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概述1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质量检验阶段:发展简述
工长的质量管理
工业革命产生了劳动分工,每个工人仅对每件产品的 一小部分负责,泰勒提出了在生产中应该计划与执行, 生产与检验分开,强调工长在保证质量方面作用, 把执行质量检验的责任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质量检验阶段:发展简述
检验(员)部门的质量管理
“事先控制,预防废品” 的质量管理新思路
质量管理开始进入统计质量管理 阶段的标志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存在的问题
1. 仍以满足产品标准为目的,而不 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的;
2. 偏重于工序管理,而没有对产品 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
3. 统计技术难度较大,主要靠专家和技术人 员,难以调动广大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积 极性。
引入了产品检验的概念,并在其生产管理基本原理的原则 中确立了产品检验的地位。质量管理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强调。
1. 制定了专职质量检验制度; 2. 建立了独立产品检验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一.质量管理三个发展历史
质量检验阶段:模型
在出厂或运送至顾客之前检验 对质量是实质的认识:与规范相符合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阅 读:国内期刊-《中国质量》、《上海质量》 国外期刊-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 of Quality Technology
资 料:中国质量管理论坛 / 六西格玛品质论坛 / 中国质量管理在线 /
四. 质量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 常用的统计方法 ➢ 统计过程控制 ➢ 质量管理体系 ➢ ……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质量管理发展史
质量管理 发展水平
手工业时代
产品导向和 小批量生产
全面质量战略 质量 保证 全面质 量管理
统计控制
大批 量生产
质量管理 历史时代
1785 1800 1840 187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4. 质量管理与组织管理未密切结合起来,质 量管理仅限于数学方法,常被组织领导忽 视。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产品质量的形成 过程不仅与生产制造过程有关,还与 涉及的其他许多过程、环节和因素有 关。只有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统统 纳入质量管理的轨道,并保持系统、 协调的运作,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
在一些工厂中开始设立专门的检验部门,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鉴别合格品或废次品。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质量检验阶段:泰勒的贡献
1.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旧的,单凭经验 的劳动者;
2.科学的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 3. 标准化作业; 4. 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工作和职责要有分工。
质量管理概述1
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
质量管理学
胡健 博士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系
胡健
研究领域: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 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 能源安全与预警研究
办公室: 至善楼430 电 话: 15723083750 Email: jianhu-hit@
主要教材:质量管理学(第三版). 孙静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编质量管理学. 张公绪,孙静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质量管理发展阶历史
质量管理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主要包括: 1. 质量检验阶段(Quality Inspection) 2.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质量检验阶段:发展简述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PC和可靠性
二战期间,为了提高 军品质量和可靠性, 美国政府制订了三个 战时质量控制标准
AWSZ1.1-1941:质量管理指南 AWSZ1.2-1941:数据分析用控制图 AWSZ1.3-1942:工序控制图
飞机、通信、电子、 军工等产品的广泛应用
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设计质量的分析与控制
工长的质量管理
1798年与政府签订了一份 两年内提供1万支步枪的合同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质量检验阶段:专业化分工协作
美国工业 革命的起步:
1)提出了互换性和公差配合的概念; 2)设计了专门的机床; 3)培训不熟练的工人根据标准图纸来制造步枪零件; 4)测量零件以及将零件与模型比较。
低估了生产流程中的变差以及这些变差给质量带来的影响 变差至今仍继续困扰企业的管理者
成绩构成:平时表现+ 作业 30%
期末考试
70%
第1讲 质量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系
本节主要内容
一. 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 质量管理百年
二. 质量管理术语
➢ 质量 ➢ 过程 ➢ 产品 ➢ 不合格 ➢ 缺陷 ➢ 质量管理 ➢ 质量策划 ➢ ……
三. 质量管理的代表思想
➢ 戴明 ➢ 朱兰 ➢ 克劳斯比 ➢ 石川馨 ➢ 田口玄一 ➢ ……
质量检验阶段:质量管理的不足
产品的质量依赖于产品完工之后的检验来保证,属于“事后 把关”,即使查出了废次品,即成事实的损失已无法挽回。
采取全数检验的办法把关,量大面广,耗费资源,增加成 本,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有些产品属于破坏性检验
这种客观矛盾促使人们去探寻质量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质量检验阶段:发展简述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质量检验阶段:发展简述
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手工艺者参与工艺品生产的全过程,对自己制作的工艺品 的自豪感和尊重自己的名声是手工艺者检查工艺品以确保 工艺品制作精良的动机。 质量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负责
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质量检验阶段:发展简述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理论发展
人们开始研究概率论和数 理统计在质量理中的应用
1924年,贝尔实验室的数理统计专家休哈 特提出了SPC理论并首创了监控过程的工 具—控制图。《加工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 》
1930年,贝尔实验室的道奇和罗米格提出 了抽样检验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质量控制方法得到 广泛应用,美国政府要求供货商都采用这 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