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题目与答案《管理学》第一次作业(第1-4章)一、单项选择题1、在组织的日常管理中,制定目标及目标实施途径的是( A )职能。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2、在组织中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的人是( D)。
A、基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D、操作者3、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理论认为,管理者扮演着( D )种角色。
A、3种B、5种C、9种D、10种4、认为管理者应该具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学者是( C )。
A、亨利·明茨伯格B、卢森斯C、卡兹D、法约尔5、一般来说,高层管理者应该拥有更多的技能是( C)。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关系技能6、任何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会受到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这是指(B)。
A、人本规律B、权变规律C、循环规律D、择优规律7、在管理的基本职能中,激励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的是(C)。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8、认为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的是( A )。
A、德鲁克B、西蒙C、卡兹D、法约尔9、人性的两套系统性假设——X理论和Y理论是由(B)提出的。
A、泰罗B、麦格雷戈C、马斯洛D、卡内基10、《管理理论的丛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的作者是(A)。
A、孔茨B、麦格雷戈C、马斯洛D、卡内基11、“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者是(C)。
A、安索夫B、孔茨C、彼得·圣吉D、亚当·斯密12、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被人们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A、西蒙B、马克斯·韦伯C、卡兹D、法约尔13、最能说明古代人类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思想的实例的应该是(B)。
A、汉穆拉比法典B、胡夫金字塔C、罗马天主教会D、古代印度孔雀王朝14、企业流程再造一般分为(B)过程。
A、3B、4C、5D、515、目标管理的最早提出者是(A)。
A、德鲁克B、西蒙C、卡兹D、法约尔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教科书普遍认为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是(ABCD)。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E、人事2、领导职能的一般特点主要有(ABCDE)。
A、合法权力性B、决断性C、公正性D、规范性E、协调性3、提出企业再造理论的是(AC)。
A、迈克尔·哈默B、麦格雷戈C、詹姆斯·钱皮D、安索夫E、孔茨4、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主要有(ABDE)。
A、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B、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C、有反人道的一面,但个人利益和个人精神也通常被重视D、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比如常常借助迷信、神力、天道来管理E、包含着强烈的等级观念,强调自上而下严密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服从关系5、战略管理思想方面的杰出代表是(BD)。
A、迈克尔·哈默B、波特C、詹姆斯·钱皮D、安索夫E、孔茨6、不同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同,但一般来说,国际化要经过阶段有(ABDE):A、国内市场阶段B、出口国际化阶段C、地区经营阶段D、跨国经营阶段E、全球化阶段7、塑造组织文化的途径主要有(ABCDE)。
A、选择价值标准B、强化员工认同C、提炼定格D、巩固落实E、丰富发展8、美国学者邓肯(Duncan)提出从两个不同的环境层面来确定组织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程度,它们是(AD)A、环境变化程度B、环境大小程度C、环境高低层次D、环境复杂程度E、环境难易程度9、一个完整的目标,应该具备的条件主要有二个,它们是(AB)。
A、有一定的时间限制B、目标应当是可以度量的C、目标要明确D、时间越短越好E、要有执行人10、目标管理的缺点主要有( BCD)。
A、部门和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保持一致B、文件过于浩繁使目标管理丧失活力C、变化不定影响目标管理的恒定D、不良的劳资关系会降低目标管理的效率E、激励员工三、判断题1、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工作就是指挥别人完成某项具体工作,自己可以不用担任具体工作。
(×)2、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管理的各个职能上所花费的时间基本上都是相等的。
(×)3、一个管理者要获得管理上的成功,接受正规的管理教育是唯一必要的途径。
(×)4、管理学以探求管理现象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5、梅奥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关心人的哲学,并在其与人合办的新拉纳克工厂进行了全面实验。
(×)6、安德鲁·尤尔以管理教育的先驱而著称。
(√)7、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8、泰罗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和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
(×)9、管理的定量方法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军事问题的数学和统计解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0、开展团队学习并不是五项修炼的内容之一。
(×)11、魏源认为国家的经济力量在于依靠富民,富民是国家财力的来源。
(√)12、管理环境是指仅存在于一个组织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
(×)13、与任务环境相比,一般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具体。
(×)14、目标难以从现状出发预先确定意味着不需要事先确定目标。
(×)15、德鲁克将企业目标自上而下地划分为七个层次。
(×)《管理学》第二次作业(第5-8章)一、单项选择题1、激进型决策与保守型决策的划分标准是( C )。
A、决策权限的制度安排B、按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C、按照后来决策与先前决策的一致性程度D、按照决策是否具有重复性2、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是划分标准是( D )。
A、决策权限的制度安排B、按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C、按照后来决策与先前决策的一致性程度D、按照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3、风险型决策最常用的方法是( B )A、差量分析法B、决策树法C、头脑风暴法D、德尔菲法4、下列各种决策方法中,最冒险的方法是( B )。
A、小中取大法B、大中取大法C、乐观系数法D、后悔值最小法5、根据有关的技术经济定额来计算确定计划指标的方法是( C )。
A、经验平衡法B、系数推导法C、定额换算法D、滚动计划法6、最适用于复杂工作项目的管理,在技术开发、城市建设、造船工业上应用广泛的计划方法是( A )。
A、网络计划技术B、系数推导法C、定额换算法D、滚动计划法7、非正式组织基本的存在形式有( B )种。
A、2B、3C、4D、58、组织中上级指挥下级工作的权力被称为( A )。
A、直线权力B、参谋权力C、职能权力D、领导权力9、各类组织中最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是( B )。
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模拟分权制10、一种员工广泛参与企业管理的组织制度是( A )。
A、团队式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模拟分权制11、对于规模较小或业务活动简单、稳定的企业,最合适的组织形式是( A )。
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模拟分权制12、介于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指( D )。
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模拟分权制13、确定一个组织的人员需要的种类和数量的工作是指( B )。
A、招聘B、人力资源规划C、培训D、考核14、作为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调查工具之一,比较适合生产作业和服务性工作人员的方法是( C )。
A、面谈法B、工作任务分析法C、观察法D、调查法15、人员配备是为每个岗位配备适当的人,也就是说,首先要满足( C )。
A、就业率提高的需要B、社会的稳定C、组织的需要D、个人工作的需要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决策特点的判断正确的有( ABCE )。
A、决策的前提是有明确的目的B、决策的条件是有若干个可行方案可供选择C、决策的重点是方案的比较分析D、决策的结果是选择一个以上的满意方案E、决策的实质是主观判断过程2、下面选项中属于主观决策的方法有( ABC )。
A、德尔菲法B、头脑风暴法C、发散思维法D、回归分析法E、确定型决策方法3、网络图的构成要素有( BCDE )。
A、箭头B、箭线C、节点D、虚箭线E、路线4、SWOT分析法代表的是( ABDE )。
A、优势B、劣势C、条件D、机会E、威胁5、以下哪些组织属于非公共组织( BCDE )。
A、政府B、企业C、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中介组织D、宗教组织E、基于特定的生活兴趣而形成的组织6、组织设计中经常运用的部门划分的标准有( ABCDE )。
A、职能B、产品C、地区D、顾客E、综合部门化7、影响集权与分权的主要因素有( ABCDE )。
A、组织的规模B、职责或决策的重要性C、下级管理人员的素质D、控制技术的发展程度E、环境的影响8、当组织出现人员富裕时,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ABCE )。
A、终止合同B、临时解雇C、降级使用D、返聘E、退休9、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有( ABC )。
A、经验估计法B、比率分析法C、德尔菲法D、马尔可夫分析法E、人员替换表10、人员配备的基本原则有( ACDE )。
A、因事择人B、因人择人C、量才使用D、客观公正E、动态平衡三、判断题1、群体决策虽然不能够像个人决策那样节省时间,却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带来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上的便利,因此无法提高企业的效率。
(×)2、重大决策总是由个人而非群体做出,因为群体过于保守,难以果断行事。
(√)3、预算是用数字来表示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数量、时间等,是一种数字化的计划。
(√)4、计划是为了指导行动,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可能的条件,也可以作为计划的基础。
(×)5、网络图中允许出现封闭的循环路线。
(×)6、两个相邻的节点之间只能有一条箭线。
(√)7、SWOT 矩阵是分析业务组合战略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8、非正式组织也是有明确或者成文的制度和规则的。
(×)9、主张设置计划部门,实行职能制和实行例外原则的是法约尔。
(×)10、传统权力、超凡权力、法定权力都可以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11、管理层次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它与组织规模成正比。
(√)12、一般而言,从内部发展起来的或独资创办的企业,往往表现出集权化倾向。
(√)13、事业部制是一种集权制的体制。
(×)14、处理好组织集权与分权关系的核心是在集权和分权之间恰当地权衡得失,取得良好的平衡,做到“放得开又管得住”。
(√)15、授权者如发现下属职权范围内的事务有问题,可以越过下级去干涉下级职权范围内的事务。
(×)《管理学》第三次作业(第9-13章)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具有“相对重要性”,即随着领导者等级地位的提高,管理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增加,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减少,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