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八章语言
用。
第八章第三节 语言理解
• 二、词汇理解
•
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
• 影响因素
➢ 单词的部位信息:左边比右边重要,上边比下边重要
➢ 正字法规则:结合规律符合长规
➢ 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词长效应
➢ 字形结构:笔画数量与字词结构对汉字识别有影响
第八章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三、语言的结构
有时一个表层结构包含了两个或更多的深层结构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They are flying planes They are cooking apples
第八章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乔姆斯基(1928—) 美国语言学家,生成语法的创始 人。 1928年12月7日生于美国费城, 1955年获宾州大学博士学位。 理论主张: 语言能力一部分是先天的, 即全人类共同的,它是生物遗传和 进化的结果。他认为儿童习得语言 是生来具有的语言获得装置发挥作 用的结果。
➢ 字词的使用频率:频率高易识别
➢ 语音的作用
➢ 语境的作用
➢ 语义的作用:具体词优于抽象词
第八章第三节 语言理解
• 三、句子理解
• 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
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
• 影响因素:
• 句子的类型:否定句要长于肯定句
• 词序:“中国女排大胜日本队”
(优势半球),也称为语言运用中枢。它们分别是:①运动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 (44、45区,又称Broca区)。②听觉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42、22区皮质,该区具有能 够听到声音并将声音理解成语言的一系列过程的功能。③视觉语言中枢:位于顶下小叶 的角回,即39区。该区具有理解看到的符号和文字意义的功能。④书写中枢:位于额中 回后部8、6区,即中央前回手区的前方。
五、语言的加工
语言加工:指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 存储、提取的过程。
根据语言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资源参与的程度 自动化加工和受控制的加工 启动效应
根据语言加工时各种成分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模块化的加工和交互作用式的加工
模块化的加工认为,语言各成分的加工是单独进行的,各 成分间不存在相互作用
交互作用式的加工认为,语言各成分间的加工不是单独的, 它们存在相互作用。
第八章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
• 一、语言的发音机制
• 呼吸器官: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肺 • 喉头和声带 • 口腔、鼻腔和咽腔
第八章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
• 二、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
(一)言语运动中枢 (布洛卡中枢) 表达性失语症:
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没有毛病,而且 病人还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字、认字
第八章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四、语言的分类
内部言语: 不是用来进行交际,而是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
行的、不出声的言语。隐蔽性和简略性 思考时内部言语不出声,但发音器官活动 外部言语:
人们之间的交际是通过说、听、写、读的方式 进行的,这些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 口头言语(对话语言和独白语言)与书面言语
第八章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二)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中枢) 接受性失语症
能听到声音,听觉器官正常,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能力
(三)视觉性言语中枢 失读症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含义 (四)书写性言语中枢 失写症 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
语言运用中枢:人类的语言及使用工具等特殊活动在一侧皮层上也有较集中的代表区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语言
第八章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二、语言的特点
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与 个体性
三、语言的结构
音位:a b c d 语素:词的组成要素,如人,人民 词: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句子:表层结构(实际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 或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或书写采用的书面形式)与 深层结构(句子的意思)
第八章第三节 语言理解
• 一、语音知觉 • 有时也叫言语知觉,是指人们对语音的识别
过程。 • 影响语音知觉的各种因素:
• 语音类似性:共同特征越多,越易混淆 • 语音强度:70dB时清晰度100% • 噪音掩蔽:噪音强度越大,对语音的掩蔽作用越大 • 语境:音位恢复效应309 • 句法、语义的作用:对提高语言的清晰度有重要作
•
“中国女排大败日本队”
• 语境:“谁的肝?谁的肠?”
• 语法分析与语义分析:“落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第八章第三节 语言理解
• 四、课文理解 • 在理解字词、句子等基础上,运用推理、
整合等方式揭示课文意义的过程 • 影响因素: • 推理、语境、 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