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10月联考试题注意事项: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常见原子相对质量:H 1 O 16 Ba 137 Cu 64 S 32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冲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本质原因是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 1nm-100nmB.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C.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D.发生丁达尔效应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食盐水B.铜C.二氧化硫D.氢氧化钠3.食盐在不同分散剂中形成不同分散系:分散系 1:食盐分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分散系 2:食盐分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散系1 是纯净物B.分散系2 可以用滤纸分离C.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两种分散系D.两种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相同4.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最共存的是- + 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电 B .石膏点豆腐利用了胶体聚沉的原理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D .用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胶体中混有的杂质离子6.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发生下列离子反应的是:HCO 3+H =CO 2↑+H 2O A .NaHCO 3+CH 3COOH B .KHSO 4+NaHCO 3 C .Mg (HCO 3)2+H 2SO 4 D .NaHCO 3+HNO 37.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NaOH+HC1; Cu(OH)2+H 2SO 4 B .NaHCO 3+H 2SO 4; Na 2CO 3+HCl C .NaHSO 4+NaOH ; H 2SO 4+NaOH D .BaCl 2+ Na 2SO 4; Ba(OH)2 +CuSO 48.下列反应中,水只表现出还原性的是A .2Na+2H 2O =2NaOH+H 2↑B .2F 2+2H 2O =4HF+O 2C .3NO 2+H 2O =2HNO 3+NO2H 2↑+O 2↑9.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 .Cl 2+2KBr=Br 2+2KClB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C .4Fe(OH)2+O 2+2H 2O=4Fe(OH)3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提示:Na 2O 2 中的氧为-1 价)10.已知 PbO 2 在盐酸溶液中易被还原成 PbCl 2,且 PbO 2、Cl 2、FeCl 3、I 2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Cl 2 通入 FeI 2 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Cl2+6FeI2=2FeCl3+4FeI3 B.每1 个PbO2 在盐酸溶液中被氧化生成 PbCl2 时转移 2 个e-2-2- + - — 2- - x- C .FeCl 3 溶液能将 KI 溶液中的 I -氧化D .I 2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 PbCl 2 氧化成 PbO 2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O 3+2H =CO 2↑+H 2OB .向 Ba(OH) 2 溶液中滴加 NaHSO 4 溶液至离子恰好沉淀完全:Ba 2++OH -+H ++SO 4=BaSO 4↓+H 2O C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 +=Cu 2++AgD .向 Ca(HCO 3)2 溶液中滴加过量 NaOH 溶液:Ca 2++2HCO 3 +2OH =CaCO 3↓+ CO 3 +2H 2O12.某溶液中只含有 K +、Al 3+、Cl -、四种离子,已知 K +、Al 3+、Cl -的个数比为 2:2:3,则溶液中 Al 3+和的个数比为A .4:5B .1:3C .2:3D .1:413.工业上冶炼锡的第一步反应原理为 2Sn +a M↑+CO 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 的值为 2B .反应中 SnO 2 被还原C .每生成 1 个 M 转移电子 8 个D .反应后只有一种氧化产物14.某温度下将 Cl 2 通入 KOH 溶液里,反应后得到 KCl 、KClO 、KClO 3 的混合溶液,经测定 ClO -与ClO 3 的个数之比为 3:1,则 Cl 2 与 KOH 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A .1 : 3 B .4 : 3 C .2 : 1 D .3 : 115.已知 2MO y x- +5S 2﹣+16H +=2M 2++5S↓+8H 2O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O y 中的 M 的化合价为+6B .x=1,y=4C .根据该反应可判断还原性:S 2﹣>M 2+D .S 2﹣做还原剂,得电子后生成S2-第 II 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16(18 分,每空 2 分).分类法是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常用方法。
Ⅰ.在下列物质中:①水银②烧碱③熔化的KCl ④氯化钠晶体⑤盐酸⑥硫酸氢铵固体⑦蔗糖⑧氯气⑨液态氯化氢⑩氢氧化钡溶液(1)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但能导电的是。
(填编号于空格中)(2)写出物质⑥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3)将物质⑥配制成溶液,逐滴加入⑩溶液至沉淀量最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Ⅱ.向 Ba(OH)2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填序号)。
A.向 NaH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 溶液至溶液显中性B.向NaH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 溶液至SO4 恰好完全沉淀C.向 Ba(OH)2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HSO4 溶液至沉淀完全(3)若缓缓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可以近似地用图中的(填序号)曲线表示。
17(12 分,每空 2 分).将少量饱和 FeCl3 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完成相关问题:甲:饱和 FeCl3 溶液滴加到 NaOH 溶液中;乙:饱和 FeCl3 溶液滴加到冷水中;丙:饱和 FeCl3 溶液滴加到沸水中。
(1)将丙继续加热煮沸得到红褐色透明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请写出相关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3)向经过检验后的丙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①先出现和甲中相同的现象,原因为。
②随后发生变化得到和乙相同的溶液,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向丙中加入电极通电后,Fe(OH)3 胶体粒子移向极;(填“阴极”或“阳极”)(5)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除去 Fe(OH)3 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来提纯 Fe(OH)3 胶体,实验过程中需不断更换烧杯中的蒸馏水。
更换蒸馏水若干次后,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 AgNO3 溶液,若(填实验现象),则说明该 Fe(OH)3 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
18(10 分,前两空每空 2 分,后两空每空 3 分).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 NaOH、Na2CO3、K2SO4、BaCl2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步骤I: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
步骤II:取步骤 I 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III:取步骤 II 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 Ba(NO3)2 溶液,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I 所得上层清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
(2)步骤II 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19(10 分,每空 2 分).HNO2 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 NO 和NO2;它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 Fe2+氧化成 Fe3+。
AgNO2 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
试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
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可以服用维生素C 可解毒。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维生素C 将Fe3+还原为Fe2+B.亚硝酸盐是还原剂C.亚硝酸盐被还原D.维生素C 是还原剂(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 和NaCl 的是(填序号)。
A.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I2 遇淀粉呈蓝色) B.加入 KMnO4 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C.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D.加入 AgNO3,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3)某同学把氯气通入到 NaNO2 溶液中,生成 NaNO3 和 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若FeSO4 和O2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3∶1,试配平下列方程式:FeSO4+ K2O2 == K2FeO4+ K2O+ K2SO4+O2↑(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绿色水处理剂,它在水中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高铁酸钾作为水处理剂的两点原理。
四、计算题(10 分)20.(10 分,每小题5 分).向Ba(OH)2 溶液中先滴加一定量CuSO4 溶液,直至沉淀质量为 m 克,再不断滴加H2SO4 溶液。
整个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2)通过计算确定 m 的值。
化学答案第 I 卷(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ADCAAACBDC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第 II 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NH 4HSO 4= NH 4++H + + SO 4 2-(3) NH 4++H + + SO 4 2- +2OH -+Ba 2+=BaSO 4↓+H 2O+NH 3·H 2O Ⅱ(1)2H + + SO 4 2- +2OH -+Ba 2+= BaSO 4↓+2H 2O (2)A(3)C17(12 分,每空 2 分Fe(OH)3( 胶体)+3HCl(2)用一束光通过制得的液体,若有光亮的“通路”则已经制备成功 (3)由于 Fe(OH)3 胶体遇到电解质会发生聚沉,因而形成红褐色沉淀Fe(OH)3 +3H + =Fe 3++3H 2O (4)阴(5)不出现白色沉淀18(10 分, 前两空每空 2 分,后两空每空 3 分) (1)Cl -、OH -、Na + (2)NaOH+HCl=NaCl+H 2O(3)该样品中一定含有 BaCl 2 和 NaOH ,至少含有 Na 2CO 3 和 K 2SO 4 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