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诌议
摘要]人类正步入一个以因特网为标志的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信息已成为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
领导干部的信息、知识素养必须与时俱进,这
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领导干部信息素养培养
一、新时期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领导干部的信息、知识素养必须与时
俱进,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是应对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应对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挑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驾驭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在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中,信息
能力已成为新的要素,并且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手段。
2、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信息收集、分析、处理。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
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要做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
科学决策,而要做到科学决策就必须收集社会各方面信息包括人文、科技等并收
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处理,最终为决策服务。
3、是实现“执政为民”的需要。
要做到“执政为民”,就必须充分了解民情民意,这毫无疑问离不开获取和处理信息。
我们党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
要千千万万个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式的好干部去实践。
怎么实践?首先就要
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心上。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对群众的心愿、思想动态的了解,离不开对区情、社情、民情的把握,
对各方面信息的搜集和运用。
4、是搞好科学决策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需要。
处理突发危机事件,搞好科学决策,必须增强驾驭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突发事件往往与安全息息相关,安全就
是生产力,安全就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领导者,既要重视常态管理,更
要重视像美国管理学家泰罗所说的“例外管理”。
实践证明,妥善应对和处理突发
事件是对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大考验。
任何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发生,如大桥垮塌、储油罐爆炸、疫病流行等,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果领导干部能
够及时准确获得信息,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就完全可以避开或化解风险,这种效
益并不亚于发展生产所创造的价值。
三、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途径
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
为的领导层。
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是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必要条件,
在信息社会中现代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信息观,要不断地
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
那么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呢?笔者
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增强信息意识。
信息素养应包括信息观念、信
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免疫、信息技能等要素,各要素相互联系、内在统一。
信息观念是领导干部对信息的根本看法以及对待信息的基本态度,它全面反映领
导干部的理性思维、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是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思想基
础和动力源泉。
信息意识是领导干部对各种信息的自觉的心理反映,包括信息主
体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判断意识、信息更新意识、信息创新意识等方面,
是领导干部提高信息素养的一种内在动机和趋向。
现代领导者要自觉增强信息意
识,把信息技术能力作为一种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予以高度重视并主动学习和适应,包括计算机实用技术、网络运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等,要有正确的信息观念、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要不断地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党政干部培训中增加信息素养方面的知识,加强信息技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教育。
要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首先要提高其自身运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其充分认识计算机和网络对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的作用。
这些都离不开培训工作,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是对领导干部进行集中信息素养培训的理想场所。
对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学习的党政干部进行有计划的信息知识、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知识、办公软件的应用等课程的培训是提高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通过培训要更新领导干部的观念,培养信息素养所包含的理念:数据的处理和使用过程,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和数字学习的观念,培养领导干部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
领导干部提升信息素养应在实践过程中应把握好五个环节:一是要能主动占有信息。
即树立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结合自己工作的需要,敏锐地、有目的地、能动地去发现信息和挖掘信息潜力,并能通过各种媒体以及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全面地主动占有所需的信息。
二是要能正确择取信息。
即能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方法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分类,并建章立制,加强信息管控,避免“信息超载”,增强信息免疫,实现科学取舍,为我所用的目的;学会准确地识别、理解所遇信息的含义,正确判断所搜集信息的价值与意义,熟练并批判性地评价所获信息对领导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
三是要能准确预测信息。
即在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一种推测和预见。
信息预测能力是对信息理解程度的一种能动反映,是在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对事物发展的理性判断,它对领导干部实施科学决策意义重大,是领导干部谋略能力的一种体现。
四是要能科学整合信息。
即能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整理排序、归类处理、分流聚合,充实整合信息化社会建设的各类数据库,构建丰富的信息资源。
五是要能创新运用信息。
即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充分把个人智慧融入其中,对信息文化新环境中的领导理念、领导责任、领导行为,通过信息理念认知系统、信息行为认知系统和信息创新认知系统进行科学评估,创造出新的“信息流”,实现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并直接形成现实的领导能力。
参考文献:
[1]曲军.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2]张爱珍.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6).。