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制和发酵食品)
9、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
控制途径:
最根本的预防方法是加强食品卫生 管理,改进食品的加工、调制及储 存方法,改善饮食习惯,
水产品的加工可采取事先取内脏, 并通过保持盐水浓度为10%的腌制 方法,并使水活度低于0.85或pH 为4.6以下。
在常温储存的真空包装食品采取高 压杀菌等措施,以确保抑制肉毒梭 菌产生毒素,杜绝肉毒中毒病例的 发生。
• 症状:腹泻、发烧、腹部痉挛和严重脱水。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7、志贺氏菌 (Shigella spp.)
预防措施: ——消除人类粪便对水源的污染; ——改进加工人员个人卫生; ——禁止病人和志贺氏菌携带者进入食品 加工场所。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5、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 空肠弯曲菌系弯曲菌属的一个种, 弯曲菌属共分六个种及若干亚种。
• 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 genus) 包括胎儿弯曲菌(campylobacter fetus),空肠弯曲菌(c.jejuni), 结肠弯曲菌(c.colic),幽门弯曲 菌(c.pybridis),唾液弯曲菌 (c.sputorum)及海欧弯曲菌 (c.laridis)。
2、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部分菌株产生 耐热性溶血毒素,该毒素可溶解人的血 球。
预防措施: ——避免生食水产品 ——彻底加热海产品 ——防止加热后的海产品受到交叉污染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3、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 的影响63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第一讲
生物性污染 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 生物性污染是指微生物、寄生虫、 昆虫等生物对食品的污染。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第一节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9、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
产生强烈的神经麻痹毒素——肉毒毒素 有A、B、C、D、E、F、G七种毒素类型 A、B、E、F与人类肉毒中毒有关 E型肉毒梭菌在水产品中最常见,3C仍可生长,
很少使食品产生腐败迹象 A型肉毒梭菌常见于陆上动、植物,使产品产生
腐败气味,A型菌芽孢比E型菌芽孢耐热性更强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6、变形杆菌(Proteus)
• 变形杆菌属包括普通变形 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莫 根变形杆菌、雷极氏变形 杆菌。
• 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与 动物性食品有关。特别是 熟肉制品和凉拌菜等。也 有病死家畜肉等。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4、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常见于人、动物肠道内; 许多类型不致病,在肠道内 有有益功能;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通过环境 污染进入食品中的;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4、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 由细菌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 毒性的一类疾病。属食源性疾病范畴,主要包括细菌 性肠道传染病和细菌性食物中毒。
•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 属我国法定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痢疾、伤寒、副 伤寒及新近参照传染病管理的由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引起的出血性肠炎。
• 细菌性食物中毒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6、变形杆菌(Proteus)
• 症状: • 进食后2~30小时出现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
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
• 预防措施: • ⑴防止食品被变形杆菌污染; • ⑵控制食品中变形杆菌的繁殖; • ⑶彻底杀死变形杆菌。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11、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
• 霍乱弧菌为霍乱的病原菌,引 起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 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属于国 际检疫传染病。
• 致病性 • 人类在自然情况下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主要通
过污染的水源或饮食物经口传染。 • 霍乱弧菌对热,干燥,日光,化学消毒剂和酸均很敏
(Enterohaemorrhagic E. Coli)——O157:H7(毒素型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ia col
症状为:腹部痉挛、水性或血性腹泻、发烧、恶心 和呕吐。 染病剂量:几个至上百万个
控制方法:
充分加热杀菌; 在4C(40F)以下冷藏产品; 防止烹调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 禁止有病人员加工食品。
• 人体摄入了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后所出现的非 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1、沙门氏菌 (Salmonella spp.
分布:天然存在于哺乳类、 鸟类、两栖类、爬行类肠道 内,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 物中不存在沙门氏菌,但如 果环境受污染或捕捞后受污 染,沙门氏菌会进入海产品 内。
症状:引起恶心、呕吐、腹 部痉挛、发烧。
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水 性或血性腹泻和发烧。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8、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lococcus aureus)
本菌特征:嗜温,最低生长温度为10 C, 耐盐,在含水量极少的食品(水分或度为 0.86,盐度为18%)上可生长,产生外毒 素——肠毒素,引起急性肠胃炎。
9、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
中毒症状
腹泻、呕吐、腹疼、恶心、虚脱,继发为 视力重叠、模糊,瞳孔放大、凝固,严重 时呼吸道肌肉麻痹,导致死亡
9、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
肉毒中毒常见的食品
加热不当的罐装食品(通常是
家庭自制的罐头)
半加工的食品(如:熏制、腌
主要致病种类:
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Enteropathogeni
E. Coli)(感染型)
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Enterotoxigenic
Coli)(毒素型) 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Enteroinvasive E Coli)(感染型)
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
肠毒素:对蛋白酶和热具极强的抗性,100 C 、30 min 仍保持部分毒性,巴氏消毒 和一般家庭烹调温度不能破坏这类毒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8、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lococcus aureus)
涉及的食品: 禽、肉、色拉、烘烤品、三明治、 乳制品、水产品等,罐头食品应高 度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
10、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10、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
• 分布: • 蜡样芽胞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存在
于土壤、灰尘和污水中,植物和许多生熟 食品中常见。已从多种食品中分离出该菌 包括肉、乳制品、蔬菜、鱼、土豆、糊、 酱油、布丁、炒米饭以及各种甜点等。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9、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
也称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土
壤、水、蔬菜、肉、奶制品、 海洋沉积物、鱼类肠道、蟹、 贝类的鳃和内脏等 产芽孢——强耐热性 厌氧生长 正常加热温度下存活 在真空包装、罐头食品和其 他缺氧包装环境下生长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8、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lococcus aureus)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8、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lococcus aureus)
分布:该菌无处不在,广泛分布于水、 空气、灰尘、污物、食品加工设备表面, 50~60%健康人的鼻腔、口腔、咽喉、皮 肤、甚至头发都有发现。
分布:天然存在于海洋,需要有盐 才能生存。在沿海水域中捕捞的鱼、 贝类中常被检出该菌。
主要特征:嗜盐菌,生长发育须有 氯化钠存在,NaCl浓度为2%时生长 最好,42 C能生长,10 C以下不 生长,pH范围5.6~9.6,最适pH为 8.0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分布广——土壤、蔬菜、海水沉积物、 水体。
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单核细胞增生 李斯特菌,它能致病和产生毒素。
易感人群:免疫缺陷的人,包括癌症 病人、吃过影响免疫系统药品的人、 酗酒者、怀孕的妇女、胃酸少的人、 爱滋病患者等。
症状:引起脑膜炎、流产、败血症、 甚至死亡。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63
8、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lococcus aureu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