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城市快速路

最新城市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11.发展历程270年代,城市中心市区是以客货混行以及自行车为主的一幅式断面,通行能力低,行车34安全性差。

为解决机非矛盾,提高行车安全与通行能力,三、四幅式断面得到大规模应用。

5一幅式道路断面67三幅式道路断面89四幅式道路断面10111280年代,改革开放,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全国掀起修建城市环线、立体交叉。

13环线就是城市快速路的雏形。

14城市环线1516立体交叉1718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二环路33km,31座立交,中国第一条城市快速环19路2090年代初——1994年:三环路2148.2km, 48座立交,快速路标准改建2290年代末期——2001年:四环路2365.3km, 51座立交,全国最高标准的城市快速路242000年——至今:五环路98km, 86座立交252000年开始:加强联络线和放射线的建设,并对二三环路及部分节点进行了26改造2728北京第一座立交桥-复兴门桥—建于1974年29301979年的建国门桥—二层长条苜蓿叶立交31321980年,通车不久的西直门立交桥—车辆寥寥无几33341986年,广州天河立交通车典礼-市民上桥参观的盛况35361991年8月1日颁布实施3738第一节道路分类与分级39第2.1.1条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40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四类;41一、快速路42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43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44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45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46第二节 计算行车速度47第2.2.1条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2.1.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48 街、文化街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49 考虑夜间行车安全。

50各类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 表2.2.151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大值。

5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相关规定537.3.1.1 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km 的带形城市应54 设置快速路。

快速路应与其它干路构成系统,与城市对外公路有便捷的联系 。

55尚不明确的问题:561.快速路要不要全互通?全立交?572.快速路是否全部设置辅路系统?583.快速路的横断面形式?594.快速路的线形标准与公路标准的区别?605.快速路的合理立交间距应为多少?616.…………62定义:准快速路、连续通行的主干路、快进慢出的快速路……63646566德外大街与二环路的衔接四环路与万泉河路的衔接67设计速度:60km/h、80km/h、100km/h、120km/h……6869上海中环线:结合立交少, 平交多,路口间距小,局部小半径, 宽度不足等70条件, 确定设计车速为60km/h。

7172北京二环路:60km/h~80km/h;73北京三环路:80km/h;74北京四环路:设计100km/h,限速80km/h。

75辅路:单侧辅路、双侧辅路、不设辅路……76北京四环路全线双侧设置辅路上海外环线不连续设辅路,只在局部段设置连络道77北京南三环路单侧设置辅路78纵断面敷设方式:地平式、高架式、地下式、路堑式……798081立交形式:全互通、半互通、机非分行、转向分行……828384出入口间距及形式:间距、先出后进、先进后出……85868788硬路肩、连续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应急车道、多功能车道……8990北京四环路全线路段设紧急停车带9192内环线浦西高架路,未设交织车道,紧急停车带,交通堵塞严重;9394北京三环路缩减车道宽度设紧急停车带9596天津内环路:中心城区在地面快速路主路两侧设置了多功能车道,宽度973.5m,承担事故车辆的紧急停靠、出入口车辆变速、公交车停靠、集散车道等98功能,对于提高快速路通行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99公交车:车道、车站……100101102安全设施:指路、指示、防护、分隔、监控 (103)1041052.技术内容1062009年10月1日版布实施107108共分10章、29节、153条109《规程》共10章、29节、153条,其中强制性条文5条。

110111重点内容1121.定义快速路全部控制出入,把原来允许既连续又间断的交通流标准统113一为连续流标准。

1142.提出了控制出入口间距替代控制互通式立交间距的理念。

1153.明确了匝道是专门连接两条道路作用的一段专用道路。

包括:116互通式立交转向匝道117高架道路、路堑式道路与地面道路的连接道路118快速路与辅路的连接道路1193.主要特点120特点一:121快速路的定义为“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型式,具有122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

1231241257.3.2 出入口最小间距的规定126特点二:127辅路可以设置于快速路两侧或一侧,单向或双向行驶交通。

128129特点三:130快速路设计速度取值范围,增加了100km/h设计速度下的平、纵、横技术指131标。

132表6.2.2-1 圆曲线半径133设计车速(km/h)100806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6001000600设超高推荐半径(m)650400300设超高最小半径(m)400250150表6.2.2-2 平曲线与圆曲线最小长度134表6.3.3-2 最大坡长135表6.3.4 竖曲线最小半径及最小长度值136137四环路-设计速度100km/h138特点四:139给出集散车道、辅助车道的设计要求。

在给定交叉口的最小间距下,规范规140定出入口的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集散车道避免短交织的产生。

141142莲花池立交143集散车道的设置效果144特点五145给出快速路人行过街、公交停靠站、交通管理设施的设计要求。

146147二环路的公交车站1489.3.1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设置路侧防撞护栏:1491 路堤高度符合表9.3.1所列数值的。

150表9.3.1 必须设置路侧防撞护栏的路堤高度151边坡坡度1:11:1.51:21:2.51:31:3.5≤1:4路堤高度h(m)≥2.5≥3≥4≥5≥6≥7≥82 上跨的立交主线或匝道路段两侧。

1523 距城市道路边线或路基坡脚1m范围内有江、河、湖、海、沼泽等水域,153车辆掉入会有极大危险的路段两侧。

1544 立交进、出口匝道的三角地带及匝道小半径弯道的外侧。

155交通安全设施—强制性条文1564.主要条文解说1571 总则1581.0.1 为统一城市快速路设计标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制定本规程。

159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城市快速路工程的设计。

1601.0.3 城市快速路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快速路应系统设计,161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1621.0.4 城市快速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163的规定。

1642.0.1 快速路(expressway)165在城市内修建的,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166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167路。

1682 术语1692.0.1 本规程对城市快速路重新定义。

修改了原《城市道路设计规范》170(CJJ37-90)、《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8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171计规范》(GB50220-95)中部分控制的内容,增加了控制出入口间距,改为全部172控制出入的连续流交通设施。

1732.0.2 出入口( entrance and exit )174供车辆驶出或进入快速路单向交通路口,设置于快速路右侧,一般通过175互通式立交匝道、高架路匝道、辅路匝道连接。

1762.0.3 基本路段( basic section )177快速路车行道不受出入口合流、分流、交织车流影响的路段。

1784.主要条文解说1792.0.4 辅路(relief road)180集散快速路交通的道路,设置于快速路两侧或一侧,单向或双向行驶交181通。

辅路设置根据需要分为两个互通式立交间间断的辅路或通过立交的连续辅182路。

1832.0.5 匝道( ramp )184专门连接两条道路作用的一段专用道路,包括互通式立体交叉连接道路、185快速路与辅路的连接道路、高架路或堑式路与地面道路连接的道路,一般为单186向交通。

1873 基本规定1883.0.1 快速路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并能与城市其它道路合理分配189交通,达到路网最佳效应。

1903.0.2 快速路线形设计中的平面与纵断面应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面顺191适,纵断均衡,横面合理。

应保证视觉性诱导,线形连续,安全与舒适。

1923.0.3 快速路设计车速宜采用60km/h、 80km/h 、 100km/h。

辅路设计193车速宜为30~40km/h,路段改变设计车速时应设置过渡段。

1943.0.3 原道路设计规范将快速路设计车速分为60km/h、 80km/h两档,195考虑到全部控制出入的条件,以及一些大城市的实践与需求,增加了100km/h 196一档,以适应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

197一些国家快速路设计速度为何不设置120km/h的速度标准?198城市特点(路线长度较短、相交道路密集、进出口间距小)199安全因素(公共交通、安全设施标准)200技术条件(线形标准、立交标准)201经济因素(用地、拆迁)202环境因素(尾气、噪声、景观)2033.0.4 按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及交通量,快速路车行道宜分为双向4车道、6车204道、8车道。

车行道宽度按行车速度及车型宜分为3.5m、3.75m。

2053.0.4 关于城市快速路车道数,国外大城市(美、法、日)机动车车道206数一般为双向6车道以上;我国已建成的快速路机动车道,市中心区一般为双207向4车道,少数为双向6车道。

新建城区或中心区外围的快速路,因红线宽度208增加,并且为满足设计交通量需要,机动车道多数为双向6车道,而位于市郊209的快速路,多数为双向6-8车道(上海外环、天津外环、北京四环)。

210保证行车安全,车道组合根据车种组成而定,高架路车道组合目前有种,2114车道(2*3.50+2*3.75)(停车带另加),6车道(2*3.50+4*3.75)。

212《北京市城镇道路机动车行车道宽度的研究》-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213院214各国规范中车道宽度的取值2153.0.5 快速路的交通管理设施及服务设施应与道路配套设计,保证交通正常216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