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及建构

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及建构


(一)整体性
2、 只有从整体出发,在和其他人格 特征联系中才能认识个别,使其具有确 定的意义。
3、人格是由各个紧密联系的成分构 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统一整 体。
(二)独特性
“每个人就其某一方面来说,a就像 其他任何人一样,b像其他某一些人一 样,c不像其他任何人一样。”这就是 说,人的人格是由某些与别人共同的, 或相似的特征,以及完全不同的特征 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的独特的 人格。人格是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三)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二)独特性
2、差异性
人格中还有个人与他人不同的心 理特征。如:人们的兴趣爱好是极 其多样的;人的能力也各异;人们 的气质和性格的表现上更是各有特 色。
(三)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1、人格具有稳定性 人格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 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儿童期的人格特征 来推测其成人时的人格特征及将来的适应情 况。
(四)生物性和社会性
2、人格具有社会性
任何一个人初生下来都不具有人格品质。 人格是在先天为儿童所提供的生物实体的基 础上,通过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而逐渐社 会化的。人格的形成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 过程。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逐渐掌握一 定社会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形成一定的 世界观、价值观,成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体 现者,成为具有人格的人。
对人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变 化影响某些人格特征。人格随着现实环境的 多样性和多变性而或多或少地发生改变。正 在形成中的儿童的人格还不稳定,易受环境 影响而发生改变。成人的人格比较稳定,在 人格改变中自我调控起重要作用。
(四)生物性和社会性
1、人格具有生物性
人是生物实体。人的自然的生物特性不 能预定人格的发展方向,然而它却构成人 格形成的基础,影响着人格发展的道路和 方式,影响着人格形成的难易。
二、健全人格的含义
(一)健全人格的几种模式
“成熟者”模型(奥尔波特): 1、有自我扩展的能力; 2、与他人热情交往,关系融洽; 3、情绪上有安全感,自我接纳; 4、具有现实性知觉; 5、客观地看待自己; 6、有多种技能,并专注于事业; 7、行为的一致性是其人生哲学。
“自我实现者模型”(马斯洛):
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古母族,习惯于狩猎。 男女之间有权力和地位之争,对孩子的惩罚十 分残酷。所有的人在气质、性格方面都表现出 攻击、残酷、嫉妒、竞争、粗暴尊大等特点。
(二)独特性
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两性所 扮演的角色有明显划分。女性操生产劳动和 消费的实权,她们性情刚毅。男性从事美术 工艺和祭祀,整日学舞蹈、装饰和吹笛求爱, 以取悦女人。母亲对子女除哺乳和身体保护 之外,则很少接触他们。孩子从一岁起就由 父亲担负养育责任。女人在气质和性格方面 是属于攻击性和支配性的,具有保护者的活 泼、快活的特点。男性对女性则表现有自卑 感。
第四讲
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及建构
本章学习目标:
1、理解青少年人格的内涵及影响青少年 人格形成的因素; 2、了解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的理论及对 青少年人格发展的解释; 3、掌握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特点; 4、帮助青少年构建健康的人格。
第一节 青少年的人格 第二节 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特点 第三节 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建构
第一节 青少年的人格
一、什么是人格 二、健全人格的含义 三、如何了解人格 四、青少年人格的形成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指个体内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 性,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 征总和。它表现为一个人适应环境时在能 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 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 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 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人格的特征
(一)整体性 (二)独特性 (三)稳定性和可塑性 (四)生物性和社会性
(一)整体性
人格是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 的各种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的有机结合。
人格的整体性表现为:
1、人格的内在统一性
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正常人,总是能够正确 地认识和评价自我,能及时调整在人的内部心理世界 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的心理冲突。这样才能使他的动机 和行为经常保持和谐一致。
(三)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一个人在出生后,通过教育和参 加社会实践,逐渐形成一定的动机、 理想、信念、人生观。在一定倾向性 的指引下,使自己的心理面貌在不同 的生活情况中都可以显示出相同的品 质,构成稳定的人格。
(三)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2、人格具有可塑性
人格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表现方式有 所不同。
1、能充分地、准确地认识现实; 2、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自然能够做到 最大限度地认同和接纳; 3、有自然、朴实和纯真的美德; 4、经常关注社会上各种疑难问题; 5、喜欢独处,有超俗的品质; 6、独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环境的约束; 7、有高品位的鉴赏力;
“自我实现者模型”(马斯洛):
8、常有高峰体验; 9、能建立持久的友谊; 10、有民主的价值观; 11、有较强的伦理关系; 12、不带有敌意的富有哲理的幽默感; 13、有创造性; 14、不消极地适应现存的社会文化类型。
(二)独特性
1、共同性
某一群体、某一个阶级、某一个民 族都有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他们 对问题的看法,对事、对人、对己的 态度和价值判断,愿望的实现等都有 某些共性。这些共性是在一定的群体 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中逐渐 形成的。
(二)独特性
居住在山地的阿拉比修族:男女在家庭中都 要照顾孩子,男女同样负担家务。无论男女老 幼都不欺负别人,不争强好胜,不自作主张, 都爱护别人,互相协作。大家都有安定感,挥者”模型 (罗杰斯)
1、他们的社会经验都能正确地、符号化地 进入意识领域;
2、协调的自我;
3、以自己的内在评价机制来评价经验;
4、自我关注;
5、乐意给他人以无条件的关怀,能与其他 人高度协调。
(二)健全人格概念的界定
健全人格是各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 1、内部心理和谐发展; 2、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 3、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 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