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便秘诊疗规范

便秘诊疗规范

第一节便秘
便秘因气阴不足,或燥热内结,腹气不畅所致,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为主要表现。

一、诊断依据
1、排便间隔时间延长,3天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

2、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粟,可伴有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
减退等症。

3、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二、辨证施治
1、肠道实热证: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按之作痛,口干或口臭,
舌苔黄燥,脉滑实,治宜清热润肠,方如麻子仁丸加减。

2、肠道气滞证:大便不畅,欲解不得,甚则少腹作胀,嗳气频作,
舌苔白,脉细弦,治宜顺气行滞。

方如六磨汤加减。

3、脾虚气弱证:大便不畅,临厕时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面
色光白,神疲气怯,舌淡,舌苔薄白,脉弱。

治宜益气润肠,
如黄芪汤加减。

4、肾阳亏虚证:大便秘结,面色萎黄无华,时作眩晕,心悸,甚
则少腹冷痛,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舌淡,舌苔白润,脉沉迟,治宜温阳通便,方如济川煎加减。

5、阴虚肠燥证: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口干少津,神疲纳呆,舌
质红,舌苔薄,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血润燥,方如尊生润肠丸
加减。

三、针灸治疗
以理肠通便。

以大肠腧、募穴,下合穴及胃下合穴为主。

主穴:天枢大肠腧上巨虚支沟足三里
配穴:热秘:加合谷、曲池;气秘:加太冲、中脘;冷秘:加神阙、关元;虚秘:加脾腧、气海,兼阴伤津亏者加照海、三阴交。

慢传导性便秘:加大横、腹结、归来;出口梗阻型便秘:加八廖、长强、承山。

四、耳针疗法:
取大肠、直肠、三焦、腹、皮质下、交感。

毫针刺入,或压丸法。

五、穴位埋线法
天枢透大横、气海透关元、大肠腧透肾腧、足三里、上巨虚。

用一次性无菌埋线针将羊肠线埋至穴内,每2周1次。

六、穴位注射
天枢、大肠腧、上巨虚、足三里。

用生理盐水或维生素B1、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2ml。

七、注意事项
针灸对功能性便秘效果较好,其中慢性传输型的疗效优于出口梗阻性。

经治疗无效,应查明原因。

长期便秘的患者常伴精神心理因素,当注意心身同治。

平时应坚持体育锻炼,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纤维类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