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一、选择题1.在容量瓶上没有标记的是( )A .刻度线B .温度C .物质的量浓度D .溶液体积解析: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积和刻度线,没有标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C2.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 的AlCl 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 .150 mL 1 mol/L 的NaCl 溶液B .75 mL 2 mol/L 的NH 4Cl 溶液C .150 mL 3 mol/L 的KCl 溶液D .75 mL 2 mol/L 的CaCl 2溶液解析:50 mL 1 mol/L AlCl 3溶液中c (Cl -)=3 mol/L ,四个选项中c (Cl -)分别为1 mol/L ,2 mol/L ,3 mol/L 和4 mol/L ,故只有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3.V L Fe 2(SO 4)3溶液中含Fe 3+ m g ,则溶液中SO 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6mV mol/LB.3m56V mol/L C.m56Vmol/LD.3m112Vmol/L 解析:因c (Fe 3+)=m 56Vmol/L ,根据电荷守恒:3c (Fe 3+)=2c (SO 2-4),故c (SO 2-4)=m 56Vmol/L×32=3m112V mol/L 。

答案:D4.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解析:结合实验操作步骤、具体要求及题给装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称量固体样品时,应将固体样品放入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入右盘,A错。

转移溶液时,为防止液体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C错。

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中,D错。

答案:B5.为了配制100 mL 1 mol/L NaOH溶液,其中有下列几个操作:①NaOH用纸盛载进行称量;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③NaOH在烧杯里完全溶解后,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⑤使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刻度线相切。

其操作错误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⑤C.②③⑤ D.③④⑤解析:①中,NaOH能潮解而粘附在纸上导致所取质量偏小,且NaOH易腐蚀托盘,应用烧杯盛载进行称量;③中,NaOH溶解放热,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可转移到容量瓶;⑤中,向容量瓶中注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答案:B6.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C.转移溶液时,没有等溶液冷却至室温D.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解析:根据c=nV,凡操作中造成n减小或溶液体积V增大,均使所配溶液浓度减小,容量瓶中原有少量水,无影响;定容时仰视液面,造成V偏大,c偏小;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因热胀冷缩原因造成实际V偏小,c偏大;定容时胶头滴管中水滴到容量瓶外,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答案:B7.将6.0 mol·L-1 H2SO4溶液由10 mL稀释至200 mL,再从中取出20 mL,这2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05 mol·L-1B.0.30 mol·L-1C.0.15 mol·L-1D.0.5 mol·L-1解析:根据稀释公式得6.0 mol·L-1×10×10-3L=c(H2SO4)×200×10-3L,解得c(H2SO4)=0.30 mol·L-1。

由于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取出的20 mL溶液的浓度依然为0.30 mol·L-1。

答案:B8.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 mol·L-1的是( )A.将0.1 mol HCl充分溶解在1 L水中B.将60 g质量分数为10%的醋酸与940 g水混合C.将3.1 g氧化钠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D.将16 g胆矾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解析:因所得盐酸的体积不是1 L,A错;溶液的体积不一定是1 L,B错;因发生反应:Na2O+H2O===2NaOH,故Na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溶液的体积为1 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C正确;16 g胆矾的物质的量为16 g250 g·mol-1=0.064 mol,故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64 mol·L-1,D错。

答案:C9.分别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和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之比为3∶2∶1,则KCl、CaCl2、AlCl3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A.6∶3∶2 B.1∶1∶1C.9∶3∶1 D.3∶2∶1解析:设三种溶液中Cl-完全沉淀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分别为3 L、2 L和1 L,则参加反应的KCl、CaCl2和AlC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13,故KCl、CaCl2、AlCl3溶液的体积之比为9∶3∶1。

答案:C10.在4 ℃时向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 L解析:A项,因溶液的体积不等于0.1 L,而推知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0 mol·L-1;C项,不难求出溶质质量为36.5 g,溶剂质量为100 g,故可求出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g136.5 g×100%≈26.7%;D项,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故所得溶液的体积不等于22.5 L。

答案:B二、非选择题11.将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 L溶于水形成100 mL溶液,然后与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

(2)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

(3)取反应后的溶液10 mL,其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溶液中Fe2+和Cl-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关系,找出各物质的不同物理量的关系,求算铁的质量和H2的体积,根据溶液中溶质的各粒子的守恒关系和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求出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和Fe2+、Cl-的质量比。

Fe +2HCl === FeCl2+H2↑56 g 2×22.4 L 1 mol 22.4 L m(Fe) 4.48 L c(FeCl2)×0.1 L V(H2)(1)m(Fe)=4.48 L×56 g2×22.4 L=5.6 g(2)V(H2)=4.48 L×22.4 L2×22.4 L=2.24 L(3)反应后,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c(FeCl2)=4.48 L×1 mol2×22.4 L×0.1 L=1 mol·L-1取10 m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仍为1 mol·L-1。

根据粒子守恒关系,2n(Fe2+)=n(Cl-),故Fe2+与Cl-的质量比为56∶(2×35.5)=56∶71。

答案:(1)5.6 g (2)2.24 L (3)1 mol·L-156∶7112.实验室里要配制465 mL 0.2 mol/L的硫酸钠溶液。

(1)请填写下列空白:A.计算、称量、溶解:在天平上称出________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里,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B.转移:把得到的溶液冷却后小心地沿着________注入________中。

C.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液也小心转入容量瓶中。

D.定容: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________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E.摇匀:将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F.贴标签、装试剂瓶: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并洗涤容量瓶。

(2)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某同学定容时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b.没有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Cc.B操作时将少量液体洒到外面d.未冷却至室温就进行转移解析:(1)因为实验室中没有465 mL容量瓶,故选择500 mL容量瓶。

所需溶质的质量应为:m(Na2SO4)=0.2 mol/L×0.5 L×142 g/mol=14.2 g。

(2)定容时俯视,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项中,没有进行洗涤烧杯、玻璃棒并转移洗涤液,造成溶质减少,浓度偏低。

c项造成溶质偏少,使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1)14.2 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2)a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