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习练7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习练7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练(7)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

1927年春他们
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

”这则新闻报道
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 国民党反袁斗争的胜利
B. 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 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 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答案】B
【解析】袁世凱早在竣饪年死去,故A项错误負国民革命运动是从1阿年到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B项正确;日本开始局咅B侵华是从1妙年9月18日幵始」时间与題干不符』故住项错误;国民竄发动第五;JT围剿“是在1的3年幵始,时间与題干不符,故D项错误。

2、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
路事业,抬高运费。

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
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

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
A. 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B.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
D.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
【答案】A
【解析】该公司的“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而司法部长“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可见其意在整顿经济秩序,故A项正确。

3、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

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
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

”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 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B.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
D.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政府向皇帝负责,故A项错误;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是
国家权力的中心,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故C项错误;题干中
“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 说
明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故D项正确。

4、1921年《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中说:“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
育……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他一切政治活动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等。

”导致上述思想主张产生的因素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近代国家建立的影响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国民革命运动
的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出女子政治、经济和受教育地位的提高,本题可用排除法。

国民革命运动
兴起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不符合时间限制,故④错误。

A项符合题意。

5、右图是1971年7月周恩来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著名照片。

此次会谈双方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①邀请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③就中美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交谈
A.①②
B.②③
②尼克松访华的具体日期及准备工作
④商讨《中美建交公报》的具体内容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①错误;依据所学,1971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故②正确;依据1971年基辛格访华时中美同时发表的公告内容,
周恩来总理与基辛格就中美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谈,故③正确;《中美建交公报》发表于1978年底,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④错误,选B项。

6、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

图一和图二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
两者都()
A.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D. 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團二工作村酬的美国
【答案】A
【解析】图一反映的是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 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是斯大林模式的体现, 图二是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 反映的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故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故A 项正确;苏联工业化建设中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没有调动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故B 项错误;斯大林模式时期,苏联没有建立起工业化,而美国在罗斯福新政前 已经完成
工业化,罗斯福新政是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实行的, 苏联当时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
击,故两国没有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故 C 项错误;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经济,
故D 项错误。

7、下图为各类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导致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答案】C
【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无法解释计划经济国家所占比重的下降, 故A 项错误;布 雷顿森林体系属于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无法解释对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影 响,故B
项错误;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新的国际经济秩序逐步建立,
自由贸易的趋势
推动了奉行市场经济的工业国经济发展, 比重上升,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
计划经济
国家对市场的排斥,则导致其比重下降,故 C 项正确;石油危机出现在 1973年,不符合时
间限制,故D 项错误。

【答案】A
【解析】在改革开放伊始,政府开始有限度的允许一部分人开办个体私人企业, 开始打破建 国以后三十多年来的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的格局, 这是经济结构松动的一种表现, 故A 项正 确。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让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政治制度,
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培育这种制度的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 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影响
D.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 8、20世纪80年代初期, 为了解决大量知青返城就业问题,
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

这表明当时(

A.经济结构有所松动
B.所有制主体改变 D. 经济管理体制优化
年 [忻苗
土壤。

先秦中国不例外。

之所以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当
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所致。

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包括对被统治者的欺骗技巧是否高明以及是否采用斩草除根式的残暴
镇压等。

强者、掌权者的主观欲望与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决定了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
成不同的政治制度的结果。

――陈忠云《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
材料二
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关系在今天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人民与代议机关的关系上,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其二,在代议机关和行政、司法机关关系上,后者由前者产生,
它们是单向的制约关系,而不是双向的制衡关系,即遵从议行合一的原则;其三,在行政、审判、检察机关之间存在着分工和相互制约,这和“三权分立”有本质的区别。

“三权分立”下,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相互制约、彼此牵制,那么,也就意味着代表人
民意志的立法机关要受到非选民选举产生的力量的制约,这实际上降低了立法机关的地位,
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落空,人民当家作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姚爱芳《中西政治制度基本原则比较与当代中国的选择》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对东西方两种政治制度的理解。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不推行“三权分立”的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谈
谈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答案】(1)制度:先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制。

理解:作者认为东西方政治发展的不同原因主要是统治者主观意愿和政治利益的体现,从具
体上看是东西方统治手段的区别。

(2)原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这就决定了权利来自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佳体现,它是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最高国家权利,并且受人民的监督;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内部利益的一种瓜分和调整,它所制衡的是资产阶
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而不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趋势: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制的重要历程。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先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是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制。

导致政治类型不同的原因,需根抿材料一,从统治手段的区别角度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三权分立……人民当家做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吩析,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而三权分立却不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第二小问,从古至今,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是逐渐走向民主,逐渐由人治走向法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