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关于Simon效应及其反转现象的研究述评

国外关于Simon效应及其反转现象的研究述评


3 有 关 smo 效应反 转现 象 的研究 i n
使用类似 i n s o 任务的实验范式 ,砚 - m P t 等发现了用上述理论无法解释的结果, r o
再编码是 同一类 型时, 反应较快。换句话 说, 操作成绩依赖于试验 中用 了一个还是 两个编码规则。就此规则而言 , 刺激 的相 关( 颜色) 和无关 ( 位置) 属性与其正确反 应 的各 自属性是有关联的。对相关的刺激 和反应属性( 颜色)逻辑再编码执行“ , 确认 规则” 5 (一 R匹配相容) 反转规则” 5R 或“ (一 匹配不相容 ) 对无关 的刺激 和反应属性 ; ( 位置) 逻辑再 编码也执行 “ , 确认规则 ” ( 与无关的 S C一致) 反转规则” 与无 R 或“ ( 关 的 S C不一致 ) R 。对此,h g z a 认为 , n 对 一既定相关属性 ( 颜色) 的逻辑再编码( 确 认或反转) 当无关属性( , 位置 ) 的再编码与 相关属性 的再 编 码是 同一逻 辑类 型时 , 反
2 有关 smo i n效 应 的理 论解 释
2 1 注意理论及 编码 理 论 .
i o sm n等首先揭示 了刺激 出现 的空 间 位置与反应速度 的关 系 , 并且 把这种效应
命名为 s o 效应〔。在实验中, i n m 2 ] 给被试双
耳呈现方位词“ 和“ , 左” 右” 要求对按词意 义标记 的键进行反应 , 结果发现与任务无 关的线索( 刺激出现的空间位置 ) 竟然影响 反应的结果 , 表现为 当刺激位置 与反 应位 置一致时, 能加快反应的完成。 对此 , m o 等提出以注意理论加 以解 i S n 释, 认为人类 的反应机 制 中存在着一种 对 刺激源进 行 自动反应 的基本倾 向, 似低 类 等生物对 刺 激 源 的直 接 反应 , 是 这 种 自 正
1 引

刺激 一 反应相容性( ml一s s i t se o s urp e u n
oP t t S) cm a h , C 的研究源于第二次世界 b i y R
大战美 国空军对显示屏 的研究 , 而真正使 5R相容性成为心理学课题之一 的是 Ft 一 is 等的研究。他们首先系统地研究 了空间刺 激和动作反应的相容性问题 , 结果发现 : 当 刺激的空间位置与动作反应的空间模式一 致时, 可获得最佳的反应结果。因此 , 5 将 - R相容性定义为: 当特定刺激与反应匹配
应更快[。这样, ] , 逻辑再编码理论可对 5 1 -
mn o 效应及其反转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 2 显 示 一控 制 排 列 对 应 性 观 点 ( s . i D -
即s n i 效应的反转现象[。他们用刺激 o m ] 6
颜色标记反应键 , 用两个带颜色的灯光作为 刺激 , 对两个颜色键进行反应。刺激 一 反应 匹配条件分为两种情形 , 在相同颜色匹配时 有S n i o m 效应 , 而在相反颜色匹配时则 出现
反应 。
例如 , s 叩 任务中, 在t o r 给被试呈现有颜色 背景的色词 , 指导他们对颜色命名 , 当颜色 和色词相容时 , 反应较快 ; 5R相容性任 在 一 务中, 给被试呈现空 间刺激并 指导其作 出 空间反应 , 当刺激与反 应相容时 , s 。 在 i m 任务中, 给被试在左耳或右耳呈现声音 , 指
主要问题 , 对此问题的研究可增加对人类信
基金项目: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 7刃 )教育部“ 3 众 2; 5 0 新世纪优秀 人才支持计划”N E 一 一 6) ( C 0 0 2。 T 5 8
万方数据
国 外关于s 效应及其反转 i n o m 现象 研究 / 蓄手 的 述评 宋晓
息加工过程的了解 ; 从实践应用上说 , 相容 性一直是人机系统设计应遵循的一个基本 原则, 对此问题的研究可有效提高人机系统 的功效。近年来 , 随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不 断创新 和研究工具 的不 断改进 , 研究 者对 i s n o m 效应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将 回顾近 年来国外对此现象的研究 , 也为国内开展此 领域的研究做抛砖引玉之用。
应集的关系, 来揭示产生刺激 一 反应相容性 的根源。该理论认为, 只要刺激集与反应集 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刺激的出现就 会自 动激活相应的反应, 反应的结果取决于
由此可看 出, 注意理论 只注重刺激本
单 刺 与 个 激 反应间的 一致性[ 如某刺激与 ] ’ 。
反应间维度重合且一致 , 激活反应与任务反 应一致, 能有效促进反应的加工过程。 D O模型从集合关系人手, 将刺激 一 反
等提 出了逻辑 再 编码理 论 , 为任务 要求 认 不仅决定 了对 刺激相关 维度 的编码 , 同样 决定 了对刺激无关维度 的编码 , 间 的相 空 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 由对刺激空间位置 的 无意识加工决定 , 而此空 间位 置又要 受到
效应及其反转现象的关键[。 1 ,
如果刺激和反应在感官水平用同一形 式, 显示 一控制排列对应性 的发生存 在一 定偶然性 , 逻辑 再编码无此 限制。如用 但 不 同形式的刺激可剔除在显示 一 控制排列 对应性和逻辑再编码之间的混淆。因此 , i o Sm 等以屏幕 中央呈现 的刺激颜 色作为 n 相 关 维 度 , 右 耳 呈现 的声 音 为无 关 维 左
宋 晓蕾
游旭 群
(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西安 706 ) 1 2
摘 要 刺激 一 反应相容性是心理 学的一个重要研 究领域 , m 效应是 i n S o 一种典型的空间刺激 一反应相容性现 象。本 文结合 实证研 究回顾 了近年 来国外关于此现 象的研 究, 阐释 了 s o 效应的传统解释及其反 转现 象的 i n m 逻辑再编码及显示 一 控制排 列对应 性假说 等观 点 , 分析 了关于 s o 效应 i n m 的发 生阶段及其本质 问题 的某些争论 。最后 尝试从 空 间注意 以及 电生理 等角度来揭示此现象的作用机制。
影响反应的输出。当刺激和反应加工集 中 于某个半球 , 就增加了该半球的注意 , 可加 快反应的输 出, 因而注意机制和编码机制 共同起了作用。通常被试可使注意指 向完 成任务所需的刺激 , 减少对刺激 的未知 , 而 忽略注意对反应 的作用 。但是 , 在相容性 反应中不应忽略这种作用 , 将手放 在一个 特殊的位置 ( 如反应键上 ) 注意 自然而然 , 就指向了这个位置 , 这一准备 活动不仅激 活了运动神经 , 也激活 了对动作位置 的空 间表征。大脑对空间的编码在加工早期 以 人的生理 中线 为标准 , 后期则依靠对外 界 的知觉, 对反应输出的准备是 以反应位置 的空间编码为主的。这与对刺激 的注意相 似, 因此, 即使刺激位置与任务无关 , 它仍
然反应倾向导致 S o 效应的发生川。刺 in m
激源本身 吸引 了人 的注意 , 发朝 向刺激 诱 源 自动反应 的倾 向, 当此倾 向与反应要求 一致时 , 就会加快反应的完成。 而 Waa 等提出了编码理论 , lc l e 认为产生 1 5 。 效应的关键因素在于刺激位置与反应 位置编码的对应性。当接受一个刺激后, 人 们会将它编码为一系列空间坐标, 并与反应 的空间坐标相 比较。如果刺激与反应有着相 同的空间编码方式 , 反应较快。因此, 5 在1 - o n 效应中, 一 In 刺激 反应组合在空间上的一致 性和相似性, 有助于操作者对刺激和反应编 码的加工, 从而缩短 了反应时并减少错误
导他们根据 声音音调 按 左 右键 , 当声音 和 按键在一侧相 容时, 应较快。这 些任务 反 之间有许多相似性 , 当一个任务 的无关 特 征与相关特征一致( 相容 ) 反应加快了。 时,
针对上述现象, r l o K 山u m等在 1男 年提 9〕
出了维度重合理论[。该理论从刺激集与反 1 3
身, 而编码理论则注重反应。注意的作用 不仅是对刺激做准备, 也可以是对反应输
出做准备 , 因而它既影响对刺激的指 向, 也
万方数据
应用心理学 ・ 07 20 年第 1 卷第2 3 期
・ 应相容性的范围扩大到刺激 一 刺激和反应
一 反应关系, S n 为 i 效应以 S p o m 及 t 效应 o r 找到 了一个 共 同的结 构。B l 等对 d ay re 5 p 腼 任务和 s n i o m 任务的 F R 进行了比 M I
有 了相容性。 随后 , 心理学家对 5R相容性进行了大 一 量的研究。最初这类研究主要集 中在人机
通讯 作者: 游旭群, 教 博导, m 1” x n s . . 。 男, 授, E ‘: u q @ n 咖 。 . U u u n
从理论上讲 此现象所探讨的是刺激 一 ,
反应的加工问题, 这是人类认知信息加工的
应 用心理学
Ci h 朋肥 Ju a o oz l f n
27 加 年第1卷 期,5 4 3 第2 1 一3 31
Ape P o盯 ho pl s l i 羚 d
2 7V L 3 N ,3一 3 0 . o 1. o2 181 4
国外 关 于 Smo i n效 应及 其反 转 现 象 的研存在一种不同于一
般空间物理和语义概念上的空间 5R现象, 一
即s n i 效应〔, o m ’即使目 1 标刺激的位置维度
与当前任务不相关 , 空间 5R相容性效应也 一 会出现。该现象揭示 了刺激 出现的空间位
置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会产生较好的结果时, 这时 5 一 R匹配就具
p叮一otl r ne et o sodne l Cn A gm n Cr pnec) o r a e
然而, m 等的研究[发现, in so ] z 当刺激
一 反应匹配相容 时 , 没有 出现 s o 效应 ; i n m 当匹配不相 容 时 , 有正 的 s o 效应。这 i n m 与 P o 等发现的相关刺激 一 o r r o t 反应不相容 匹配的反转效应相矛盾 。对此 , m 等提 i n s o 出了另一种观 点 , 显示 一控 制 排列对 应 性 观点 , 即认 为颜 色刺 激位置 和相 同颜 色反 应键位置之间的对应性关系是产生 s o i n 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