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
【文章摘要】“影响力”是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
领导者要恰当地运用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树立权威使组织成员凝聚在自己周围。
领导者既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又要树立良好形象,加强管理。
要注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领导魅力带动、影响、促进广大者组织成员改进工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提升领导者影响力
【正文】
“领导的实质就是影响别人。
”
哈罗德·孔茨说:“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过程,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
他能使别人参加进来,跟他一起干。
他鼓舞周围的人协助他朝着他的理想、目标和成就迈进,他给了他们成功的力量。
”领导者的影响力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领导者的影响力来源于以下方面:品格、能力、学识、资历、情感、职位。
施加影响力是领导者这一角色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影响力”是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
一、领导者及领导者影响力
(一)什么是领导者
所谓领导者,是指通过一定权威引导和影响他人或组织,去实现其预期目标的运动过程。
这个定义表明:权力、影响力和指挥是构成完整的领导的基本因素,领导者必须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
这些能力或力量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对下属的影响,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
领导者必须有部分追随者,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达到组织的目的,就是说领导要顺利实现组织目标,依赖于领导者的影响力。
(二)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对被领导者的心理与行为产生
影响的能力。
影响力人皆有之,但一般人与领导人的影响力强度有着本质的差别,前者无足轻重,但后者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领导者影响力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组成的。
(一)领导者的权力性影响力
属于强制性影响力的一种,其特点是:对别人的影响力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并以外部压力的形式起作用。
在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下,被影响者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服从。
因而,这种领导影响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
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成分为: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
(二)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它更多地属于自然性影响力,产生的基础要比权力性影响力广泛得多,这种影响力表面上并没有合法权力那种明显的约束力。
但实际上它不仅确定具有影响力的性质,而且常常能发挥权力性影响力所不能发挥的约束作用。
非权力性影响力没有正式的规范,也没有上级授予的形式,接受权力者不会在规定的制度上受到执权者的惩罚或奖赏。
权力性影响力强调命令与服从,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强调顺从、信任与依赖。
其特点:
第一、非权力影响力是一种自然性影响力。
第二、非权力影响力的影响面相当广泛。
第三、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具有实践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可见,权力性影响力对领导者来说具有外加性;对被领导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强迫性。
非权力性影响力也叫自然影响力,它与外加权力无关,是靠领导者自身的个性特征与作为而形成的.领导者如果能在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首先要在外加的权利性影响力下,不断增强非权力性影响的作用。
三、如何提高和增强领导者的影响力呢?
决定领导者影响力的因素,既有非权力的,又有权力的。
非权力因素主要取决于领导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知识、能力的水平状况;权力因素则取决于领导者的资历、职位、级别等与领导者实施职权的过程、行为、背景等有关的因素中。
要提升领导者的领导力,就要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
这既要从权力因素着手,又
要从非权力因素着手。
既要不断增强个人的知识、学识、见识、能力与道德修养,又要树立个人良好的领导权威与工作作风。
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增强领导者的影响力,我认为可以从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素质、树立良好形象三个方面入手。
(一)不断加强学习
领导者肩负着促进组织发展、事业进步的历史使命,应该加强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要增强学习意识,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对一切有利于推动和改进工作的新理念、新观点、新知识和新方法,永远保持一种职业的敏感和渴求。
通过不断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夯实提高自身影响力的根基。
第一、从内容上看,领导者加强学习,要兼收并蓄,既要有高度,也要有深度和广度。
1.要加强理论学习。
作为领导者,只有理论上清醒、坚定,政治上才能清醒、坚定,从而保证自身影响力的正确导向。
努力掌握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用发展的马列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2.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根据工作的需要,广泛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
同时,通过广泛的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创新思维,增强科学决策和指导实践的能力。
第二、从方法上看,领导者加强学习,既要注重读“有字之书”,更要注重读“无字之书。
”不仅要从书本中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新的思想与观念,以此增长知识、开拓眼界,而且要重视在社会中学习,要向他人学习。
作为领导者,要重视学习,敢于借鉴别人的好思想、好作风、好方法,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领导者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知识与能力,才能持续增强自身素质。
而只有经常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组织事业的发展。
(二)提高个人素质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较高的领导魅力。
领导魅力影响着领导能力的发挥。
领导魅力有助于团结、影响下属,有助于增强领导效果。
要提高领
导魅力,就要具有三方面的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人格魅力。
这三方面素质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和领导魅力。
因此,一个有志向的领导者,应该不断加强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人格魅力三方面的修养。
在现实生活、工作中,领导者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严于律己;要言而信,行而果。
(三)树立良好形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可见,古人早已注意到了领导者自身形象对组织成员产生的重要影响作用。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树立这样的形象:
第一、勇于开拓的创业者形象
领导者要始终把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让组织成员感受到目标与事业的推动力。
给每一个组织成员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让组织成员感受到个人在组织中的意义与价值。
激励组织成员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用目标、事业来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要始终让组织成员坚信,个人的利益与组织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获得事业的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
领导者不应高高在上,而应深入组织成员,为每一个人服务、做组织成员的公仆。
“每一个人都需要服务,然后,他才希望得到引导;当人们得到一个人服务和引导时,他们转而会服务、引导更多的人。
”一个最受爱戴的领导者、最有益于组织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领导者,首先必须是一位诚心诚意为他人服务的公仆。
领导者要时刻把组织成员的利益放在心上,要挡得住各种诱惑,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以此来取得组织成员的信任、支持与追随。
第三、亲善随和的师长形象
领导者一定要尊重组织成员的人格尊严,关心、爱护组织成员,给组织成员以学习、工作、发展的机会。
要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而且要促进组织成员的发展与进步。
要密切关注组织成员的兴趣、需要和他们所关心的事情,用信任、培养来营造让组织成员受到支持的环境。
切不可居高临下,目中无人,摆架子,显威风,以发号施令、盛气凌人的“官”自居。
更不能片面认为“距离”产生权威,人为地设置感情屏障。
在组织成员的心中,领导者应该始
终是一位工作上的导师,生活中的益友,是一个永远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
总之,领导者要提升“影响力”,既要练内功,也要练外功;要恰当地运用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树立权威使组织成员凝聚在自己周围;既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又要树立良好形象,加强管理。
要注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领导魅力带动、影响、促进广大者组织成员改进工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