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2、菌种保藏方法
1)斜面菌种低温保藏法---利用低温对微生 物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的原理进行保藏。 把斜面菌种、固体穿刺培养物或菌悬液 等,直接放入4~5℃冰箱中。保藏时间一 般不超过3个月,到时必须进行移接传代, 再放回冰箱。
2)砂土管保藏法---将干燥砂粒与细土混合 后灭菌制成砂土管,然后接种保藏 。若把 砂土管放在低温或抽气后密封,效果更佳。 此法适用于产孢子及芽孢菌种的保藏。 保藏期1~10年 3)石蜡油封藏法---向培养好的菌种斜面上, 加入灭菌石蜡油,高出斜面1cm,然后蜡封 管口,放入冰箱。该法既可防止培养基水 分蒸发,又能使菌种与空气隔绝。保藏期 1~ 2年
美国的“美国典型菌种收藏所”(ATCC),保藏 方式主要采用冷冻干燥和液氮超低温冻结法。
2、衰退的防止
(1)控制传代次数 (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3)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传代 (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二、菌种的复壮
1、复壮的定义:
狭义复壮:指的是在菌种已在发生衰退的情况下,通 过纯种分离和测定典型性状,生产性能等指标,从 已衰退的群体中筛迁出少数尚未退化的个体,以达 到恢复原菌株固有的性状的相应措施。 广义的复壮:是一项积极的措施,即在菌种的典型特 征或生产性状尚未衰退前,主经常有意识地采服纯 种分离和生产性状的测定工作,以期众中选择到自 发的正变个体。
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一、菌种的衰退及其防治 1、衰退:是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某种 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 如原有形态性状变得不典型了,生长速度变慢, 代谢产物生产能力下降,致病菌对宿主侵染力 的下降,对外界不良条件包括低温、高温或噬 菌体侵染等抵抗能力的下降等。
3、菌种保藏中心
我国由于1979年7月成立了中国微生物菌种 保藏管理委员会(CCCCM),
----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CGMC)--中 科院微生物所,北京(AS),真菌、细菌;中科院武 汉病毒研究所,武汉(AS-IV), ----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中国 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北京(ISF) ----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轻 工业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淘汰已衰退的个体 ----例如对“5406”放线菌的分生孢子,采 用-10~-30℃处理5~7天,其死亡率达 80%,在抗低温的存活个体中,留下了未
三、菌种的保藏 1、菌种保藏的原理
首先要挑选典型菌种的优良纯种,最好采 用它们的休 眠体(如分生孢子、芽孢等); 其次,创造一个最有利休眠的环境条件, 如干燥、低温、缺氧、避光、缺乏营养 以及添加保护剂等。
4)真空冷冻干燥法---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 方法。在低于-15℃下,快速将细胞冻结, 并保持细胞完整,然后在真空中使水分升 华致干。在此环境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 谢都暂时停止,不易发生变异,故可长时间 保存,一般为5~10年,最多可达15年之久。 此法兼备了低温、干燥及缺氧几方面条 件,使微生物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但手续较 麻烦,需要一定的设备。
2、复壮的方法
1)纯种分离 通过纯种分离,可把退化菌 种细胞群体中一部分仍保持原有典型性 状的单细胞分离出来,经扩大培养,就可 恢复原菌株的典型性状。常用的分离纯 化的方法有平板稀释法、单细胞或单孢 子分离法等。
2)通过寄主体进行复壮 ----对于寄生性的退化菌株,可回接到相 应寄主体上,以恢复或 提高其寄 生性能。 例如,根瘤菌属经人工移接,结瘤固氮能 力减退,将其回接到相应豆科寄主植物上, 令 其侵染结瘤,再从根瘤中分离出根瘤 菌,其结瘤固氮性能就可恢复甚至提高。
----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轻 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 南京(ID),真 菌;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NICPBP), 细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北京(IV), 病毒。/ ----抗菌素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ACC)---中国医 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北京(IA);四川抗菌素 工业研究所,成都(SIA),新抗菌素菌种;华北制 药厂抗菌素研究所,石家庄(IANP),生产用抗菌 ----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VCC)农业 部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CIV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