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箸 第二次作业 教科院(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后作业)
箸 第二次作业 教科院(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后作业)
化学筷子一般用密胺,塑料等制作而成,是 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现在市场上有一种乳 白色的“象牙筷子”其实就是化学筷子,是 用塑料蜜胺制作而成的,虽说它与象牙相似, 但仅仅是“像”而已,并非真正的象牙筷子。 这种筷子因为物美价廉而广受欢迎。
玉石筷子堪称筷中珍品,大致包括汉白玉、 羊脂玉,翡翠几种材料。这类筷子等级很高, 一般只有皇宫贵族、名门大户才能享用。故 宫珍宝馆就陈列着不少慈禧太后用过的金筷 和玉筷,有翡翠的,翡翠镶金的……
历史起源
种类材质 典故传说 关联易理
用法禁忌
内涵外延
纣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
我国是筷箸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 古籍《韩非子· 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 子怖。」 司马迁在《史记· 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 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 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 始,不可振也。」 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 但却从象牙筷所引起的宫廷事件中,为我们追 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 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公元前 1144年前後,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年前 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根据图案的不同有不同寓意: 龙凤:龙凤呈祥,呈祥如意 狮子:事事如意 贝壳:古代以贝为币,是财富的 象征 鱼:年年有余、富贵有余 喜鹊:喜鹊登梅、喜上眉梢 筷盒:快快乐乐、合合美美
中国人吃饭离不开筷子。在 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餐具 中,中国筷子独具风采, 令国人骄傲、让外国朋 友称奇
筷子虽是简单的就餐工具, 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蕴,与 思维方式有着互为因果的关 系。在思维方式方面,综合思 维突出。注重人文精神和价 值理性,重视人际关系, 德治突出
筷子对为人处世方式的启示。一 日要直。二日要齐,三日要和 ”这些传统的道理值得仔细揣摩, 对使用者的为人处世多有裨益。 直,宁折不曲;齐,人心齐, 泰山移;和,和则生,和则兴。
中国古人还以象牙和牛、驼、鹿等野兽身上 的兽骨为材料,制作牙骨筷子。很多能工巧匠 还会在这些筷子上巧妙地镶嵌上精美的雕刻, 使得这双小小的牙骨筷子成为了一件精美的艺 术品。
这一传说流传于四川等地,说的是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 一件也不会干,所以十分穷困。他老婆实在无法跟他过苦日子, 就想将他害死另嫁他人。 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了吧?我 给你烧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 突然飞来一只鸟,啄了他一口。他疼得“阿呀”一声,肉没吃成, 忙去赶鸟。当他第二次去拿肉时,鸟又啄他的手背。 姜子牙犯疑了,鸟为什么两次啄我,难道这肉我吃不得?为了试 鸟,他第三次去抓肉,这时鸟又来啄他。姜子牙知道这是一只神 鸟,于是装着赶鸟一直追出门去,直追到一个无人的山坡上。神 鸟栖在一枝丝竹上,并呢喃鸣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 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姜子牙听了神鸟的指点,忙摘了 两根细丝竹回到家中。这时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于是将两根 丝竹伸进碗中夹肉,突然看见丝竹咝咝地冒出一股股青烟。姜子 牙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老婆说:“肉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 说着,姜子牙夹起肉就向老婆嘴里送。老婆脸都吓白了,忙逃出 门去。 姜子牙明白这丝竹是神鸟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验出来,从此 每餐都用两根丝竹进餐。此事传出后,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 而且四邻也纷纷学着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筷 吃饭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大禹为传说的中国用箸第一人
我国东北有一则民间传 说,相传大禹在治理水 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 都在野外进餐,有时时 间紧迫,等兽肉刚烧开 锅就急欲进食,然後开 拔赶路。但汤水沸滚无 法下手,就折树枝夹肉 或粉粢(米饭)食之,这就 是筷箸最初的雏形。传 说虽非正史,但因熟食 烫手,筷箸因运而生, 这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 规律的。
筷子的发明与食物形式有关
我们祖先的日常食物是 茶,是一种粘稠的半流 质食物,不能用手抓着 吃,也不能用手捞食影 响其中的野菜和树叶。 可能有一个聪明的古人 顺手取来小木棍儿之类 的东西试着把野菜或树 叶拨入口中,这就是筷 子的最初形式。
竹木筷子是中国最原始的筷子,也是从古自 今使用人数最多的筷子。古代竹筷品种可谓 千姿百态,棕竹筷是最高档的,紫竹筷、湘 竹筷也是稀有品种,目前都已很难寻觅了。 湖南的楠竹筷能竖立于水中,故而有“神奇 筷”之称,杭州西湖天竺筷也是其一大特产; 木质筷子的品种更是多如牛毛,红木、楠木、 枣木、冬青木,皆可制筷,其中以质地坚硬 的乌木筷身价最高。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 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 法 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 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 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 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 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 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 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 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内涵与外延
筷子作为文明的产物,承载着人类饮食 及社会文化。中国人吃饭离不开筷子。 在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餐具中,中国筷 子独具风采,令国人骄傲、让外国朋友 称奇。这两根七八寸长、细如小指的简 简单单的小竹棍儿,绝妙地应用了物理 学中的杠杆原理,灵活地在餐桌上大显 身手,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 化,是东方文明的象征,被誉为中华文 明的精华。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 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 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叫“骂大 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 指别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 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 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 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 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筷子直而长,两根为一双。用筷子夹菜不是两根同时动, 而是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两根筷 子的组合成为一个太极,主动的一根为阳,从动的那根为 阴;在上的那根为阳,在下的那根为阴,这就是两仪之象。 阴阳互动,可得用矣;阴阳分离,此太极不存。这就是对 立统一,阴阳互根。两根筷子可以互换,主动的不是永远 主动,在下的不是永远在下,此为阴阳可变。 看筷子, 一头方一头圆。方的象征着地,圆的象征着天。方形属坤 卦,圆形为乾卦,如此乾坤之象现矣。坤卦有柄象,柄, 把手的意思;乾卦象征着天,象征着第一,常言民以食为 天,大概言由此出。手拿筷柄,用筷头夹菜,坤在上而乾 在下,这就是《地天泰》卦,和顺畅达,当然吉祥;手拿 筷头,用筷柄夹菜,乾在上而坤在下,这就是《天地否 (pǐ)》卦,否,闭塞不通,如此用法岂不可笑?
传说商纣正喜怒无常,吃饭时不是说鱼肉不鲜,就是 说鸡汤太烫,有时又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结果,很 多厨师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宠妃妲己也知道他难以侍 奉,所以每次摆酒设宴,她都要事先尝一尝,免得纣 王咸淡不可口又要发怒。 有一次,妲己尝到有几 碗佳肴太烫,可是调换己来不及了,因为纣王已来到 餐桌前。妲己为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生智,忙取下 头上长长玉簪将莱夹起来,吹了又吹,等菜凉了一些 再送入纣王口中。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他认为由妲 己夹菜喂饭是件享乐之事,于是天天要妲己如此。妲 己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根长玉簪夹菜,这就是玉筷 的雏形。以后这种夹菜的方式传到了民间,便产生了 筷子。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 筷子,做旁若无人状, 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 的菜盘里巡找,知从 哪里下筷为好。此种 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 养的表现,且目中无 人极其令人反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 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 以求寻找猎物,就像 盗墓刨坟的一般。这 种做法同“迷箸巡城” 相近,都属于缺乏教 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用法忌讳
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 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 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 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 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 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 子一定要整齐摆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 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摆放在饭碗的正 中。但要绝对禁忌以下十种筷子的使用 方法。
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 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 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为为死人上香时 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 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 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 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 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 是不对的,在饭桌上打 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 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 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 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 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 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 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 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 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 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
易道含弘无所不包,太极阴 阳无限可分,其大无外,其 小无内。易理又是人性的, 就在我们身边,只“百姓日 用而不知”。以筷子小谈或 有所益。 易卦解民以食 为天:两根筷子,二数先天 卦为兑。兑,为口,为吃。 筷形直长,为巽卦。巽,为 木、为入。组合在一起,就 是用筷子吃东西。入口的是 什么?是筷头。筷头圆,为 乾卦,乾为天。这样吃的岂 不是“天”?因此认为“民 以食为天”是由这儿来的。
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饥饿难忍, 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 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 费时间,他要赶在洪峰前面而治水,所以就砍 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从 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 滚的热锅中捞食。这样可省出时间来制服洪水。 如此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 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 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于是纷纷效仿, 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 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 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 嘬,并不时的 发出咝咝 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 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 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 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 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 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 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 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 不能够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