是不同的。

在中小企业初创期,由于其产品处于市场开拓阶段,这一状况决定了此阶段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等)较大,但也是财政政策对其影响最大的时期。

财政政策的核心作用是提高中小企业的成活率,所以以税收优惠为主要依托,降低中小企业创业成本财政政策比较适用:通过财政补贴等工具对中小企业相关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亦能提高其管理人员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这一时期政府的财政政策应该做到一定得广度,应该让相当多数量的中小企业享受到政策的扶持。

发育期的中小企业一般已经形成了至少一个主打产品,其发展方向主要是丰富产品线并使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扩大市场,因而其对资金的需求相应地增大,而此时其融资能力非常薄弱,这时财政投融资和政府相关信贷的合理倾斜就成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通过这一时期的政策扶持,优秀的企业能够快速的脱颖而出,进入到快速成长的阶段。

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其主要任务就是快速实现企业规模上的扩张和进一步开拓市场,此时要求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企业资本扩张成为这一时期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虽然其融资的需求程度在扩大,但此时可支配利润的再投资和其抵押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降低了融资需求。

此时通过财政投融资等政策工
具引导各类资金,尤其是风险资本以股权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小企业可以显著提高企业融资能力扩张速度,对优化公司管理结构也有显著作用。

当中小企业发展到成熟期和衰退期,产品的市场需求进入相对饱和阶段,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也应落到鼓励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原有的产品进行升级改造,这时财政政策就需要做到有很强的针对性,即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如利用税收政策对原有产能的扩张进行限制和对新产品研发提供专项财政补贴:同时,对其产品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的企业在政府采购时给予一定倾斜也可以对中线企业的发展和稳定的关键时期发挥关键作用。

4提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的效率
针对目前支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和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政策支持,把政策的制订从以政策为出发点转变为以企业为中心。

为缓解企业的融资困局,应该更多的利用市场化的融资方式和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来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局。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出台更多政策鼓励风险投资等国际、民间资本加盟中小企业,改善、优化其管理结构,对于一些有发展成为行业龙头的中小企业,通过股权多元化甚至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融资能显著缩短其成为行业主导企业的时间。

对技术含量一般,但对改善当地就业,服务人民生活的企业应该更多的采取有针对性、有力度的增值税、所得税优惠政策来支持其发展。

另外,完善金融市场结构,积极发展民间金融如小额贷款公司等措施也可以在一定空间和时间上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改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方面,财政政策应该将直接扶植与间接扶植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即:对掌握企业大部分控制权,对企业的战略和发展方向拥有决策权的负责人采取以政府专项补贴的方式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企业家才能,在江浙地区已经开始发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富二代培训班”,即对民营企业的接班人提供培训,就是政府提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及其管理能力的有益尝试;此外,对中小企业自己培训人才提供财政补贴,对本地区亟需的专门、高级人才给予尽可能多的优惠政策,并创造高端人才集聚所需的社会环境都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措施。

总之,解决中小企业遇到的相关问题一定要放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下,利用市场化的方式,吸引社会各界的积极资源进行解决,这其中,政府的财政政策要通过有效的引导作用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通过完善民间资本对中小企业价值的发现能力,着重改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阻碍。

通过使现有财政政策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准确的着力点,我国的中小企业就能获得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红梅,政府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J],江苏商论,2006(1):45-51.
[2]种世彬中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研究[J],2007(11):69-72.
[3]Andreas A,Jobst Asset secuntisation as a risk managementand funding tool:What small fjirms need to know[J],Managerial Fi-nance,2006(9):731-760
[4]叶蜀君从金融创新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中国商贸,2010,2(2)
[5]符红国外支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及启示[J]社科论坛,2009,(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