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德国双元制及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德国双元制及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第一部分 德国的双元制
德国职业教育研究所制作的宣传片.flv
德国是普职分离双轨制职 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代表国家。 德国的学制在较早学习阶段将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流,确 立了独立的职业学校办学体系, 并以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闻 名世界。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
中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早期 的 行会制度 (师傅带徒弟)
➢ 企业培训:企业投资职教成本高,回报难保证,参与培 训积极性降低。
➢ 训练策略:以国际组织整合区域教育合作 带来的冲击。 【欧洲职业资格框架】
➢ 政府决策:教育立法过程复杂,对社会发展技术变化的 适应能力较差。
“双元制”所面临的问题:
➢ 劳动力市场日新月异,“双元制”培训工种单一,专 业间缺乏兼容迁移。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重视实践、突出技能培训。 ➢合理有效的培训方案,并有法律保障。 ➢严格的考试制度。 ➢企业实训为核心,学校教育为辅,两 者密切合作。 ➢教育体制与就业体制相互衔接。 ➢较其他国家,德国双元制具有更大的 广泛性(P104数据)。 ➢较强灵活性及社会适应性。
发展中的问题
德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
行动领域:工作任务的职业情境,是与本职业紧密 相关的职业、生计和社会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 作任务的总和。
学习领域:行动领域的教学归纳,是按照教学论要 求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归纳后用于职业学校的教学 行动领域。
学习情境: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与本职业紧密相 关的职业、生计和社会行动情境中职业工作任务在 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反映。
第三部分 行动领域与学习情境
一、行动领域的开发要素
(一)职业描述
职业描述是指简单描 述某一职业所要求的典型 知识和技能的内容。
职业描述一般按照以下特征进行:
工作内容分析
工作内容分析是指
对生产(或服务)的全 过程及重要的辅助过程 进行的分析,包括工作 对象、工作步骤、工作 要求、工艺流程规范和 设备工具等内容。
工作对象 劳动工具 工作场所 资格和能力 地位(职业声望)
职业声望
(Occupational Prestige)
职业声望
职业声望最早是由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他 认为社会分层应该从财富、权力和声望三个方面进行考 察。所谓的职业声望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社会地位高 低的看法”,是“社会舆论对一种职业的评价”。广义 的职业评价,包括该职业的收人水平、晋升机会以及对 社会的贡献( 意义)等因素。”
职业声望的影响因素 1.职业环境和报酬,包括职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如工作的技术条件、空间环境、劳动强度、工资收 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它是任职者所能获得的工 作条件与社会经济权利的总和。
2.职业的社会功能,是该职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 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共同 福利所担负的责任。
➢ 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双元制的成熟度不是最 理想的。
➢ 两个培训主体之间存在协调问题。
学校职业教育 VS.企业培训
紧密联系难以实现
关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联邦政府和州之间存在差异 —>协调及措施 资源差距比较大
校企合作、企业 为主、能力主导,为 企业培养第一线适应 性强、高素质的技术 工人和服务人员。
德国是世界的第四大经济体,高度发达的 工业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
柏林洪堡大学
——德国馆“和谐都市”
“德国制 造” :
耐用、务实、可 靠、安全、精密。
德国的文化教育
德国的教育和文化艺术事业 由联邦和各州共同负责
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
“职业教育是德国经 济起飞的秘密武器。”
——德国前总理科尔 (Helmut Kohl,1982-1998 年在任)
职业声望的测量
评价社会地位的三个维度:财产地位(经济地位)、 权力地位和声望地位中,比较而言,财产地位和权力地 位的认定要容易一些,因为它们都有比较明确的客观指 标。声望地位的确认则因为涉及主观的评价而较为复杂。 对于声望地位的确认,一般通过声望调查完成。在声望 调查中,最常见的就是职业声望测量。
职业声望 (Occupational Prestige)
3.任职者的素质要求,如文化程度、能力、道德品 质等;职业环境越好,职业功能越大,任职者素质要求 越高,职业声望就越高。
职业声望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在不同社 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群体和不同年龄 性别的群体对同一职业的评价也会存在明显差别。
第二部分 学习领域
一、学习领域的含义
学习领域是“以职业 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 的,通过学习目标、学 习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 描述的课题单元”。
“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结构
二、学习领域的描述
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 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 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 的学习时间(基准学习) 3部分构成。
目标描述的任务是学生通过该 学习领域的学习所应获得的结 果,用职业行动能力来表述;
19世纪,职业教育体 系日趋完善,不同层 次职业学校建立起来。
18世纪,工商业兴起, 如实科学校等各种职 业专科学校应运而生
校外职业培训史 学校职业教育史 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形成
双元制的特点:
➢两个教育体系 ➢两重身份 ➢两种法律依据 ➢两个主管单位 ➢两类课程 ➢两支教师队伍 ➢两类证书
任务陈述具有细化课程教学内 容的功能;
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作为基准 时间,可灵活安排。
三、学习领域开发的基本思路
由与该职业相关的职业 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 动领域”导出相关的“学习 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 “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
在学科体系下采用分科 课程传授细节知识,在学习 领域课程方案中是通过具体 的学习领域及其学习情境 (如问题关联教学、项目教 学和案例教学)来实现的。
第七章 德国双元制 及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内容纲要: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德国的双元制 学习领域 行动领域与学习情境 学习领域的开发步骤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特征
德国概况
德国位于欧洲西部,东邻波兰、捷克,南 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 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 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