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2013-2014学年上学期组织行为学考试试卷——态度与工作满意度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20分)1、()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
A.认知 B,态度 C.智慧 D.谦虚2、( )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A.工作成就B.工作绩效C.工作态度D.工作满意度3、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不包括( )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公平的报酬C.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D.合理的分工4、()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包括行为者的人格、品质、情绪、心境、能力、需要和努力程度等。
A.内因B.外因C.归因D.知觉5、( )包括行为者所处的各种环境、机遇、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和难度,以及工作与人的相互作用,他人对行为者的强制或约束、鼓励的作用等。
A.知觉B.归因C.内因D.外因6、()是反映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A.组织承诺B.感情承诺C.继续承诺D.规范承诺7、态度是指一个体对物、对事和对别人的心理倾向,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
其构成主要分为()部分。
①、情感②、认知③、信念④、意向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8、态度形成的过程是指从没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
态度转变的过程是指人的态度由旧到新的过程,它包含( )。
①、态度的强度②、态度的方向③、态度的稳定性④、态度的一致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9、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 )。
①、安全需要②.情感需要③、尊重和认同需要④.完成任务的需要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认知的整体性体现在()①接近性②、连续性③、封闭性④、相似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但他并无怨言,根据公平理论,A为了增加报酬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A. 增加自己的投入B. 减少自己的投入C. 努力增加日的报酬D. 使B减少投入12、、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B.奖励不够及时C. 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D.员工太挑剔13、下列选项中,除()外都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态度。
A、工作满意度B、工作参与C、组织承诺D、个人目标14、9.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人的动机的因素是( )A、人对实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B、人对某种目标的重要性的评价C、人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D、人所体验到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15、态度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不包括()A、态度与员工的工作效率B、影响学习C、组织发展壮大D、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16、转变员工的态度的方法不包括()A、宣传发B、淘汰制C、员工参与法D、组织规范法17、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内部因素不包括()A、员工的认知B、员工的需要C、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D、企业内部信息沟通18、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A.情感成分 B.行为倾向成分 C.认知成分 D.动机成分19、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
A.归因 B.态度 C.动机 D.情绪20、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不包括()。
A.价值观更抽象 B.价值观更稳定和持久C.态度具有间接性 D.价值观具有间接性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态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A.情感B.认知C.忠诚D.意向2.态度的类型可分为:()A.工作满意度B.工作参与C.员工敬业度D.组织支持感3. 下面哪些属于工作满意度的测量方法?()A.绩效考核法B.单一整体评估法C.总体评估法 D. 工作要素综合评价法4. 减少失调的愿望主要由哪几个因素决定?()A. 造成失调要素的重要程度B.个体对问题的认知程度C.个体感到自己受到这些要素控制的程度D.个度失调状态下的受益程度5. 调节变量有哪些?()A.态度的重要性B.态度的具体性C.态度的可提取性D.是否存在社会压力6. 认知失调理论中,认知失调是指什么?()A.指对某些问题的认识程度的不一致B.指两种态度的不一致C.指多种态度之间的不一致D.行为与态度的不一致7. 什么因素会引起工作满意?()A.薪酬B.晋升机会C.人格D.兴趣8. 心理授权是指员工对哪些方面的感知?()A.工作环境B.工作能力C.工作意义D.工作自主性9. 组织承诺可分为:()A.情感承诺B.规范承诺C.满意度承诺D.继续承诺10. 不满意或者满意的员工对工作场所的影响有哪些?()A.退出 B.建议 C.忠诚 D.怠工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态度是指物体、人物和事物的评价性陈述,它反应了一个人对多个对象的内心感受。
()2.态度由情感、认知和意向构成。
()3.态度及其一致性——认知失调理论。
()4.态度的类型只有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度、组织承诺和组织支持感。
()5.自我知觉理论是从过去的行为中推断出对该事物的态度。
()6.造成失调的要素的重要程度是减少失调的冤枉的决定因素之一。
()7.员工敬业度是个体对工作参与度、满意度及工作的热情。
()8.态度是在行动之前行为指导的工具。
()9.意向是个体以某种方式对某人或某事做出行动的倾向。
()10.员工满意度较高的组织比员工满意度低的组织更有效。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4选3作答)1、态度的构成成分有哪些?2、什么是能力?能力的分类?3、工作满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4、工作满意度的意义?五、论述题(第一题7分,第二题8分)1、什么因素会影响工作满意度?2、态度在工作过程中影响程度如何?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一)小王和小李同为一所大学的同届毕业生,同样优秀的他们同时被西南一家连锁店聘用,小李如愿进入市场部门,小王则进入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人力部门,入职后,小李工作积极,态度认真,从不缺勤,不断学习努力争取机会,也得到更多锻炼机会,作出了成绩,得到上司的认可,工作如鱼得水;而小王对于工作没有太大兴趣,虽然也会完成手头工作,但得过且过,有缺勤现象,表现平平,很快提出辞呈。
1、根据你所学组织行为学知识,试分析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率以及流动率的关系2、试分析工作满意的结果(二)张三在某策划公司工作三年,一直担任策划,工作勤恳,但一直没有得到晋升机会,李四到该公司任职不过一年左右,表现出众,得到上司认可工作顺风顺水,张三表面不说,心里却埋怨已久,总认为上司对自己不公,得不到公平的机会,出现了认知失调,并且出现偷盗创意,误工等公共场所越轨行为。
1、根据组织行为学知识是说明认知失调2、试分析减少失调的愿望有那三个因素决定参考答案:一、单选题:BDDAD ACCDD ACDDC BDABC二、多选题:1. ABD 2.ABCD 3.BD 4.ACD 5.ABCD6. BCD7. AC8.ABCD9.ABD 10.ABCD三、判断题:×√√×√√√×√√四、简答题:1、答:情感、认知和意向。
情感是指态度中情感的部分。
它通常表现出对对象是喜欢还是反感,是爱戴还是憎恨,是愉快还是悲伤;认知是指一个人对对象或事件的认识;意向是指一个人对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
2、答: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分:一般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心理能力(智力)、体质能力。
3、答:工作满意度与客户满意感,感到员工会提供更好的;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率;工作满意度与流动率;工作满意度与与工作场所的越轨行为。
4、答:在组织之中,管理层了解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信息,对于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如监控组织状况、改进组织管理,通过员工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可以看到员工对上级的看法,改善组织中的沟通,这有利于从多种角度改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员工的发展、监控组织改革方案。
五、论述题:1、答:对工作本身的喜欢与高水平的整体工作满意度、相关薪酬与工作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相关;人格能够影响工作满意度,具有消极人格的人通常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比较低;同时,社会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家庭和文化也会影响工作满意度,比如,一个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就不会满足于月薪几百元的工作;个人的价值观,如果说一个注重享受工作过程的人他在工作的过程中是以一个享受的心理来工作,并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并不是为了得到工作的回报而工作,这样工作满意度也会高。
2、答:首先,对于态度的定义,态度是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它反应了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感受,态度有三个成分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态度像价值观一样,是从父母、教师、同辈群体那里获得的,我们天上具有某些遗传素质,与价值观不同的是,一个人的态度不太稳定,在组织中,态度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工作行为。
一个人的态度跟自身性格紧密联系的。
在工作上友善和积极的态度会使工作很愉快,同时人脉也处理的好。
相反,如果消极的态度只会逐渐让自己对工作是去兴趣,所以工作态度在工作态度中起很大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一)1.答: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率:满意度高的员工会避免缺勤率。
工作满意度与流动率:满意的员工离职率可能性较低,组织都会做出相当的努力来挽留高效率的员工,而辞掉低效率的员工。
2. 答: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a快乐的员工就是高效率的员工,员工的工作效率越高满意度也越高;b高效率的员工就是满意的员工;c满意度高的组织比满意度低的组织更有效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满意的员工更可能以积极的心态谈论组织,帮助他人,所做的工作也比期望的高。
(二)1. 答:两种或多种态度之间的不一致,也可能感受到的是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和谐。
2. 答:a造成失调的要素的重要程度。
b个体感受到自己收到这些要素控制的程度。
c个体在失调状态下的受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