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有氧无氧运动能力测定
要求:全脚掌放在台阶上 要求:
3. 休息 分钟后,按第二个节律上下台阶,持续 分 休息3分钟后 按第二个节律上下台阶,持续3分 分钟后, 最后10秒记录心率 秒记录心率, 钟,最后 秒记录心率,换算成一分钟的心率f2,记 记 实验结束。 录上下台阶总次数n2 。实验结束。用于计算第二个 负荷时所做功率P 负荷时所做功率 2 。
PWC170= P1 +(P2- P1) [(170- f1)/(f2- f1) ] = ( PWC170相对值= PWC170/体重 相对值= 相对值 体重
结果及分析:
将所测的数据,按不同专项特长 训练程度进行统计与分析 专项特长和 进行统计与分析。 将所测的数据,按不同专项特长和训练程度进行统计与分析。 评价标准: 相对值越高, 评价标准:PWC170相对值越高,有氧运动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差 相对值越高 有氧运动能力越强。反之,
结果及分析:
根据自己所测的数据,按不同专项特长和 根据自己所测的数据,按不同专项特长和训练程度 专项特长 进行统计与分析。 进行统计与分析。 评定标准:输出功率越高,磷酸原供能能力越强, 评定标准:输出功率越高,磷酸原供能能力越强, 速度爆发力越好;反之,则越差。 速度爆发力越好;反之,则越差。
实
验
LOGO
实验一 实验二
磷酸原代谢能力测定 有氧代谢能力测定
实验一 磷酸原代谢能力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对象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
实验一 磷酸原代谢能力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评定磷酸原代谢能力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人 实验器材:纵跳仪, 实验器材:纵跳仪,体重计 实验方法:纵跳法 实验原理:磷酸原系统又称非乳酸能系统, 实验原理:磷酸原系统又称非乳酸能系统,它供能 时间短,但能量输出功率最高, 时间短,但能量输出功率最高,常以几秒钟运动时 的最大功率来间接测定。 的最大功率来间接测定。人体中磷酸原系统是一切 高功率运动如冲刺、投掷、 高功率运动如冲刺、投掷、跳跃和举重等活动的供 能基础。测定磷酸原系统的功率输出, 能基础。测定磷酸原系统的功率输出,是评价高功 率运动项目的训练效果和训练方法的一个重要指标。 率运动项目的训练效果和训练方法的一个重要指标。
评定中一种常用的次极限负荷试验。 评定中一种常用的次极限负荷试验。它测定机体在定量 负荷运动时,当身体机能动员起来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负荷运动时,当身体机能动员起来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心率为170次/分时,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数量。 分时, 心率为 次 分时 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数量。 PWC170与最大摄氧量相关程度极高,反映了机体工作 与最大摄氧量相关程度极高, 与最大摄氧量相关程度极高 能力尤其是耐力水平。 耐力水平 能力尤其是耐力水平。
实验步骤:
1. 受试者先称体重( kg ) 受试者先称体重( 2. 设定台阶高度,男女有别。按第一个节律上下台 设定台阶高度,男女有别。 持续3分钟 最后10秒记录心率 分钟, 秒记录心率,换算成一分钟 阶,持续 分钟,最后 秒记录心率 换算成一分钟 的心率f1,记录上下台阶总次数n1。用于计算第一 个负荷时所做功率P 个负
实验目的 实验对象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
实验二 有氧代谢能力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评定有氧代谢能力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人 实验器材:台阶,体重计,秒表, 实验器材:台阶,体重计,秒表,节拍器 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 PWC170台阶试验法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PWC即physical work capacity,是运动员机能 即 是运动员机能
项目 中长跑 短跑 羽毛球 乒乓球 体操
PWC170绝对值 绝对值
PWC170相对值 相对值
男 1596±46 ± 1433±35 ± 1632±45 ± 1465±25 ± 1155±46 ±
女 1090±25 ± 985±34 ± 1129±35 ± 938±26 ± 747±29 ±
男 女 23.8±0.08 20.2±0.49 ± ± 20.8±0.60 17.5±0.18 ± ± 24.7±0.66 19.4±0.61 ± ± 21.9±0.33 19.4±0.61 ± ± 20.8±0.92 19.0±0.49 ± ±
4.计算功率: 4.计算功率: 计算功率 P=W*H*n/t(1+1/3) =
W:体重(kg); 体重( ); H:台阶高度(m) :台阶高度( ) n:上下台阶总次数; t:上下台阶总时间(min) ; 根据公式计算P 根据公式计算 1 、 P2 。
5.计算 5.计算PWC170: 计算 :
实验步骤:
受试者先称体重( ① 受试者先称体重( kg ) 受试者站在纵跳仪上以最大的能力向上跳跃。 ② 受试者站在纵跳仪上以最大的能力向上跳跃。 要求:膝盖屈曲90度角,双手放在背后 要求: 度角, ③ 根据下式计算功率 P:功率(J/s); 功率( ); W:体重(kg); 体重( ); g:重力加速度(m/s2) ;H:纵跳高度(m) 重力加速度( :纵跳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