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沉积学研究进展
低 高
碱性成岩作用 孔 隙 类 型 地 层 水 性 质 孔 隙 类 型
地 层 水 性 质
孔隙演化
低 高
孔隙演化
低 高
A 早 成 岩 期
B
混合 孔隙
如何预测砂岩次生孔隙发育 带的分布状况,是广大油气 勘探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 (裘怿楠 1994)。经典成 岩作用体系下成岩事件及次生 孔隙等随埋深或成岩阶段的变 化特征已有很多人进行了研究, 并已形成许多较成熟的认识。
100
溶解 度(p pm)
1 0 00 500 200 100 50 20
-2. 0
-2. 5
-方
E D
-3. 0 -3. 5 -4. 0 -4. 5
-方 石 英 玉髓 -石 英 0 100 200 300
50
20
10 5 2
C B
10 5
A
400
0 2
4
6
8
10 pH
二氧化硅的溶解度与pH值的关系
10 5 0 0 20 40 60 石英含量 80 100
渗透 率
0
20
40 60 石英含量
80
100
山西组石英含量与与储层物性关系图
岩石颗粒成分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统计分析表明储层物性与岩屑含量成明显负相关性。
岩屑含量与孔隙度关系图 20 15
孔隙 度
岩屑含量与渗透率关系图 10 1 0.1 0.01
53.26-53.89 2.53-2.56 45.69-47 110 60 80 43 2.69-2.74 2.6-2.9 2.6-3.3 2.51 2.87
计算结果和薄片分析结果符合程度较高
D13井测井岩相解释成果图
自然电位
140 180
含泥质粗粒石英砂岩
泥岩
深侧向
2 2000
声波时差 1
400 150 0
0 20 0.1 10
细砂岩
2670
中粒石英砂岩 粗粒石英砂岩 粗粒石英砂岩 泥岩
H1-1
2680
含泥质不等粒岩屑砂岩 粗粒石英砂岩 中粒石英砂岩 中粒石英砂岩 中粒石英砂岩
2690
细粒岩屑砂岩 细砂岩
2700
细粒石英砂岩 粗粒石英砂岩 砂砾岩 粗粒石英砂岩
S2-2
2710
山2
细砂岩
2720
顿哈姆(1962)、恩布里和克洛范(1971)的石灰岩分类
Anne Grau, Robert Sterling, Robert Kidney EOG Resources, Denver Colorado
In this case study, the thick sequence of diatomaceous shales and hydrocarbon-rich sediments of the Miocene form a subtle diagenetic trap. As these sediments are buried to increasing depths, these siliceous shales convert from opal A to opal CT and finally to quartz-phase ―chert‖, undergoing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porosity and other rock properties during this transition. Seismic data and modeling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tiliz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apping of these diagenetic facies. The reservoir consists of fractured, porosity enhanced, oil-saturated quartz-phase rocks. A trap is formed by the updip, opal CT –phase rocks that have no hydrocarbon saturation and poor porosity characteristics. The juxtaposition of these drastically different rock types is reflected by seismic amplitude anomalies that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and shape of the fields.
0.010 0
20
40 60 石英含量
80
100
石盒子组石英含量与与储层物性关系图
岩石颗粒成分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石英颗粒为刚性颗粒,形成支撑,不易受压变形溶蚀,从而 能有效保护原生孔隙结构,保存原生孔隙。
砂岩石英含量与孔隙度关系图 20 15
孔隙 度
砂岩石英含量与渗透率关系图 10 1 0.1 0.01
E
F
3.1.2含油气盆地储层中石英颗粒的溶解现象
1、 泌阳 凹陷 储层 中石 英的 溶解 现象 及其 判定
a
b
c
d
e
f
2、柯克亚油田储层中石英的溶解现象
K-高岭石 Q-自生石英
大牛地气田成岩圈闭发育模式图
Cal-碳酸盐胶结物
I/S-伊/蒙混层
碱性溶解成岩相 石英溶解明显
碱性溶解-弱胶结成岩相 石英溶解较少 碳酸盐胶结物较少 高岭石胶结物增加 自生石英较少 伊/蒙混层、绿泥石常见
0.5
0.0 0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Mz=6.1574*ΔGR+0.2549
D3井测井地质综合研究成果图
段
S2-1 小 层
自然电位
0 40
40 -1
自然伽马 粒度均值 计算均值
230
深侧向
2 2000
450 1.7
声波时差 补偿密度 补偿中子
150 2.9 20 0
碳酸盐-硅质胶结成岩相 石英溶解极少 碳酸盐胶结物较多 高岭石胶结物增加 自生石英较多 伊/蒙混层、绿泥石常见
碳酸盐胶结物很少
高岭石胶结物较少 自生石英很少 伊/蒙混层、绿泥石极少
2、分区成岩相展布 1)盒1段
H1,大28,2532.9 H1,大28,2532.9 盒1段气藏产能整体较 低,相对高产区石英溶 蚀、杂基溶蚀和裂缝较 发育,在低产区压实强 烈,碳酸盐胶结发育
为与国际接轨, 本书采用四组分三端元分类体系(如下图4-5所示),四组分指的是杂 基、石英(Q)、长石(F)和岩屑(R),三端元指的是石英、长石和岩屑。
• 净砂岩分为七个类型[图4 3(a)]:石英净砂岩, F<5%,R<5%,Q>90%;亚长石砂岩,5% <F<25%,5% <R<25%,F>R;亚岩屑砂 岩,5% <F<25%,5% <R<25%,R>F; 长石砂岩,F>25%,F>R<10%;岩屑质长石砂 岩,F>25%,F>R>10%;长石质岩屑砂岩,R >25%,R>F>10%;岩屑砂岩,R>25%,R >F<10%。 • 杂砂岩[图4 3(b)]的类型相对简单,分为三种: 石英杂砂岩,F<5%,R<5%,Q>90%;长石杂 砂岩,F>25%,F>R;岩屑杂砂岩,R>25%, R>F。
氧化硅矿物的溶解度与温度 的关系
T ( C)
0
石英直接溶解的标志
A.石英的悬浮颗粒、少量 加大边的存在和溶解以及 长石较完整自生加大边组 合
B
A
B.石英颗粒边部的港湾状 溶解和石英颗粒结物组合 D.燧石及石英质岩屑中的 微细蜂窝状溶解孔隙
C
D
E.石英颗粒间接触缝的开 启和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 较好保存组合 F.石英颗粒的强烈溶蚀和 碳酸盐岩屑的完好保存组 合
目录
• • • • • 砂岩与灰岩分类 成因岩类 酸碱流体与成岩圈闭 碎屑岩与碳酸盐沉积模式 湖泊相模式
碱性成岩作用将进一步促进人们对储层次生孔隙分布 规律的认识,为储层的评价和预测提供新的思路
有 成岩阶段 机 质 成 熟 亚 阶 期 期 段 同生成岩 未 成 熟 半 成 熟 碱 性 原 生 原生 及少 量次 生 碱 性 碱 性 增 强 碱性 为主 酸性 时间 短, 总体 碱性 降低 原 生 传统成岩作用 有机酸演化过程 酸浓度的变化
井径
20 40 -1
深 4 度
S
0.2
浅侧向
2000 70
2770
4 (m) 2
对大3井 的检验。
S1-3
2780 2790
通过对已 做的6口单 井检验,发 现粒度公式 计算结果符 合程度较高
2800
S1-2
2810 2820
S1-1
2830
矿物测井相应值
矿物 石英 正长石 方解石 伊利石 绿泥石 高岭石 白云石 GR 10 235275 0-10 130135 50 110 50 AC 49.7950.323 DEN 2.64 CNL -2.1 -1 0 36 52 40 3.4 TH 10 11 3 14 6 15 89 K 0.0 25 12. 5 1 2.8 1.5 0.1 5 0 U 10 12.5 14.5 8 20 4.5 0
孔隙 度
岩屑含量与渗透率关系图 10 1 0.1 0.01
10 5 0 0 20 40 岩屑含量 60 80
渗透 率
0
20
40 岩屑含量
60
80
山西组岩屑含量与与储层物性关系图
太原组粒度均值与ΔGR交会 图
3.0 2.5
y = 6.1573x + 0.2566 R2 = 0.98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