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组织设计
部门划分、职权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是 组织设计的三大基础 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根据组织内 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设计相适应的组织 结构,对组织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如果你是总裁的助理,请就如何处理好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向总裁提出你的建议。
3、规模与结构 组织规模影响组织结构 组织规模越大,复杂性越高、规范程度 越高、分权化程度越高
4、技术与结构(伍德沃德结论) 生产技术特点影响企业组织结构; 技术与结构的匹配程度影响组织绩效; 单件小批生产和连续生产——有机式组织 大批量生产——机械式组织 例如: 福特流水线生产,高度专业化分工; 丰田精益生产技术,工作小组方式运作;
小结:
设计选择 简单型 优点 快速、灵活、经济 适用情形 小型组织;发展初期;简单环境;
职能型
专业化的经济性
单一产品或服务的组织
大型组织;多产品或多市场的组织 多产品且需要依靠职能专长的组织
事业部制 对结果的高度责任 感、培养人才 矩阵型 专业化的经济性 对产品结果负责
网络型
快速、灵活、经济
工业企业、动态环境
当初设计的组织结构,对这个成长中的公 司已经不适应了。认识这一问题后,他们立即对 公司组织进行了重组: 1.将公司分解为可管理的单位——分部。每 个分部配备一名经理,授予足够的权利。 2.设立出版委员会负责监管这些分部。他们 夫妇和各分部经理都是该委员会的成员。 分部经理向委员会汇报工作,委员会负责 确保各分部按公司的总战略运作。
几种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
1、简单结构 几乎没有什么结构的组织,低复杂性、低正 规化、职权集中于一人手中,例如小店老板 优点:反应快速、灵活、运营成本低、责任 明确 缺点:只适用于小型组织;所有事情取决于 老板一人,风险大;
2、职能型结构 按职能划分部门来主导整个组织的结构 优点:利于发挥专业化分工优势,取得 规模经济 缺点:易导致部门追求职能目标而忽视 全局利益;不利于指导企业产品结构的 调整;不利于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 适用于单一产品经营的公司
组织设计的任务 组织设计的程序:
职务 职务 职务 : :
类别、数量 责任、素质
部门
划分部门的标准
结构
确定部门间的责任、 权限、义务关系
组织设计的原则
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原则 权责对等原则 命令统一原则
一封辞职信
尊敬的钟院长: 您好! 我叫李玲,是医院内科的护士长,我当护士长已经有半年了,但我再也无法 忍受这种工作了,我实在干不下去了。我有两个上司,他们都有不同的要求,都 要求优先处理自己布置的事情。然而我只是一个凡人,没有分身术,我已经尽了 自己最大的努力来适应这样的工作要求,但看来我还是失败了。 昨天早上8:00,我刚到办公室,医院的主任护士叫住我,告诉我她下午要 在董事会上作汇报,现急需一份床位利用情况报告,让我10:00前务必完成。而 这样一份报告至少要花一个半小时才能写出来。30分钟以后,我的直接主管,基 层护士监督员王华走进来突然质问我为什么不见我的两位护士上班。我告诉她外 科李主任因急诊外科手术正缺人手,从我这要走了她们两位借用一下,尽管我表 示反对,但李主任坚持说只能这么办。王华听完我的解释,叫我立即让这些护士 回到内科来,并告诉我一个小时以后,他回来检查我是否把这事办好了!像这样 的事情举不胜举,每天都要发生好几次。 这样的工作我实在无法胜任,特向您辞职,请批准! 李玲2005.12.20
集权与分权
集权:决策权在组织中较高层次的集中 分权:决策权在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的 分散 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有一定的集权,也 需要有一定的分权,集权与分权是相对 的
标志
产生原因
优势 组织总体政 策的统一、 决策执行的 效率 降低决策质 量、组织适 应能力、员 工工作热情
集权 决策的频度、 历史习惯、领 幅度、重要性、导个性、集权 对决策的控制 带来的效益 程度 分权 组织规模、活 动分散性、培 养人的需要
4、矩阵结构(matrix structure) 结合职能专业化优势和产品事业部对结果的侧重 运作过程:项目经理负责小组成员项目达标的情 况;职能经理负责小组成员的晋升、薪水建议和 年度评价; 临时性矩阵与永久性矩阵 优点:适应性强、兼有职能结构和事业部制结构 之优点 缺点:产生双重领导问题、适用范围有局限 适用于工作内容变动快的公司
第九章 组织设计
开篇案例
一对夫妇经营CMP出版公司。1991年建立了 该公司,所设立的组织结构将所有重大决策都集 中在他们手中,公司运作得非常好。 到2007年,公司出版的10种商业报纸和杂 志都在各自的市场上占据了领先地位。他们所服 务的计算机、通讯技术、商务旅行和医疗保健市 场也为公司成长提供了充分的机会。 2007年情况发生变化:想约见戈里的人早 上8:00就要在办公室外等候。员工越来越难以得 到对日常问题的答复。要求快速反应的决策常常 被耽误。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
形态 优点 缺点 适用性
计划指标具 体,考核体 系健全;下 属素质较高 且愿意与管 理者合作。 信息传递快失 不利于对下属的 真小,利于下 指导与监督;信 扁平 幅度大 属的积极性和 结构 层次少 创造性的发挥。 息利用效率低。
垂直 幅度小 结构
层次多
管理人员多,可 能导致管理人员 人浮于事、脱离 实际的官僚作风
组织结构变革效果:共出版了14种 刊物,年销售额达到近2亿美元,公司收 益按公司设定的30%年增长率目标增加。 1、请画出CMP出版公司组织结构变革前后 的结构源自; 2、两种结构图在形态上有什么变化?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管理幅度:
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指挥和监督下 属的数量。
管理层次:
指从组织最高层到具体工作人员所需管 理委托层次。
组织设计的两种一般模式
对组织结构的刻画:复杂性、规范化、集权化
机械式组织 严格的层级关系 固定的职责 高度规范化 正式的沟通渠道 有机式组织 合作 不断调整的职责 低度规范化 非正式沟通渠道
集权的决策
分权的决策
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
1、 环境与结构 环境是组织结构的主要影响力量 稳定环境——高度复杂性、正规化和集 权化 动态环境——灵活、弹性、富有创新性
3、事业部结构(divisional structure) • 通用汽车公司和杜邦公司在上世纪20年代首创 • 以产品部门化来主导组织结构设计 • 总部下设独立经营的事业部,总部提供财务、法律 方面的服务,以及协调和控制作用, • 优点:使总部管理者摆脱繁杂事务、利于企业内部 的竞争、高层管理人才的培养 • 缺点:机构重复设置导致管理费用增加 • 适用于多元化经营及跨国集团
战略
单一产品 纵向一体化 多元化经营
结构
简单、松散的结构 职能型结构 事业部制结构
战略 保守型战略 风险型战略 分析型战略
结构特点 注重生产环节,集权控 制、规范化程度高 注重研发、营销环节, 分权控制、规范化程度 低 介于其间
战略
重点部门
总成本领先战略
生产、成本控制
产品歧异战略
技术创新、市场营销
5、网络结构(network structure) • 基于合同的经营关系网络,如外包;(基于地缘 关系的网络结构,如集群;) • 以合同为基础进行制造、分销、营销等业务,网 络结构的管理者协调和控制外部关系 • 优点:高度灵活、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实现资 源最佳效率的利用 • 缺点:控制力减弱、创新易被窃取 • 适用于需对环境变化做出迅速反应的行业,如玩 具和服装;适用于需要低廉生产成本的公司,如 耐克
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组织规模
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
组织设计的任务
组织设计的最终成果—— 组织机构图:(见P288图) 表明了各管理职务或部门的地位及相关关系。 注:箭线表示领导与报告工作关系。 职务说明书: 说明某职务的工作内容、责任、权力,担任 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技术、经验和能力等。
职务说明书
第三篇 组织职能
为了使人们能为实现目标而有效的工 作,就必须设计和维持一种职务结构,这 就是组织职能的目的。 —哈罗德 孔茨
组织职能
将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加以分类组合, 划分出不同的管理层次和部门,规定其相 互配合关系,创造一个适于组织成员相互 合作发挥各自才能的良好环境的过程。 根据组织目标设计组织结构(组织机构图, 职位说明书) 配备合格的人员及资源 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组织文化建设
市场部——市场部经理
工作内容:市场信息收集和营销策划管理 职责:收集竞争对手情报和本企业产品的销 售情况;为公司拟定中长期市场营销策略; 权力:对产品广告策划中有权选择合作伙伴 (广告代理商) 关系:协作部门:销售部和客户服务部;直 接上级:营销总监;直接下属:市场督导员、 市场策划员、宣传员 素质:知识、能力、品德和学历要求
案例分析
浪涛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0年的生产经营日用清洁用品的公司,由于其产品 新颖,销售方式别具一格和优质的服务,其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在公司总裁 董刚的带领下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总裁发现,一向运行良 好的组织结构,现在已经不能适应该公司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 公司原先根据职能来设计组织结构,财务、营销、生产、人事、采购、研 究与开发等构成了公司各职能部门。随着公司壮大发展,产品已从洗发水扩展 到护发素、沐浴露、乳液、防晒霜、护手霜、洗手液等诸多日化用品上。产品 的多样性对公司的组织结构提出了新要求。旧组织结构严重阻碍了公司发展, 职能部门之间矛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总裁董刚总是亲自做出主要决策。 因 此,在2000年总裁董刚做出决定,根据产品种类将公司分成8个独立经营的分公 司,每一个分公司对各自经营的产品负有全部责任,在营利的前提下,分公司 具体运作自行决定,总公司不再干涉。但是没过多久,重组后的公司内又涌现 出许多新问题。各分公司经理常常不顾总公司的方针、政策,各自为政;而且 分公司在采购、人事等职能方面也出现了大量重复。公司正在瓦解成一些独立 部门。在此情况下,总裁意识到自己在分权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 于是,总裁董刚又下令收回分公司经理的一些职权,强调以后总裁拥有下 列决策权:超过10万元的资本支出;新产品的研发;发展战略的制定;关键人员 的任命等。然而,职权被收回后,分公司经理纷纷抱怨公司的方针摇摆不定, 甚至有人提出辞职。总裁意识到了这一举措大大地挫伤了分公司经理的积极性 和工作热情,但他感到十分无奈,因为他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