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连续墙技术交底

地下连续墙技术交底


泥浆性能
新配制
4-1 泥浆配制、管理性能指标
循环泥浆
废弃泥浆
检验
比重 (g/cm3)
粘性土
1.04~ 1.05
砂性土
1.06~ 1.08
粘性土 <1.10
砂性土 <1.15
粘性土 >1.25
砂性土 方法 >1.35 比重计
粘度(s) 20~24 25~30
<25
<35
>50
>60 漏斗计
含砂率(%) <3
每一槽段为一幅钢筋笼,钢筋笼进行整体制作安装,考虑到钢筋笼起吊时的刚度和强度, 根据设计图纸,钢筋笼内的桁架数量根据钢筋笼的幅度来决定,钢筋接头采用对焊。水下混凝
土浇注采用导管法施工,导管选用 D=250 的圆形螺旋快速接头型式。 四、地下连续墙主要施工步骤及具体方法 1、 施工工艺
测 量放 线
渣土外运
在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先进行导墙施工。根据现场勘查,施工场地内杂填土层稍厚, 地下水丰富,故此,我单位根据在其他工地成功经验,拟采用在沟槽两侧打设钢板桩或木 桩围护,轻型井点降水;导墙混凝土要对称、分层浇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0% 后方可拆模。拆除后设置 10cm*10cm 上下二道方木支撑,并在导墙顶面铺设安全网片或周 边设置安全标示,保障施工及人员安全,如条件允许,拆模后用素土回填导墙沟槽。
对于这种超重、超长的钢筋笼,吊装钢筋笼配备 150 吨履带吊和 50 吨履带吊各一台。起
吊钢筋笼时,先用 150 吨履带吊(主吊)和 50 吨履带吊(副吊)双机抬吊,将钢筋笼水平吊
起,然后升主吊、放副吊,将钢筋笼凌空吊直。吊运钢筋笼将单独使用 150 吨履带吊(主
吊),必须使钢筋笼呈垂直悬吊状态。整幅钢筋笼就位后校核钢筋笼入槽定位的平面位置
新泥浆采用经过室内实验,性能指标优良的膨润土、纯碱、高浓度 CMC 和自来水作原 材料。通过清浆冲拌和混合搅拌拌合而成。泥浆搅拌后应静置 24h 后使用。
泥浆储存采用钢制泥浆箱,采用管道输送、回收;废泥浆暂时储存在废浆箱中,然后 用罐车装运外弃。泥浆系统的参数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及以往地下连续墙的施工经验, 本工程新的泥浆级配及控制指标见表 4-1《泥浆配制、管理性能指标》,施工时根据地质情 况而调整,适当加大泥浆比重。
泥浆液面高度,并应控制抓斗上下运行速度。槽段开挖顺序见图 5-1《槽段开挖顺序图》。
单幅槽段成槽见表 5-1《地下墙施工方法示意表》。
挖槽时,抓斗中心平面应与导墙中心平面相吻合。
泥浆液面
槽壁机
导墙
1 32 数字表示成槽顺序
(3)槽段成槽检查
5-1 槽段开挖顺序图
槽段开挖结束后,检查槽位、槽深、槽宽及槽壁垂直度,合格后可进行清槽换浆。槽
1/150
每 每线 幅 每2
(墙厚的 1/4,且不能影 接头处相邻两槽段的挖槽中心线
响内部限界)
三 米2
清孔及槽底淤泥厚度
不大于 15 ㎝
-
尺量
测 斜 仪
测深吊线
6、钢筋笼制作 6.1 施工方法
1000mm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加工长度 38.3m,600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长度 15.62m 长,均 为整体制作。钢筋笼在场地内的钢筋笼加工平台上加工制作。纵向主筋连接采用对焊,水 平筋与主筋采用点焊焊接以增加钢筋笼整体刚度。 6.2 钢筋笼制作技术要点
工程区浅部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表层填土及③层粉砂、粉土中。据地质勘探资料,地下 静止水位一般在深 2.4~6.9m,高程 3.49~5.02m。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化及钱塘江水位动态变 化明显,动态变幅一般在 1~3m。承压水主要分布于深部的⑩-2 层粉细砂、⑩-3 砾砂和⑩-4 圆 砾层中,隔水层为上部的⑤、⑥、⑦层粘性土,承压水水位在-0.5m 左右。承压水受侧向径流 补给,富水性好,具有明显的埋藏深、污水少、水量大、流速极慢、咸~微咸的特点。 三、地下连续墙总体施工计划
注浆管,并准备足够的注浆管材和其它辅助材料。 (2)预埋注浆管 注浆管采用φ48 的钢管,长度至少应超过地下连续墙深度 0.5m,其底端用土工布包
(5)钢筋笼设定位垫块,确保钢筋笼迎土面的保护层厚度 70 ㎜,背土面钢筋笼保护 层厚度为 50mm,需在钢筋笼上设置垫块。垫块用δ=3.2mm 薄钢板加工而成,焊于钢筋笼 上;垫块深度方向间距为 4m,每排 2 块。
(6)按设计要求预埋与主体结构主筋连接的联结器,联结器与钢筋笼主筋连接牢固, 外露面包扎严实。
4 5
6
准备开挖的地下连续墙沟槽
用液压槽壁机进行成槽开挖。
① 安放锁口管 ② 刮泥皮 ③ 清底
① 放钢筋笼 ② 插入导管
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
拔除锁口管
7
已完工的槽段
表 5-2 槽段开挖质量标准表


允许误差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成槽平面轴线与设计轴线间
±30 ㎜
每幅 3
成槽的 垂直精度
液压抓斗法
液压千斤顶
顶拔孔加强 构件
顶升梁
接头管
顶拔装置底座 导墙
图 9-1 液压顶拔机作业示意图 10、墙趾注浆
工作井采用地下连续墙作基坑的围护结构,接头采用圆形波纹管柔性接头,墙深分为 38.8m、16.12m 两种,地下墙墙趾均插入⑦层灰色粉质粘土中。
设计每幅地下连续墙预埋 2 根φ48 注浆管,注浆管插入墙底 0.5m,当每根注浆管注 浆量达到 2m³或注浆压力超过 2MPa 或地连墙隆起 10mm 时,可以停止注浆。当内衬结构施 工时,根据对连续墙竖向沉降量监测,当沉降量超过警戒值时注浆,否则不注浆。
导墙开挖浇注
监理验收
液压抓斗成槽挖土
泥浆制作
测斜仪测斜 钢筋笼制作、验收
扫孔、清洗槽段接头 下放锁口管 吊放钢筋笼
泥浆系统 废浆外运
砼料落实取样
吊放砼导管 浇 注砼
导管水密性试验
拔出锁口管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图 2、 测量放线
根据业主提供的基点、导线点及水准点,在施工场地内引测施工用平面控制点和水准 点(做好二个以上的水准点),报监理工程师复测。施工过程中定期复测基点,确保其精 度符合要求。1000mm 宽导墙中线外放 10cm,600mm 厚地连墙导墙中线外放 10cm。 3、 导墙施工
共设置 5 道支撑,其中第一~四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且第一、二道围檩作为盾构施工期 间的顶、下一层板水平框架梁,第五道为Φ609 钢支撑,壁厚 16mm。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状况
工作井基坑开挖范围主要土层为①层填土、②1 砂质土②2 层粘质粉土夹砂质粉土、②3、 ②4 层砂质粉土、③1 层粉砂、③2 层砂质粉土、⑤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工作井围护结构地 连墙墙趾均位于⑦层灰色粉质粘土中。
当地下连续墙作为承重墙时,为加固墙底沉渣层和以下持力土层的表层,控制地下连 续墙竖向沉降量,在地下连续墙的墙底进行注浆加固。
10.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 准备
预埋注浆管
钢筋笼加工时施工
浆液拌 制
洗管、预注浆
注浆
结束进入下一循环
图 10-1 墙趾注浆施工流程
10.2 各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准备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阶段根据设计的墙深、钢筋笼长度和设计对预埋注浆管的要求加工
(6)灌注砼置换出的泥浆应及时处理,不得溢出地面;砼灌注宜高出设计高程 300~ 500mm。
(7)在混凝土浇注前要测试混凝土的塌落度,并按规范要求做好试块。 (8)导管插入到离槽底标高 50cm 左右方可浇注混凝土。 (9)检查导管的安装长度,并做好记录,每车混凝土填写一次记录,导管插入混凝土 深度应保持在 2~6 米。 (10)导管开灌时,一般每根导管采用整车混凝土连续卸料保证初灌量 6m3。 (11)在灌筑过程中,要经常量测砼灌注量和上升高度,在 3 个以上的位置进行量测, 使各导管处的砼表面高差不大于 1m。 9、起拔锁口管 锁口管起拔采用液压顶拔机,待完成混凝土浇注后(根据混凝土初凝时间确定起拔时 间),用起拔千斤顶进行起拔,起拔接头管见图 9-1 《液压顶拔机作业示意图》,正式顶拔 接头管采用吊车配合作业,分段拆卸。其时间以开始浇灌混凝土时制作的混凝土试块达到 终凝状态所经历的时间为依据,严禁早拔、多拔。接头管起拔后应及时清洗干净。
段开挖质量标准见表 5-2《槽段开挖质量标准表》。 (4)清底、下放锁口管及清孔 采用抓斗撩抓法清底,在成槽完毕之后进行。清底后立即下放锁口管,锁口管在槽口
采用钢销连接,锁口管中线与分幅线对齐。 混凝土浇注前利用混凝土浇注导管用正循环法清孔。
序号
5-1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示意图表
图示
说明
a
1
2 3
管间应联结牢固,并加设密封圈,导管安装前应作水密封试验,试验压力不得低于 0.3Mpa。。 (3)用吊车将导管吊入槽段规定位置,导管顶端安上方形漏斗。
(4)在砼浇筑过程中,导管下口插入砼深度应控制在 2~6m,不宜过深或过浅;砼要 连续浇筑,应控制浇筑速度,在槽内砼面上升速度不应低于 2m/h。
图 8-1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与高程偏差,并通过调整位置与高程,使钢筋笼吊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8、 混凝土灌注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标号采用水下 C35S8 混凝土。 灌注首批混凝土之前在漏斗中放入隔水塞,然后再放入首批混凝土。混凝土灌注见图
8-1《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1)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的设计标号为 C35S8,混凝土塌落度为 18~22cm。 (2)混凝土浇注采用导管法施工,混凝土导管选用 D=250 的圆形螺旋快速接头型。导
钢筋笼厚度(槽宽方向) 钢筋笼宽向度)(段长方向) 钢筋笼长度(深度方向)
0,-10 ±20 ±50
钢尺量,每片钢筋网上检查上、中、 下三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